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2016精选版)
薛大同,女,28岁,执业医师资格,大专文化,中医专业,自20xx年4月至今担任小南庄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立足于农村,在岗位上默默守护当地老百姓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荣誉。20xx年参加了青岛市第二届“健康杯”乡村医生技能大赛,获得了此次比赛的第一名,并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薛大同自20xx年4月至今担任小南庄卫生室医生以来,立足于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当地老百姓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祛疾除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多项荣誉,20xx年参加了青岛市第二届“健康杯”乡村医生技能大赛,获得了此次比赛的第一名,并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我在城里的医院有一份固定且优越的工作,直到20xx年,回村时看到村里的老乡医已经退休,卫生室面临关停,百姓看病十分不便,路途遥远、山路崎岖,看到这种现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几经思考,我决定留在村里干乡医,虽然在这里比不上城市优越的环境,却更能体现出我的人生价值,尤其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支持中医在基层医疗的建设,这对于我本是就是一名中医执业医师的人来说,真是太适合了。因为要坚持二十四小时应诊,我干脆把城里房子租出去,直接搬到村里住下。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里,许多朋友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却觉得干乡医给了我莫大的成就和使命感。
二、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记得有一次夜里两点多还在梦乡的我突然被一阵电话铃叫醒,原来是山上一户老人家打来的,家里的老太太发起了高烧,我二话没说背起出诊箱就走,路上很黑草又深,但是想到有病人在等我,也就顾不上怕了,经过一番治疗,看到病人转危为安,心里面很高兴,回到家才看到自己的腿都让草划伤了,这才想起疼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已经记不起多少次从睡梦中被叫醒,也记不住多少次放下手中的碗筷。
在这个医患纠纷很多的年代,很多人都学会了拒绝,但是我却一直把患者的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谁家有个重病号我总是会第一时间上门看看,如果有家属要求我帮忙的,我从不拒绝,还记得我们村有个癌症晚期的老太太,每天需要静脉补充营养,我承担起了打针换药的责任,最多的时候一天跑了她家十几趟。
我时刻记得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即使我身在最基层。在一次从卫生室回家的路上,看到许多村民围观一名倒地的人,我没有置之不理,更没有去思考什么医患责任,我只知道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立即检查病人,发现没有呼吸心跳,马上实施胸外按压,一直到120到来,回家以后累到胳膊也抬不起来,双膝因为跪在路面上形成了两块很大的淤青。但是想到能救人我觉得付出什么都值得。
三、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认真完成公共卫生工作。
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自工作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而我没丝毫怨言,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
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我在村中认真完成健康教育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主要卫生问题及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手足口病肆虐,家长们很是担忧,针对此次事件,我认真的组织了一次关于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对全村村民中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87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对村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村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农村医疗工作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我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业绩,我相信只要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出精彩的人生。
第二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2016精选版)
我叫程子良,19xx年出生,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于1971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40余年的老乡村医生,先后被评为“安徽省赤脚医生先进个人”,原“徽州地区赤脚医生先进个人”,原“屯溪镇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多次被原砚忠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现依然坚守在村卫生室从事基层医疗工作。
