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篇一: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小说中的人物不下于七十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小说着重刻画了觉新这个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处于"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的熏染的人物。他的一生陷入极大的矛盾痛苦中,大大加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力量。
我问自己,家是什么,家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不可以回答,但我可以肯定,家的真正含义一定不会是《家》里面所写的那种压抑,封建,势利......那种时代早已过去,那样的家庭也该成为历史。《家》无情地鞭挞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罪恶,同时也昭示了那积极,热烈的青春,惟有那旺盛的青春才会敢于追寻那美好的梦想!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 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家》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读巴金先生的《家》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的我思维尚比如今浅薄得多,只是体会到了社会的黑暗,黑漆漆的社会张着血盆大口吞没了所有的人。而今,再次捧起这本书,竟觉得比从前看清了许多,又似乎看不清了许多,就像是骄阳似火的难耐,又像是如履薄冰的提心吊胆,让人刻骨铭心。
冷漠或是谄谀,冷暖自知高公馆,一个外强内弱的“是非之地”,封建家长制度的黑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祖祖辈辈都挥之不去的精神枷锁。而对于觉新、觉民、觉慧等兄弟姐妹这一代来说,高老太爷无非是封建家长制的现实原型代表。
身为官宦世家的一辈人,高老太爷想必也是读过私塾,学过八股文的。传统观念和教条统治了他一生的思想,他顽固不化地反对儿孙们参与反对旧思想的活动。但在我的眼中,高老太爷他是矛盾的,他的立场促使他必须维护封建的礼法专制,但作为家长,他也应该与时俱进,对觉慧的囚禁,对克定的责罚,大都出自于对儿孙们的恨铁不成钢吧。
责任使然?万劫不复?长房长孙,自古以来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无形中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父亲病故,觉新就在这猝不及防的变故中成为了家中的管理者。他来不及悲伤,没机会思量,踉踉跄跄地去适应新的生活。从学校转移到工作单位,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地理位置,还有觉新的心智,因为他不再是个孩子或是学生。
工作、被包办妥帖的婚姻,他一直都在默默忍受。他只不过是被迫地服从,在真实的内心中,他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吧。觉慧曾说他懦弱,但是仔细想来,他又能怎么做呢,不能失掉自己作为大哥的责任,他就只能目送自己的弟弟妹妹们走出这个牢笼,然后温柔地转身,投入深渊,万劫不复。
我即使狂澜,且无法被力挽!在黑暗但仍有细微的星光和月光的夜晚,觉新的萧声,“凄凄惨惨戚戚”地悠悠吹来。觉民是怕的,不仅因为与琴的感情,还有自己未来的人生。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不会也和大哥一样任人摆布,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封建家长制的强大尊严面前屈服,不知道自己与琴会不会有未来。不过,还好他的身边有觉慧的陪伴,给予自己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支持。最后那段逃避包办婚姻的日子,也有幸有觉慧的鼓励和帮助。
相比于觉民的温柔,觉慧更激进一些。“我是青年!不错的,我是青年。”满腔热血的觉慧坚决的拒绝走大哥的老路,同时帮助二哥觉民避开家中牢笼一样的礼教枷锁。他有时会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旁观自己的家,大哥和梅姐的悲剧、大哥和大嫂的悲剧、鸣凤之死、婉儿的终身不复,他都看在眼里;大哥和弟弟妹妹们踢毽子的欢乐,他与鸣凤的亲密过往,他都记在心里;五老爷的坐吃山空、博学广闻输给了纸醉金迷、封建家长们顽固不化的墨守成规,他都不曾忽略过一丝一毫。
或许他的视角很客观,或许只有他的视角才是最主观的,不去细究。命运的漩涡将他卷入其中的时候,他也同别人一样身不由己,除了改变自己之外再无其他办法。
都说尽人事,知天命。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觉民逃避包办的婚姻,在一切收拾妥帖之时,他选择告别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去外面的世界独自闯荡。
每个时代都会有英雄,他们组成了整个社会的改革潮流,共同迎接黎明的曙光。所以,不论社会有多么的黑暗和糟粕,都不要放弃拯救的渴望。
《家》读后感篇三:
