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校本教研工作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校实际,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管理制度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教学即教研,问题既课题”的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开展课改专题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4、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绩效纳入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奖励。
三、组织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总结”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具体措施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明确目标要求,教师要有笔记、体会,让最新的研究理论和典型案例准确及时地深入到广大教师中间,为开展群体性研究活动提供保证,积极营造老同志只争朝夕,年青同志厚积薄发的浓郁学习、研究氛围。每学期末组织全员参加的政治、业务理论考核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抓住“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契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使教师能把课改的新理念和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奠基础。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计划的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改理念。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研究课、观摩课不少于3节,交流活动不少于3次。
4、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在《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引领下,教研组要把好学校课题与分组课题的关系,把好组课题与个人课题的关系,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学校的教育科研规范、有序。
5、进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镇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积极推广校级教研,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继续坚持手拉手活动及结对拜师活动。每位教学骨干重点跟踪一名教学教研有困难的教师,帮助他们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保证组织人员、措施制度落实到位,经费投入落实到位。
2、充分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资源作好反思、交流、研讨工作,打开眼界,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信心和热情。
3、注重教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全员积极参与校本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
4、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杂志,为教师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篇二: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是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关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创建“ 合格学校”。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办学条件再上新档次,教育质量再创新成绩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
紧扣一个中心:创建“ 合格学校”
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
开展四大活动:养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集体。
1、学校行政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求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求原则。
2、坚持一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认真小结一周开展的各项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活动,督查情况及时通报信息,保证严格公正。
7、对分管的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工作成效要处于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职工结构工资发放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3、教师要严格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敬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项工作。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周例会学习“名作鉴赏”,提升艺术品味,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和研讨,开拓交流范围,建立教师自己的博客网页。
5、制订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培养,要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6、严格执行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好“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严厉打击师德违规行为。
(三)、加强德育建设,努力建构具有民工子弟学校特色的德育运行框架。
1、抓好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即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为指导,以“忆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以创建“ 合格学校”为主题,开展“波罗 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以实现“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2、三大阵地建设。橱窗、广播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网站是学校唯一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三大阵地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好人好事宣传。广播站要及时宣传报道校园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学校网站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校园动态信息及师生作品等及时上传发布,通过网站新闻、留言板、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波罗学校小网站特色。
3、加强各项基本建设
①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开展星级学生评比。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文化特色,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举办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经验交流和征文活动,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四)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子
1、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抓教学秩序规范,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落实,学习过程落实,遵循教研要“深”,备课要“评”,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这十字教学方针,把教学工作常规抓实抓细。
2、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做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调控,实行分级把关,即:教务处抓现阶段目标落实,年级组狠抓单元目标落实,教师抓课时目标落实。
3、课堂调研,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坚持听课、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采用两种方法:①调研课:事先通知教师,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检查教学效果。②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把握教育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质量。教务处将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依据《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教研活动要重点抓好教师个人研修课,教师个人研修课按照“个人主备、主备说课,小组研讨、主备上课、小组评课、个人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组内轮流上好研修课,做到研修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创出本教研组教研特色。按照局要求,抓好教学比武活动,精心组织好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用好专用教室,争取让专用的设施设备为教学作最大限度的服务。逐步建设好体、艺、科学等教研组。
6、抓竞赛活动,促素质提高。要在抓好学生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竞赛活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五)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园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学校与教师签,教师与家长签。
2、开展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养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规范学生上学、放学、集会、活动行为,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5、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这根弦,形成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安全责任的意识。要根据新形势,采取新办法,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办学内涵,齐心协力创建成功,再造辉煌。
篇三: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学研究的重心已下移到学校,要求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 、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余杭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学教并重,铸造品牌。
1、立足“校本”即树立校本意识,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
2、改善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教科中心、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校级领导、 中层领导、教研组长要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种活动,发现问题、反思教学、探索规律、提炼经验。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以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逐步使整个教研管理机制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搭建平台。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经常保持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教师群,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也以此提高教师教育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专家型”转变,也促使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学教并重。校本的主体是学校中的教师。过去重视教师的教,但在新课程背景下,也要强调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更需要教师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任务
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沟通桥梁,使先进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成果。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上。
五、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构
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整合发展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构,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机构如图示:
六、教研时间
1、校级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3节
2、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文科单周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理科与技能学科双周周五第5、6节
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八年级——理科单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文科与技能学科双周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九年级——随机活动为主
3、中层学习活动:单周周五第4节
4、个体互助活动:教师自定。
七、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灵活运用理论学习、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骨干教师对话、说课、听课、评课、录象课观摩、专业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研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事例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方式等多种教研形式,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探索周、教学开放日等,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即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审视、分析。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2、同伴互助。以学科小组或课题组为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已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名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八、校本教研活动的管理
1、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并由教务处审核。
2、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
4、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教研并实行考勤。
5、下教研组行政人员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应及时汇总反馈。
九、校本教研的保障与奖励、
1、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图书馆、音像资料室,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条件。
2、将教师的提高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等级”结合起来。
3、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和“年级组”,并给予表扬奖励。
4、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组专业培训。
5、与教师个人期终“教育教学量化考核”挂钩。
十、 本《实施方案》自20xx年2月1日起施行。相关的具体制度见《临平三中校本教研制度》。
篇四: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能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能使学校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迎接新课标实施,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和目标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实验。
校本教研的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管理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教研实践,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具体政策方案提供指导意见。