60年代末,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经过村里推荐我于19xx年到乡卫生院学习,跟老中医朱民槐学习中医知识传统医学和临床实践,并兼学西医解剖及其他知识。当时我毫无医学基础知识,学习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我想过放弃,但一想起村民对我的信任和期待,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卫生院西医知识也不是丰富,我自己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19xx年回到本村傍霞担任赤脚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担负起傍霞村930余村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人随叫随到。当时参合资金每人每年5元。为了节约药费开支,能用针灸医治的尽量用针灸,能用中草药医治的尽量用中草药,我一有空就会上山挖集中草药,晾晒、烘制、制作,免费给村民使用。当时40%病人都用针灸和中草药治疗。在办合作医疗10余年中,因我用针灸和中草药为主给病人医治,所以在有限的参合资金里保证了病人有药用及合作医疗资金的正常运转。那时农村里牛、猪、鸡等牲畜还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发生意外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损失,为此村里决定还让我出去学习兽医。1974年9月我外出学习,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并还获得原安徽省农学院阜阳分院畜牧兽医系学员结业证书,为我村的畜牧医疗事业保驾护航。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必需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我在19xx年先后2次自费到屯溪区医院及黄山市人民医院进修西医内科。通过这2次的进修学习,提高了临床医疗水平,更好更有效的解决了病人的许多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又是一名中共普通党员,我时刻把职业道德铭记在心,天天惦记着周围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非典”期间,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我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按排,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外出归来人员进行随防工作,及时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防治知识,打消群众的恐慌心理,经常忙到深夜,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休息。那时村卫生室已由我私人承包,业务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里人很不理解,都在埋怨我说我傻,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在这重大疫情来临之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怎么能做视不管呢?作为一名老党员怎么能对得起这个称号呢?经过我的耐心解释与说服,家里的人终于被说服了,还积极地配合参与这“防非抗非”的“群众战争”中来,支持我做好“防非”工作。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我市加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虽然一体化后会影响到我个人利益,但我觉得这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能把我们农村卫生事业做优做强。当时因新卫生室还未选址动工,我便出资几万元把自己的卫生室按照上级要求改造布置作为新农合的医务室,家里人一时难以理解,认为这是卫生院的事,我说现在都因党的政策好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帮助政府解决下临时困难有什么不可以呢。而且后来政府对我卫生室的改造资金也给予了补助,所以我相信政府相信党不会让老百姓吃亏的。
本村产妇杨金花,产后患上关节病,四肢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剧烈,在上级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不明显加上经济困难只好放弃治疗。回家后产妇不能活动只能整天卧床,加之营养不良产妇无奶水,只好将几十天的婴儿托付她的姑妈代养。丈夫束手无策十分着急,如果治疗不好妻子的病,家庭将会变成怎样真是不敢想象。困急中他找到了我,我听后立即赶往他家中,通过和病人的沟通并对她进行了仔细检查,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通过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比较科学的护理,使她的病得以完全康复。当时农村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加上她家是特别困难户,我没有收她一分钱和物品。如今党的政策好,她全家都健康幸福的生活着。
现年86岁的老党员程桃仙患高血压脑梗卧床已近4年不能下地生活不能自理,家里只有一个未成家的儿子。程桃仙因需常年服药,且又缺乏科学饮食调理,消化系统疾病时常发生。因不能运动经常大便秘结,有时需要用手掏,我给家属做示范并指导家属运作,并隔三差五上门去指导家属怎样调理饮食,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又要常年服药,村卫生室有符合她可用的药,我也经常免费给她。有一次我上门复诊时发现近期患者因经济问题饮食不好,影响了病情,我便拿了200元给她家属临时改善营养之用。去年患者有一次突然剧烈腹痛,家属赶来叫我,经仔细查诊确定为阑尾炎,便立即会同家属送往上级医院动手术,因送诊及时未发生并发症且术后恢复较快。
现年83岁老人程桂,因患风湿病不能行走卧床3年了,今年3月份臀部发生褥疮三块,从4月份起隔天换一次药,中途患者感冒因身体虚弱需输液治疗,家中儿媳患宫颈癌,治疗费用要10余万元,孙女读高三面临高考,家庭确实困难。按规定患者从4月份到现在几个月的材料费及感冒期间的几天输液费至少得2000多元,我也是分文未收。我觉得我是一名老党员,要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把党的关怀送到需要关心的的病人,使他们感受到共产党的好,社会主义政策好,从而树立战胜疾病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以上是我列举的从事农村医疗工作40余年来所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份内职责的几件小事,离党及群众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在这里我还是要感谢党的培养、各级政府和上级各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对我工作中的大力支持。我虽已步入老年人行列,但40余年的基层医疗工作,扎根在家乡的热土上,能为父老乡亲服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我自己的真心付出,善德善行,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乡村医生的基本道德,党和村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会鞠躬精粹发挥余热。
第三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2016精选版)
