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历史的巨人,虽然已溘然长逝,然而他为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和他的理论、思想,都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指引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向前迈进。
读了《邓小平文选》,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他博大而精神的思想体系、高尚的情操,让人信任与爱戴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观,继承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更加精准的定义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内涵,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支柱。
这本书启迪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点审视世界和未来。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讲话,强调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就要亡国亡党”。通过这本书,我变得善于理论思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物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
这本书还启迪我们要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结合当前的形式和任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澄清模糊认识,以增强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邓小平理论同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结合起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要联系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这本书还启迪我们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该书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他敢于冲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在实践中开辟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而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事物的精神态度,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与客观实际。防止我们犯“左”的错误,当然同时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理论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工作。
在学习"邓小平文学"中,有两句话,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更体现出他的伟大,使我受益匪浅。一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二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猫论,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能达到"三个有利于"采用各种的工作方法及手段,亦有何妨。
《邓小平文选》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邓小平一生中思想的最精髓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部分,无疑是《邓选第三卷》。里面收录了邓小平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的许多讲话内容,均体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前进的进程,而他的这些理论,彻底的改变了中国,到现在也在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在《邓选三》中,邓小平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其中一句就是:“贫穷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一直主张加快步伐,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他把他的改革称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绝不愿意承认为“资本主义化改革”,虽然其中的内容实际上已经是向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靠拢了。他宣称:“如果走资本主义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参见邓选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的眼里,社会主义无论怎么改革,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应该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共同富裕的体制,可以防止两极分化,而一旦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带来严重的贫富分化,从而使社会动荡,产生新的革命。但是什么才叫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呢?他回答得很简单,认为不搞多党制、议会制,坚持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他的改革前提必须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而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的稳定。
同时,这本书还启迪我树立爱国观。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祖国为最大的光荣。”“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国家发达起来”。邓小平的这句话,既是对全国人民的期望,更是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可以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这是邓小平爱国的主旋律。1981年2月,邓小平在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撰写的序言中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因此做为时代的代言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是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一代,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应该吸收学习《邓小平文选》中所感悟到的那些理论精华,保持历史的思维习惯,实事求是的基本作风,学会创新发现,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我们接班人的责任,使我们的祖国得到长久的发展,而我们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得到历史的肯定。
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2)
读了《邓小平文选后》,我了解邓小平是人民的儿子,他的一生都在为着国家地发展而不断奋斗,他博大地思想体系、高向地情操、直面挫折的勇气深深地折服了我。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我受益匪浅。
邓小平是伟大的,在建设中国的道路上,他以独特的洞察力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他思想的精髓,他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将停止,就要亡国亡党。邓小平的这些简明扼要的论述中,体现了他深刻地思想内涵,即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大,它离不开人民的努力,而要人民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就得解放人民地思想。只有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民族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赶上先进社会的潮流。放眼世界,于是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国的经济才能不断的发展,综合国力才能不断的提高。邓小平是睿智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他提出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做法。
他曾说: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当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时,因为经验的不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即使这样,邓小平并没有退缩,而是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发展的经济道路。在经济建设中,他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本质,找出了正确的方法,更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沿海经济开发区,到沿海城市,再到内地,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深刻的体现了邓小平用全面、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这明智的决定,宏伟的目光,才有了深圳的崛起,才有了沿边城市的繁荣,内地的发展。这也深深地启示了我们,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要用全面、发展的眼观看问题,这实践的基础上找出正确的方法论,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我们也要把实事求是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中国的大发展。因此,作为今天的我们。在领略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精髓后,更因该在以后的人生中,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邓小平是爱民的,他的一生都在为着人民的生活而顽强拼搏。为了让人们生活地更好。邓小平曾提出了:解决温饱问题,奔小康。针对这一决策,他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并带领全国人民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挺进。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一个为官者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今天我们的为官者,他们在其位并不为其职。我们一直所希望作为为官者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是在今天,我们很多为官者并没有做到这样。他们反而滥用职权,做出危害人民,危害国家的事来。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如今官场的腐败。我想作为今天的为官者,更因该学习邓小平的爱民之心,向邓小平看齐,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官。这也启示我们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要热爱自己的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邓小平是爱国的,他的一生都在为着国家的独立、发展、富强而奋斗。书中邓小平说道: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最大光荣。这无不体现他的爱国之心。我想这既是他对全国人民的希望,更是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他为中国事业奋斗终身,一切只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而在今天,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我们要发扬这种爱国精神,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全面发展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让我们的民族傲然地林立于世界之林。
