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August 28, 2014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一:“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02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二:辽河头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三: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在xx县xx镇xx村,村民们为村计生主任xx总结了3句话:“爱操心,好管事,无愁事。”
xx自2011年5月踏上计生专干工作岗位。她一上任就有两大难题:一是个别村民不愿意实施长效节育措施,二是部分外出务工妇女不能按时回来参加妇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做工作,以现身说法讲长效节育措施的优势以及流产给女性带来的身体损害,最后终于做通了这些村民的工作。
去年秋天,有位村民因措施失败造成计划外怀孕,这对夫妇已经生育了两个女孩,不符合再生育的条件。xx上门动员她尽快采取补救措施,但这位村民却想不通,想实现儿女双全的心愿。xx多次上门,耐心地讲政策、算经济账,宣传生育公平和法律尊严,这家村民终于被xx的执著精神感动了。
为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她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计生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人口计生和奖励扶助政策,以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她把学到的政策和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村民听。还利用协会活动、人口学校、五老协会等向大家宣传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使群众认识到多子不一定多福、优秀的子女才能让父母增光露脸。
爱操心、好管事,快言快语,是xx的特点。曾从事多年民办老师的她,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八般武艺”都能拿得起,深受村民和孩子们的爱戴。现在,村里许多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还是喜欢找“蔡老师”求教。今年暑假期间,有些村民因打工或干农活,家中无人照看孩子。看到这种情况,xx就在家办起辅导班,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帮助家长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xx说:“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工作就会得到群众拥护。”有位村民的独生子意外死亡,其妻过度悲伤不能自拔服毒自尽,幸福的3口之家一下子失去了两口。xx第一时间上门做好安抚工作,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并依据政策及时帮其办理了计划生育扶助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使其经济上得到帮扶,精神上受到慰藉,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xx注意研究工作方法。开朗、乐观,说话不憷头的她,经常会被村民请去担当司仪主持婚礼。她同时借此机会,及时向新婚夫妇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一举两得,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一个村子里住长了,总有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事调解起来费心劳神,往往各说各有理。但只要找到她,她从不推脱,都主动为他们调解。
xx以真诚的工作赢得了村民拥护,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该村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妇查到站率均达99%以上。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四: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垭村小没有寝室,没有办公室,更没有食堂。孩子们的家离学校远,为不耽误上课,只好将午饭带到学校吃,吃的是冷饭。何老师为了照顾孩子们,也将午饭带到到学校吃,并动手搭了一个简易灶台,从自家拿来一口锅,帮学生蒸饭,孩子们从此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可是不久,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学校附近的饮用水源断了,何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必须到半山腰的一个积水潭去背,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此,学生们每天放学回家后,她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拖着疲惫的身子背着背蒌,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学校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何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更好。学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她就在放学后去学生家中为他们补课,有时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李子垭村一社的孤儿王勇,父亲早逝,母亲难耐山里的贫穷与落后,远嫁他乡。孤苦无助的小王勇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十分贫寒,学费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学。何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替他交上。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不仅如此,何老师还常常帮他买学习用品,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穿。1995年,在何老师的努力下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帮助下,新学校建成了,何老师从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学校住,从此,她负担起王勇每天的午饭。何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小王勇,使这个孤儿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天真灿烂的笑容又浮现在她的脸上。看到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学生向剑波放学回家,不慎摔倒在乱石堆里,下嘴唇被石头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学生都吓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师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出事地点,用手帕替他捂住伤口。山上没有医生,她背上向剑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镇卫生院跑。不知哪来的力气,身体瘦弱的何老师,背着体重好几十斤的学生,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了近两个小时,没歇一口气。由于抢救及时,向剑波同学不久就伤愈出院,回到了同学们中间。在何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何老师的家,在离学校五公里远的半山腰,丈夫体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顾。每天,她沿着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家与学校间奔忙。每逢刮风下雨,山路泥泞不堪,上坡时,只能紧贴着岩壁,摸索着石头奋力向上爬;下坡时,只能屏住呼吸,紧抓着旁边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为此,何老师常常手上流血,满身污泥。亲朋好友看她那样辛苦,纷纷劝她放弃那份待遇并不丰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坚定地摇摇头。