在盛泽镇圣塘社区卫生服务站里,有一位草根医生,名曰仲火根。说起他,周围群众都啧啧称赞。他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名医”称号,20xx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在苏州市仅此一人。
小诊所名气大
圣塘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落于较偏僻的江浙两省毗邻地区,虽是仅有2位医生的面向村民服务的医疗站,但慕名前来就医者甚众,不少来自嘉兴地区的。有的为了请他看病,还晚间来排队取号。7时一到,队伍排得很长。笔者听村民说:“我们若有小病大病,第一个就找仲医生,让他诊治和指导,他是信得过的医生。”“他看病细作,非常灵验。”一位来自昆山的患者说:“为了能看到他,今日凌晨二时就来排队的啊!”20xx年起,他被聘为嘉兴中医院业务技术顾问,先后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作为“特聘中西医结合专家医生”,每周日坐诊一天。平时病员便跟着他从嘉兴来到盛泽就医。前不久,他刚到武警医院,一些科班出生的专家看他来自乡村,对他的医术将信将疑,然而挂他号的每天达六七十号,超过他们的几倍,才使他们刮目相看了。在村里,村民说“他让乡亲获得实惠。”以前,村里年纪大且文化低的病人上医院连门也摸不到,仲医生诊所开在家门口,就方便多了,省去了去大医院往返的劳累了。
随着他知名度的提高,简陋服务站不适应病家要求,他向村委会申请新建。当得知村委会一时无法调集资金时,他主动捐款。两年前,村里重新又建了一所新的合格卫生室。他真的是为小诊所的发展操碎了心。
小卫生员成了名医
近六年来,他多次登上全国农村医学学术会议的殿堂,先后交流了《中西药治疗1例总胆红质186umol/L直接胆红素160umol/L的报告》等6篇论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他的确声名远播了。
然而人们或许不会相信他本来的学历仅仅是小学五年级,我们可以想见他的学医之路何等艰难啊!他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上了大队赤脚医生的,之前他仅是一名打针的小卫生员,因为在1969年赤脚医生参了军,他便接了“班”。
砻糖搓绳起头难。他为了提高医务水平,参加了盛泽卫生院的西医内科培训,拜姚体仁医师为师,自己抓住一切机会参与临床实习,主动参加夜门诊。在平望地区医院中医消化内科进修期间,不懂就问,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198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健康报》的中医函授,克服文化上的困难,取得毕业证书。学习上遇到不少“拦老虎”他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字典》不离手,终于啃下了中医所授全课程。他给自己订下一个雷打不动的准则:每天阅读医学书藉1小时以上。即使农忙脱粒开夜工,实在疲惫不堪,也要读上半小时,直到疲倦得眼睛睁不开为止。他还善于结合临床来读,一个夏夜,他想到一位疑难杂症的病人明天要来复诊,当时其腹痛的症状尚未确诊,便连夜读医书。妻子催了好几遍要他休息,他就在蚊帐里研读,锲而不舍,直到弄通确定医疗方案才罢休。经过磨砺,铁杆成针,滴水穿石,正是他边实践边总结,在中西医结合上获得新的体会。他发现中医“望、闻、问、切”方法,西医“问、触、叩、听”方法应该各取所长,他在临床中思考要学中西医该用六字诊断法,这是中西医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于是提出现代中西医结合诊断“六法”,即“望、问、触、叩、听、查”,他这一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怀有“仁心”悬壶济世
在仲火根的卫生服务站,陈列许多病家送来锦旗匾牌,称赞他是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打从他担任赤脚医生起,对村民看病难深有体会。新农合实行以前,村民往往小病扛、大病拖,频现因病致贫,于是告诫自己:要尽力让村民有病及时就诊。有一个夜里,一位村民发烧,他背起药箱上门送医。医毕,刚回到家,已有村民在家中等着,说小孩肚子痛,他就马不停蹄地出诊。这一夜连续诊治了四位病人,直到凌晨三时左右才上床休息,他为了解除村民病痛无怨无悔。
他说:“行医问苦要有‘仁心’,为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是我的天职,也是最大的幸福。”为此,他立下“人性化”的制度,因为每天门诊六七十号,故上午医外地人,下午看本村患者,为的是让外地人当天可以回家。有时上午已门诊4个半小时了,但看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便不忍心休息,常常拖到12点钟才休息。在开药方时,不为私利所支配,多为病家考虑。以前开中西药方一直一周仅花五六十元,去年起因中药涨价,一周控制在130元以内。开西药用国产药,基本不用进口药;且以口服为主,基本不输液,以减轻病家负担。他不仅在药方上镌刻了大爱的精神,他的承诺见证了爱的融合,而且在医疗过程中,处处闪耀着仁爱的光辉,温暖着患者的心。20xx年10月的一天,门诊室里来了一位全身发黄、神志模糊的病人,是大成村的张三荣。他一看便知是处于“肝昏迷”状态。据家属说:“为了治他的黄胆肝炎已花去2万余元,医院要我们准备后事,今日抱一线希望,请仲医生帮忙救治。”说时,流露出哀求的目光。仲医生想:既然病家把生命的希望托付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更是责任,虽说转危为安尚无把握,但应作最后的努力,决定试一试。他用中医的辩证法给予清热解毒、凉血通下法,再结合一些西药,开了5天的药方,奇迹终于发生了,病情趋于好转。2个月后完全康复,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此事令原来医院的主管医生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后来患者特地送来锦旗,上书“道德高尚,医术精湛”。其后,他又收治一位与上述病人同样症状的浙江女患者,经他3个月的治疗也恢复正常,全家人特地赶来感谢。他替一位来自嘉兴的福建客商医治了久治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客商来感谢时激动得热泪满面。他以自己的医术在群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赢得了真诚的感谢。此时,他感到欣慰的是病人的健康,让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实现了,从此,他在中西医结合道路走得更坚实。
64岁的他完全可以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了,正是他一切为了病人,因而在领导的挽留下,不顾年迈又“披挂上阵”战病魔,仍然坚持每天10多小时的门诊,救治一个又一个重症病人,他以救死扶伤的精神为党旗增光添彩,今年又荣膺2xx0-2xx2年吴江市创先争优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2016精选版)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