生活在21世纪,生活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学习先进的思想,同时我们也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要有洞察事物本质的魄力,更要有创新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发扬邓小平的伟大精神,用它激励我们一路前行。
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3)
岁月无情地流逝,屈指数来,邓小平逝世已十年之多,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音容笑貌,然而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同巨大的思想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再次打开《邓小平文选》,使人倍感亲切,仿佛重又见到邓小平敏锐的目光,大无畏的胆略,深邃的思想,令人感叹,令人折服。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这本书,开头部分,记录了邓小平第二次复出任副总理时所作的一些报告。这些报告,坦露了他作为革命家对当时中国的忧虑——,因为由于四人帮,林彪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肆意践踏民主和法制,疯狂迫害一大批老革命家。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造反夺权,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瘫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因而激起了力挽狂澜的胆略和勇气,这些报告的题目看了,就令人振奋:《军队要整顿》、《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整顿党的作风》、《军队整顿的任务》、《关于国防工业的整顿》、《各方面都要整顿》„„
从一九七五年一月到一九七五年八月短短七个月间,一口气说了五六个整顿。足见他治国的决心和大无畏的勇气。要知道他刚复出,虽然出山,但四人帮一伙不甘心他重掌大权,不时地利用他们掌握的权力经常跳出来反对,给邓小平制造事端和麻烦。但邓小平用钢铁般的意志,贯彻自己的思想。而广大的革命干部和全国人民早就痛恨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共同抵制四人帮的祸国殃民的做法。对邓小平一系列改革整顿的措施衷心拥护。在全国上下共同的努力下,国内形势初见好转,各条战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但是好景不长,四人帮一伙不甘心他们的失落,对邓小平实施围攻,终于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其莫须有的罪名之一就是“整顿”。
从此,中国又陷入混乱„„
春雷一声惊天地,拔开乌云见太阳,一九七六年十月,四人帮被粉碎,一九七七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这次复出,邓小平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改革。他用政治家智慧的目光,一眼看出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主动请缨抓科技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要整顿》,在这些讲话中狠批了四人帮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否定了四人帮对解放后十七年教育的两个评估,并提出了著名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招生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拔乱反正。废弃了四人帮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学校复审”十六字招生方针,恢复了高考。
由于高考中断了十年之久,因而出现父子、兄弟、姐妹同在一试场考试的盛况,全国考生达到了170万,不仅是中国自科举考试以来史无前例,也是整个世界所绝无仅有。通过高考,一大批精英被选拔到国家的各个重要部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全国科学教育大会召开,在会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他精辟地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只有科学技术实现了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而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关键是在教育,他把教育列为当时的头等大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教师再也不是文革中的“臭老九”,老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逐步提升,一九八五年设立了教师节,通过了一系列改善教师地位的政策和措施。
当时郭沫若写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文章,是啊,科学的春天来了,民族的春天来了,国家的春天来了。
从此,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一切都归于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朋友,请拨冗多学习《邓小平文选》吧。她让你重温共和国历史,珍惜共和国的今天,展望共和国的明天。
初次接触《邓小平文选》还有点不太想深入去学习,总认为它会令人乏味。略微翻阅了一下,却渐渐地被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辩证观点彻底征服了。为自己当初的无知深表羞愧,于是读得更加起劲,对中国革命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感悟。
《邓小平文选》全面的收录了邓小平同志自参加革命到1992年南巡期间所著述的218篇文稿以及重要讲话内容。“开短会、讲短话、办实事”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在白宫与卡特总统亲切会见,在两国领导人含笑握手的一瞬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按下了手中的快门,记录下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时,伟人彰显了他出色的外交智慧:“这是两国人民在握手。”这表现了他机智过人,时刻将人民表现在最前沿,没有去哗众取宠,没有将自己作为历史的代言人。文选中还多次提到一切按规律办事的诸多原则。1978年3月,刚恢复职位不久的他,进行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支持了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客观地看待了建国以来的历史,使我国建设的各项事业开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这几个重要的方面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迪:时刻要践行真理,以客观实际为重,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盲从他人的言行举止,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问题。
中国正面临着急剧的社会变革,人的思维观念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精神瑰宝,来指引我们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然就会像许多曾经的“杰出人才”,后期的“贪官污吏”一样折戟沉沙。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做到时刻思考总结,发现问题并积极去解决。同时,不要墨守成规,要用新的符合客观历史规律的思想充实自己。正如文选所提到的,不仅做到“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做到“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意识的提升。不要拘泥于事物表象,而是用实践作为检验理论和技术的标准,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从它们的表面现象进行判断。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怀疑和否定。如文选中提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又如文选中谈到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时,认为“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告诫我们要学会多层思考,不要局限自己已有的经验,要敢闯、敢想、敢试,富有创造性。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要积极探索比较发现,不要束缚思维。在搞学术研究和日常学习的时候,运用创新性思维,放活手脚大胆探索发现,去开辟新的领域获取新的认识。联系到我们学校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上,只要我们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知识技能传递给他们,又何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程式和方法;而我们学生又何必局限与课堂书本的学习,走出课堂学会用书本的知识与社会实际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来加强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如邓小平曾说过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因此做为时代的代言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是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一代,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应该吸收学习《邓小平文选》中所感悟到的那些理论精华,保持历史的思维习惯,实事求是的基本作风,学会创新发现,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我们接班人的责任,使我们的祖国得到长久的发展,而我们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得到历史的肯定。
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4)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下带花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理论、思想,成为了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向前迈进的指引。
最近阅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有感触。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观,继承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更加精准的定义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内涵,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支柱。