正当何昌淑的工作刚有起色时,厄运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师的丈夫因病瘫痪,继而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一个刚满两岁的儿子和一个仅四个月大的女儿,而且,大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哑巴。何老师强忍住内心极大的悲痛,匆匆办完丈夫丧事,拉着大儿子,背着女儿,匆忙赶回学校,又开始上课、批发作业、家访……
为给丈夫治病和办丧事,她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担,沉重地压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课,又要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得抽时间去种地……她在教师——农民——母亲三种角色的不断转换中过了好几个月,何老师实在不能面面俱到,两全其美,她心力憔悴,精神感到快要崩溃了。好几次她动了动心,想走下山去,开始新的生活,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又一次次放弃了这个念头。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给了何昌淑老师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坚定了她从教的信心和决心,她将小女儿托给年迈的母亲照顾,更加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尽管工作繁忙,生活艰辛,但何老师从未放松过学习。她一方面大量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知识,另一方面,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她不断摸索,大胆创新,总结出一套富有山区特色、适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懂事了,行为习惯好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村民们非常高兴,纷纷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偏远贫穷的李子垭村适龄儿童入学率终于达到了100%。
1998年,她考取了中师,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一名民办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毕业分配时,组织上考虑到她的特殊困难,打算让她去条件较好的一所学校任教,但她却坚决地回到了李子垭村小,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山村教师这个岗位。
面对工作的艰辛和家庭的不幸,何昌淑没有退缩,当面临更好的选择时,她坚守了自己的信念,毅然放弃。30年来,何老师在空寂的大山里上上下下走过了6万多里。几分耕耘,几多收获:每年,她任教班的考试成绩总是在校区名列前茅;教过的上百名学生,或者走出去发展,或者留在这里创业,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明星;还有几十名学生跨入了中学、大学的校门。提起何老师,她的学生都禁不住动容,有的甚至热泪盈眶,他们说何老师是他们见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好老师,何老师的精神将使他们受益终身。何老师的付出,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肯定与好评,她先后荣获了华蓥市“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市民”、“广安市师德标兵”、“广安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她又被推荐评为“四川好人”……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五: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李淑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李淑霞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李淑霞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李淑霞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02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二:辽河头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三: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在xx县xx镇xx村,村民们为村计生主任xx总结了3句话:“爱操心,好管事,无愁事。”
xx自2011年5月踏上计生专干工作岗位。她一上任就有两大难题:一是个别村民不愿意实施长效节育措施,二是部分外出务工妇女不能按时回来参加妇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做工作,以现身说法讲长效节育措施的优势以及流产给女性带来的身体损害,最后终于做通了这些村民的工作。
去年秋天,有位村民因措施失败造成计划外怀孕,这对夫妇已经生育了两个女孩,不符合再生育的条件。xx上门动员她尽快采取补救措施,但这位村民却想不通,想实现儿女双全的心愿。xx多次上门,耐心地讲政策、算经济账,宣传生育公平和法律尊严,这家村民终于被xx的执著精神感动了。
为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她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计生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人口计生和奖励扶助政策,以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她把学到的政策和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村民听。还利用协会活动、人口学校、五老协会等向大家宣传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使群众认识到多子不一定多福、优秀的子女才能让父母增光露脸。
爱操心、好管事,快言快语,是xx的特点。曾从事多年民办老师的她,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八般武艺”都能拿得起,深受村民和孩子们的爱戴。现在,村里许多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还是喜欢找“蔡老师”求教。今年暑假期间,有些村民因打工或干农活,家中无人照看孩子。看到这种情况,xx就在家办起辅导班,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帮助家长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xx说:“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工作就会得到群众拥护。”有位村民的独生子意外死亡,其妻过度悲伤不能自拔服毒自尽,幸福的3口之家一下子失去了两口。xx第一时间上门做好安抚工作,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并依据政策及时帮其办理了计划生育扶助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使其经济上得到帮扶,精神上受到慰藉,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xx注意研究工作方法。开朗、乐观,说话不憷头的她,经常会被村民请去担当司仪主持婚礼。她同时借此机会,及时向新婚夫妇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一举两得,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一个村子里住长了,总有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事调解起来费心劳神,往往各说各有理。但只要找到她,她从不推脱,都主动为他们调解。