三、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务处、教科处负责组织,由教研组负责具体实施,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高峰 副组长:王宏星 成员:各教研组长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交流合作、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和个人教研学习的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交流合作。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声音,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学生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或专家来学校进行专业指导。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五、校本教研的制度要求
学校校本教研在具体操作上实行三级责任制:
一级——校长、处室主任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1、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及中层相关部门干部应坚持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4、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5、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6、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部教研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7.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发挥教务处、教科处、教研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管理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相关工作。
1、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四有”:定时间、定场所、定内容;有记录、有存档、有反馈、有检查。
2、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等理论,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并严格执行。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核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论文。
5、校本教研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所面临的突出实际问题,一般来说是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开展5~6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记录和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师徒之间每周互相听课。
8、继续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工作,各学科信息员要主动且经常性的做好教学资源库的整理、充入工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9、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平时勤检查,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三级——备课组、学科教师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本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本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4、做好学科的复习、命题、考试、试卷讲评和质量分析工作。
5、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6、认真完成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7、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写教学反思,保证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课节数。
8、把握好大纲、考纲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课标,又备学生实际,既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六、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计划
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1、依托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每月每位教师要进行1次常规教学自我评价,1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由教学检查组进行检查评价。
2、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交谈、讨论:每组利用周教研活动,每周集体备课,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问题可由组长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师提出)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交谈讨论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教务处每周检查做好记录评价。
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在积极构建反思型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学科分单元协作研讨—个人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实行备课资源的适度共享。
帮助: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3、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训,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会,
4、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①、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展开论坛,形成资源共享。每学期每人须写1篇教学案例分析。
②、开展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举行1次研讨交流。
③、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每学年学校进行两次面对全校教师的业务讲座,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备课组要进行教学反思;利用校园网采集前沿性信息等各种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④、继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会基本技能,会制作课件,用于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兴趣。
5、实施课题牵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
①、每个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疑点、教学难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研课题,写出实施方案,期末写出阶段总结或教改论文。教务处组织人员对实验人员进行跟踪听课调查,随时和实验教师研讨交流。
②、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重点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定期举办学校优秀教研成果报告会并于适当时机出版论文集。
6、开发校本课程,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我校资源和学生实际,每个学科组开发1~2门校本课程,并写出实施方案,由领导小组负责审批,予以实施。将传统的学校兴趣活动和活动课,通过提升,成为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对我们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完成任务,提高校本教研质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五:
为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持续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我校教研水平,特制定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为向导,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管理制度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 与 信息技术 ,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定期邀请校外教育专业人员、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从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问题、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水平和质量。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教学即教研,问题既课题”的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开展课改专题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学校教研室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研究过程的管理,在实践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不断总结中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4、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绩效纳入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奖励。
三、组织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总结”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一是确定每两周的“教研例会”,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采取集体交流备课、教学研究、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交流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二是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好“七个一”教研任务(即每周做一次教后札记,每月提供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实际问题,每月写一篇阶段性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份优质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课改研讨课,每学期写一篇课改教学论文,每学期提交一份自选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并创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专家引领和文本引领相结合。学校积极争取县教研室 的支持、参与和指导,学校根据实际设立课改论坛,吸引更多的有专长的人员参与本校教研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研读教育教学理论,发挥“文本”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专家引领可以通过互联网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方式。
3、校本教研与开放式研讨交流相结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到校进行教学观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跨校合作研究活动。
四、具体措施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能适应教改需要,提升教师师德水准基础上,加强对教师新课标解读、学科新教材研究、学科教学法新探、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在每周例会后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明确目标要求,教师要有笔记、体会,让最新的研究理论和典型案例准确及时地深入到广大教师中间,为开展群体性研究活动提供保证,积极营造老同志只争朝夕,年青同志厚积薄发的浓郁学习、研究氛围。每学期末组织全员参加的政治、业务理论考核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抓住“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契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使教师能把课改的新理念和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奠基础。
(1)建立主管校长亲自抓,教研室主任具体抓,教研组落实抓,教师主体参与的四级研究网络,坚持相互听课,说课,评课,强化常态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
(2)加强 对 “双常规 ”、远教、实验教学、图书开放的指导和教研。对各项工作的督查、反思、改进、总结每学期不少于2次,坚持务实性、合作性、科学性,决不能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3)树立“大教学观”,倡导各组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构建集智式备课、对话式上课、沙龙式评课、反思型教研模式,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教研风气,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氛围。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计划的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改理念。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研究课、观摩课不少于3节,交流活动不少于3次。
4、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在《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引领下,教研组要把好学校课题与分组课题的关系,把好组课题与个人课题的关系,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学校的教育科研规范、有序。
(1)中心校教研室要结合工作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基地,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把课题研究作为指导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进一步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
(2)各校、各教研组在中心校教研室课题的引领下,要确立本校、本组的研究课题,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力争早出成果。
(3)任课教师,在校、组课题的引领下,确立自己的教改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注意实验材料的积累和记录,学期末要写出阶段论文、总结,此项工作要与考核挂勾。
5、进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镇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积极推广校级教研,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继续坚持手拉手活动及结对拜师活动。每位教学骨干重点跟踪一名教学教研有困难的教师,帮助他们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在学期中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活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到校进行教学观摩,提出改进意见,交流对话,评估教学教改情况,达成共识,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信息互动平台。
7、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和考核工作,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8、继续加强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培训,强化“以用为本”的意识,专任教师掌握使用率达到100%。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如何在培训、教学、教研中有效的利用》课题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9、加强校本教研的原始资料归类建档,定期总结。在学校网站上及时报道校本教研成功做法,推广研究成果及工作经验。各组每学年初向教研室上报工作计划,学年末报工作总结。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保证组织人员、措施制度落实到位,经费投入落实到位。
2、充分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资源作好反思、交流、研讨工作,打开眼界,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信心和热情。
3、注重教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全员积极参与校本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
4、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杂志,为教师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校本教研工作方案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