这本书教导了我要时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运用这种观点来审视问题、认识世界。正如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后的感受一样,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讲话,强调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就要亡国亡党。”我们要认清到:每个问题的方法论都不是唯心的而是唯物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这样才能使我们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事求是。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面对的是五光十色的具体事物,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真实存在,所以我们只能从现实的客观对象出发,对其判定和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排除主观臆断以及非理性的因素,从而对现实事物的发展做出科学地认识,制定合乎实际的决策。
事实证明,没有实事求是不可能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发展。这一点恰恰是邓小平理论精髓,也是邓小平对历史上人类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的本质的准确把握。
这本书教导了我要树立自身的责任感。祖国是什么?祖国是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为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有责任去保护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邓小平同志用“解决温饱”“达到小康”“比较富裕”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标清晰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处处都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我在这本书中读到了: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本书教导了我要树立坚定的爱国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的一身都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着,即使在他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他仍然牵挂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是邓小平一生爱国的主旋律,也正印证了他曾经说过的:“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祖国为最大的光荣。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国家发达起来。”这本书在告诉着我: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正如她曾经无私得养育我们。
这本书还教导了我要树立坚定的意志。邓小平同志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却没有消磨掉他的一身锐气与正气,更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表现出了他非凡的勇气与胆略。他不仅领导我们的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出来,更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在邓小平主持下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历史上诸多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富强国,又一次被奠定在新的路线基础上,成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从这本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挫折和磨难仅仅是一种不成功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它,对待它,并从中吸取教训,挫折和磨难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动力,促进人们由于追求更大的成功。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肩负起跨世纪发展的历史重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我们是跨世纪的,大有作为的一代,我们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重托,是时代的骄子,我们应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正确的道路上为祖国的辉煌而奉献自己无悔的青春。
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5)
央视一套周一至周五每晚八点播出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向我们展示了党的第二代领导人身上所具有的独特风采。从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邓小平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他的为人,性格,精神等等,但这些信息还远远不足,接下来,我将把我近期从《邓小平文选》中所得出的心得体会,加以梳理,以书面的形式,展示给你。希望对你加深对这一伟人的了解,有所裨益!
我所得到的心得体会,主要是从邓小平的一些言行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包括:农业与工业、党内执政、贪污腐败问题、思想路线等等。接下来,我将一一作以解释。
一、农业与工业
“再就是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982年)、“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等。这些看似平常的话,却适应了当时我国实际情况。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自然灾害频繁,这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在当时情景况下,农业问题是经济发展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倘若没有农业作为基础,何谈工业。
1982年,改革开放工作已陆陆续续展开,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农业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依然严重。邓小平站在历史的前沿,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一观点,足见农业的重要性。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中国有8亿多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农业发展不上去,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村的稳定就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农业,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关心的话题,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保证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看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提高到中国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高度,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确立了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就是农业走集体化、集约化之路。落实邓小平"第二个飞跃"思想的措施主要有: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进程等。这一系列措施,促使我国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工业发展,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主要措施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设立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科技创新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促使我国工业得以快速的发展。而这一系列措施的背后,是有着农业复兴作为保障。
二、党内执政,对党员的新要求
“我们执了政,拿了权,更要谨慎。第一,我们要权,无产阶级要权,不能让权被资产阶级拿到手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要权,不能让权被机会主义者拿到手上。第二,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贪污分子,贪污数量很大的,就是坦白从宽,再宽大,党籍总要开除吧;如果在军队,军籍总要开除吧。再宽,也不能宽到连党籍、军籍也保留,甚至于还升一级吧。这说不过去嘛!党籍、军籍、公职都应该开除”。在这两段话中,邓小平向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谨慎用权;二是,杜绝腐败。
中国共产党党员拥有执政的权利,但并不代表,拿了权,就可以滥用职权,就可以有贪污受贿的行为,那怎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呢?具体措施如下:1.按照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要求,事事处处争做勤政廉政表率;2.加强学习,坚定信念;3.敬业爱岗,乐于奉献;4.带头遵纪守法;5.经常算算廉政账;6.接受监督,勇于纠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些内容是新时期,党的章程对中国共产党的准确定义。具体要求如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主动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做好工作,创造新经验、呈现新特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争创活动中,我自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整纪律,规范行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方能永葆纯洁本色,才能保证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思想路线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选自《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8页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党始终坚持这一优良传统,有利于巩固我党执政地位,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时期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
新时期,作为一位基层领导干部,身在基层,贴近群众,可以更方便的与群众交流,更真切的听到群众的呼声,更近距离的感受群众利益。但是,有些干部虽然岗位在基层,但是依然脱离群众,身在基层却没有贴近基层,工作在基层,却没有为基层群众谋福利、改善民生。做决策时往往脱离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甚至损害群众利益;处理矛盾时,往往缺少从群众立场出发的换位思考,甚至把群众当对立面,导至一些问题的激化。因此,必须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事情、想问题,代表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真正做到身在基层并贴近群众,为群众谋利。
以上便是本次读《邓小平文选》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