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走到今天,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下降,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本书提供了德国的经验。以前读的曾任德国议长、财政部长的朔伊布勒的书《未来必须节制》,主要阐述了德国社会、经济治理的原则和理念,并没写太多德国到底是怎么做的。而这本书对德国的经验写得很具体。只是,即使这么具体,也不容易学。
书的第二章,“小即是美”写了德国中小企业的八个特征:
1、大多数中小公司都是家族企业:
家族私营的中小企业抗拒通过外部融资换取增长,尤其当涉及控制和决策问题时(因为这些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德国中小企业债务比率世界最低。目前德国中小企业的债务比率甚至处于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资本市场的利率很低,中小企业仍然喜欢凭借自己的财力,这能让它们保持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德国中小企业的箴言大概会是“适者生存”,而非“胖者为尊”。——中国一说到小企业的问题,老把融资难融资贵放到第一位,这究竟是否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世界上具有悠久传统、跨越数代人的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大部分位于德国。一些完备的家族中小企业实际可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
今天,以乔汉的后人威廉金匠命名的Wilhelm Prym GmbH公司已是欧美织物整理加工市场的领军者。这家中小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收入达3.5亿欧元。该家族始终掌握着自己的公司,目前已经传到第16代。公司如此长寿,归功于出色秉承了德国中小企业的座右铭:将优良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中国的家族企业传统早已断裂消失殆尽了,改革开放后才有了新一批家族企业,所以中国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还是一个新的急迫问题,而不象德国、日本等已经成熟了。
2、从战略上关注作为竞争力源泉的产品质量、创新与技术,而不是主要依靠价格竞争:
为保持高质量,抵御来自各个角落的竞争,尤其是抗衡享受币值低估、低劳动力成本等自然竞争优势的低成本生产商,德国中小企业部署了一条策略:专注创新和技术进步以提升质量,维护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有不少中小企业被逼得已开始或成功转型升级,而绝大多数还达不到,缺乏创新与核心技术,依靠价格竞争、规模扩张、粗放发展,这是很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3、培育和开发人力资源:
德国的中小企业意识到,学徒制度是找到合适人才的途径,它们可以借此发展并保留高技术和有能力的人才。家族企业的战略部署之一,是激励员工超越对金钱的执着,体验在缺少人情味的大公司体验不到的经历。家族企业研究学者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材料,阐明家族企业员工的动力不只是薪水,还有成为团队一员的信念。——人在工作中追求除了薪酬更有情感的满足,良好的团队氛围,值得付出的有意义的事业。
同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中小企业关键的本质区别是:德国提倡通过学徒制度,为年轻人开展培训、技能、人力资本和潜能等多方面的投资。学徒制度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一部分。
4、强调地方分权与独立决策:
在大型组织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重要的和时而不太重要的决策最终都由高层制定。可家族企业并不如此。或者说,其高层和底层走得很近。德国不少中小家族企业都位于较小的城镇和社区,因此员工与社区的关系极其亲密并且代代相传。德国中小企业这种平行的决策结构,使公司能够以相对有效的无缝方式了解员工的技术和智慧。学徒制度输送经过高水平训练的员工,他们不只具备专业和社会能力,更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库。
中小企业擅长把员工的创造力和好点子,升华为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之源。这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往往率性随意。员工可以直接和管理层交流并参与决策。中小企业的决策和治理结构明显呈平直而非分层状态。当然,重要和最核心的决策仍然出自高层。
5、规划和决策极具长远眼光:
大量文献表明,上市公司往往视域短浅。决策者通常痴迷下一季度的业绩。毕竟对于上市公司的CEO能否保住饭碗,季度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事关重大。然而,多数德国中小企业都不是上市公司。它们聚焦长期目标,比如稳定和生存,以及不仅要为所有者,也要为员工、公司合作伙伴、公司赖以运营的社区等各利益方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能帮助企业高瞻远瞩,不囿于季度业绩而是关注长期的稳定与发展。——上市和不上市各有利弊。我们寄希望于资本市场发展起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降杠杆、将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率、未来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真能解决吗?德国股票市值/GDP比中国还低,资本市场不太发达,也没影响其成为制造业竞争力强的发达国家。
6、灵活性:
“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当然比大企业更灵活。这里说的灵活性,包括创新、对员工的管理等各个方面,还包括不依赖于某一大客户,保持企业的独立性。
垂直分层的美国大公司经常面临一项挑战:为了刺激创新,公司常引导员工追求高风险和极不确定的决策及行为,可最终又惩罚那些勇于尝试创新、创业的员工。《哈佛商业评论》曾有文章阐释“为什么大公司都无法创新”。原因就在于美国大公司垂直分层的结构和内部组织:“大公司的创新能力差是因为它们被设计成不善创新的模式。”而德国中小企业则没有这个问题。
7、能够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的本地化竞争力通常得到了有实力的大公司,包括其所有者,其他企业以及公司产品整个价值链相关人物的支持。这种参与和交互作用通常是在相同城镇或地区内。尤其是,它们与关键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及培养起牢固而深厚的关系,并且多数已经延续了好几代人。
8、超越国界、积极高效拥抱机会的意愿:
德国中小企业的出口率约为产出的20%。虽然许多出口机会都限于欧洲,但是波恩中小企业研究所估计,约45%的出口目的地在亚洲。这说明,德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光是本国国内甚或欧盟内部的较大同行,而且来自全球范围。
来探秘“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