那是一个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年代,旧中国社会的天空阴霾密布,望不见尽头;那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年代,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思潮意欲席卷沉睡了千年的土地。然而,还有多少人的思想被禁锢在封建、礼教和迷信的狭笼里,还有多少人仍在满是魑魅魍魉的社会底层艰难地喘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里,一个看似平凡实则跌宕的故事在成都高公馆里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高太爷——高公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最高统治者,他生命的全部,就是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不许任何人对他说一个“不”字,自己却骄奢淫逸、灵魂空虚。他的孙子们——觉新、觉民和觉慧都在洋学堂接受了西方新思想,恰青春年少却性格迥异,因此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觉新和觉慧这两兄弟的性格差异。觉新是高公馆的长房子孙,他虽然阅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书籍,但他又怯于行动,天天过着旧式生活。而觉慧则不同,他的性格如夏天般刚烈,极度憎恨封建制度和封建家庭,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不同于被别人操控了人生的决心,觉慧能为自己的未来做主,他冲破封建的罗网,与这个封建家庭彻底决裂,到上海开创了自己的生活新天地。如果说,觉新是关在“家”这个狭笼里任人摆布的小小鸟,那么觉慧无疑是敢于冲破狭笼寻找属于自己一方天空的雏鹰。
《家》的情节一波三折,跌宕沉浮,其中的故事大多带有悲剧色彩。“鸣凤投湖”和“瑞珏惨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鸣凤是旧中国千千万万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作为高家的婢女,她受尽折磨,却依旧保持着心灵的高贵与纯洁。她与觉慧情投意合,却被高太爷送给六十多岁的冷乐山做小老婆。一向忍辱负重的鸣凤愤怒了、绝望了,但她的身份决定了她的反抗无效,于是她宁死也要守身如玉。鸣凤激起的水花是对封建思想最有力的控诉,是对专制礼教坚决的回击!
然而,她的死在高太爷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等级森严的大家族里,丫头们如同礼物,可以送人,可以更换,可以抛弃。鸣凤死后,高太爷用另一个婢女婉儿代替了鸣凤,送给了冯乐山做姨太太。不久,鸣凤和婉儿都被散淡成时光碎片被遗忘,这就是旧中国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瑞珏则是封建礼教的另一个牺牲品。她在18岁那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觉新,开始了“以夫为天”的少奶奶生活。温婉贤淑、才华横溢的瑞珏深得觉新的爱,在家族成员中也享有一定的口碑。她本以为日子会和和美美地进行下去,与爱人白头偕老,但觉新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葬送了她的妻子。在陈姨太荒谬的“血光之灾说”面前,承担家族重担的觉新只有委曲求全的份儿。他懦弱地听从了陈姨太,将临产的妻子送到城外的小木屋里生孩子。在一声声悲恸欲绝的叫喊声中,善良的瑞珏因难产离开了人世,又一个血的悲剧!恸哉!恸哉!
看完《家》后,酸楚和压抑在心里渐渐发酵。透过“小家”看社会,腐朽的高太爷,懦弱的觉新,骄横的克明、克定、克安三兄弟,是旧中国权贵阶层的缩影,都是巴老批判的对象。整部作品中,巴老几乎没有用情绪化的语词怒斥他们,而是用看似平淡的笔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杂文《灯下漫笔》——作品中的人物都自甘沦落为生活的奴隶,何其不幸!何其可悲!
然而在这一切绝望的背后还有无限的希望,因为我们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比如觉慧,他强烈的反抗精神,他骨子里执着冲破狭笼的反抗,他心中“这个家必将走向灭亡”的信念,无一不彰显了那个时代五四青年旺盛的生命力。比如觉民和琴,这对自由恋爱的年轻人为了争取自由婚姻的胜利,第一个离开了“家”的狭笼,抗争到底,绝不妥协,最终换来了永久的幸福。
比如许倩如,这个新式女性的代表,第一个站出来剪去长发,打响了妇女个性解放的第一枪。还比如张惠如兄弟、黄存仁同学,他们孜孜不倦地办进步思想刊物,让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这一切的希望,初时如刚萌芽的新芽,星星点点,但最终必将勃发出盎然生机,长成茂林,绿遍华夏……有的人,甘愿被俘虏在狭笼里,不愿追寻广袤的蓝天;有的人,勇于冲破束缚,找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前者,必在狭笼里消磨生命,一事无成;后者必将成为载入史册的先驱。历史长河汹涌向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间之流,必将把一切旧事物湮没。
大禹治水成功,因其深知变通,放弃了前辈的“堵水”法改用“疏浚”法;蒲松龄找不到写作灵感,并未像苦吟诗人那样“捻断数根须”,而是用豆汤和凉水换取奇闻异事的方法来积累素材,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伦敦奥运会赛场上,俄罗斯男排在0-2落后的不利情况下,不再坚持传统打法,通过变阵终于逆转巴西获得金牌……坚守的人固然精神可嘉,但不知变通的人终将难成大器,所以,多一点“无头苍蝇”的智慧吧!
《家》读后感:万惜拯救,冷暖自知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