xx以真诚的工作赢得了村民拥护,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该村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妇查到站率均达99%以上。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四: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垭村小没有寝室,没有办公室,更没有食堂。孩子们的家离学校远,为不耽误上课,只好将午饭带到学校吃,吃的是冷饭。何老师为了照顾孩子们,也将午饭带到到学校吃,并动手搭了一个简易灶台,从自家拿来一口锅,帮学生蒸饭,孩子们从此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可是不久,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学校附近的饮用水源断了,何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必须到半山腰的一个积水潭去背,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此,学生们每天放学回家后,她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拖着疲惫的身子背着背蒌,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学校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何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更好。学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她就在放学后去学生家中为他们补课,有时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李子垭村一社的孤儿王勇,父亲早逝,母亲难耐山里的贫穷与落后,远嫁他乡。孤苦无助的小王勇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十分贫寒,学费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学。何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替他交上。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不仅如此,何老师还常常帮他买学习用品,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穿。1995年,在何老师的努力下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帮助下,新学校建成了,何老师从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学校住,从此,她负担起王勇每天的午饭。何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小王勇,使这个孤儿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天真灿烂的笑容又浮现在她的脸上。看到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学生向剑波放学回家,不慎摔倒在乱石堆里,下嘴唇被石头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学生都吓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师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出事地点,用手帕替他捂住伤口。山上没有医生,她背上向剑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镇卫生院跑。不知哪来的力气,身体瘦弱的何老师,背着体重好几十斤的学生,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了近两个小时,没歇一口气。由于抢救及时,向剑波同学不久就伤愈出院,回到了同学们中间。在何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何老师的家,在离学校五公里远的半山腰,丈夫体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顾。每天,她沿着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家与学校间奔忙。每逢刮风下雨,山路泥泞不堪,上坡时,只能紧贴着岩壁,摸索着石头奋力向上爬;下坡时,只能屏住呼吸,紧抓着旁边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为此,何老师常常手上流血,满身污泥。亲朋好友看她那样辛苦,纷纷劝她放弃那份待遇并不丰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坚定地摇摇头。
正当何昌淑的工作刚有起色时,厄运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师的丈夫因病瘫痪,继而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一个刚满两岁的儿子和一个仅四个月大的女儿,而且,大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哑巴。何老师强忍住内心极大的悲痛,匆匆办完丈夫丧事,拉着大儿子,背着女儿,匆忙赶回学校,又开始上课、批发作业、家访……
为给丈夫治病和办丧事,她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担,沉重地压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课,又要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得抽时间去种地……她在教师——农民——母亲三种角色的不断转换中过了好几个月,何老师实在不能面面俱到,两全其美,她心力憔悴,精神感到快要崩溃了。好几次她动了动心,想走下山去,开始新的生活,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又一次次放弃了这个念头。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给了何昌淑老师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坚定了她从教的信心和决心,她将小女儿托给年迈的母亲照顾,更加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尽管工作繁忙,生活艰辛,但何老师从未放松过学习。她一方面大量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知识,另一方面,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她不断摸索,大胆创新,总结出一套富有山区特色、适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懂事了,行为习惯好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村民们非常高兴,纷纷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偏远贫穷的李子垭村适龄儿童入学率终于达到了100%。
1998年,她考取了中师,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一名民办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毕业分配时,组织上考虑到她的特殊困难,打算让她去条件较好的一所学校任教,但她却坚决地回到了李子垭村小,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山村教师这个岗位。
面对工作的艰辛和家庭的不幸,何昌淑没有退缩,当面临更好的选择时,她坚守了自己的信念,毅然放弃。30年来,何老师在空寂的大山里上上下下走过了6万多里。几分耕耘,几多收获:每年,她任教班的考试成绩总是在校区名列前茅;教过的上百名学生,或者走出去发展,或者留在这里创业,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明星;还有几十名学生跨入了中学、大学的校门。提起何老师,她的学生都禁不住动容,有的甚至热泪盈眶,他们说何老师是他们见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好老师,何老师的精神将使他们受益终身。何老师的付出,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肯定与好评,她先后荣获了华蓥市“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市民”、“广安市师德标兵”、“广安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她又被推荐评为“四川好人”……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五: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李淑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李淑霞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李淑霞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李淑霞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