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501发布前就体验过工程样机(已经很接近成品机),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惊艳,无论重量,外观质感,模具精度还是接收性能和声音,都明显高以往机型一筹。接收性能尤其是调幅已经不弱于甚至超越了洋机,但是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尤其是解调电路。在体验现场,还有幸与梁总交谈,倾听他讲述501研发背后的故事,感叹在数码横行的当代,德生人仍然能坚守那份执着和情怀,着实让人敬仰和感动。再加上501是德生为建国70周年献礼而特意研发的,或许也会是德生高端‘模拟’收音机的收官之作,因此更加让人翘首期盼他的早日与爱好者见面。有幸拿到第一批机器,经过几天试用,以下分享一下个人感受,有褒有贬但力求客观公正。 目前已经有300多台投放市场,身边的爱好者们对于性能声音普遍给予认可,然而对它造型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它对称美,有人觉得没有黄金分割比例太死板。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东西,而我更在乎它的机电声性能,人机交互和设计理念等,因此会重点分享一下我的心得。501做工精细,沉甸甸的感觉。按键的微动开关偏硬但行程适中,按键与面板之间没有松松垮垮的感觉。按键没有背光,5号键没有凸点,夜间使用非常费劲。几个大旋钮的排布有根德卫星系列的影子,阻尼手感还不错。只是调谐轮位置太偏下操作不便,而且滚花不够阻尼略大,拇指操作有点打滑,旋钮侧面没有设计小凹坑或者凸起点不支持食指在侧面调谐,再加上机器不支持变速调谐,在短波段搜台时候这个就很杯具了。在短波调谐过程中,屏幕会显示米波段而无法看到当前信号强度信息,这个设计也很悲催,意思是精细调谐必须靠耳朵分辨吗?!由于机身比根德类似机型如S500薄,操作时候左右手只能握持机器两侧边,这时候手会碰到几个大旋钮很不舒服,不知道其他爱好者有没有这种感觉。调幅灵敏度机械开关位于右上,有三档,但是挡位间隔行程太短,阻尼大,与塑料滑帽的配合间隙大,有点松垮的感觉。电池盖薄而细长有点弱不禁风的感觉,拆装需要十分小心。拉杆天线是钢的,与880同材质,没有电镀光亮但也还不错。后背支撑的钢丝太细而且长,刚度不够,时间久了一定会弯曲。液晶屏的设计中庸,还是一贯的黄色背光,字体也没有更新,看起来不如索尼,山进做的那么炫酷有科技感。
501的亮点是调幅部分,他的调频一般,跟德劲1103四连版比有些差距,体现在灵敏度稍弱,对于强台的阻塞处理不如1103。其实DSP芯片的调频性能已经发展的很不错,在城市里收听,灵敏度,信噪比,失真度,立体声分离度等重要指标已经能满足调频立体声的收听需求,配合两枚全频喇叭听立体声音乐已经足够享受,调幅声音一贯德生风格高音消减过分。501支持除了航空波段以外的所有广播段,主要功能为DSP调频, 调幅3次变频(第三次变频和解调由DSP完成),单边带,同步检波, 动态降噪DNR, 蓝牙立体声,TF卡播放。通过拆机看出电路的大体框架与先前的880, 8800是很类似的。 我没有进一步拆除主板模块屏蔽罩一看究竟,但是从屏蔽罩上的印字看出其主要模块包括:第一混频级,PLL控制的第一本振,固定的第二本振级,PLL模块, 动态降噪DNR模块,DCDC调谐升压模块,主控板上的DSP模块等。因此也不难猜测出大致原理和模拟与数字结合的设计意图。 调幅分为三次变频,前两次都是模拟的,第一本振为PLL控制,混频产生高中频, 严重怀疑这个中频频率跟880和德劲1103一样同为55.845,(一中频频率选择一般要高于2x的信号频率,这样可以避开短波高端强台2次谐波对中频的干扰)第一变频采用内差方式简化设计,具体技术原因我忘记了。二本振为固定晶体振荡不调谐,二中频为455。第三级变频由DSP芯片内部完成。 根据主板元器件排布,大胆的猜测是这里的DSP完成了中频带宽控制,三次变频,同步检波和单边带等诸多功能。DSP技术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采样对中频信号做数字化处理,实现无极可调的中频带宽,这也是DNR的核心。DSP内部采用的低中频技术,一般都在40Khz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动态范围,器件技术,采样频率,ADC, DAC处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直到现在,DSP在调幅应用上总还不够完美,但是DSP在同步检波,单边带接收的载波恢复,同频同相跟踪上比模拟电路有天然优势。还有一点好的是DSP可以通过刷固件改变收音机的性能, 例如普及型的Si 4735芯片,足有几百个参数可以通过刷固件而重新定义。某种意义上说, 收音机厂家如何写固件是十分重要的, 这将决定一台DSP收音机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501只采用一节18650供电,驱动两只2w的全频喇叭,采用两块A2068台湾产的甲乙类功放推动左右声道喇叭,这芯片与880是一样的。如果想通过利用备用电池串联而提高电压是不可能的,因为芯片耐压只有5V,除非更换功放方案,而且需要增加稳压模块给前级供电,这将会是个大工程。机壳其实是预留了4个喇叭的位置, 但是最终定稿用了两个全频喇叭,因此用两个假喇叭来占位,并非爱好者猜测的低音辐射振膜,德生也明确说明了双喇叭,并没有隐瞒什么。后期打磨的话可以尝试换用进口大牌全频喇叭比如JBL或者哈曼卡顿,或者再增加两只高音喇叭,音调电路板是单独的,也比较方便调校。我已经尝试了用两只同尺寸的真喇叭更换掉占位喇叭,并增加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分频,虽然不是专用高音喇叭但是高音明显出来了,细节也有了,比原机耐听不少。这个思路在一些德机比如ITT103和诺曼底上早有应用。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专用高音喇叭,相信还会有提升。 电源部分是个败笔,外接USB电源只能用来给备用电池充电,而且充电电流只有500mA左右,没办法边听边充。这种设计必然会导致频繁打开电池盖,不方便而且迟早会断裂或者松动。后期可以将两节电池改为并联,并换掉原机简陋的充电电路,增大充电电流到1A甚至2A,支持边听边充,但是要完善滤波机制,抑制开关电源对调幅的干扰。或者简单粗暴加一个外接直流插座,增加稳压模块给收音前级和蓝牙供电。我已经用TP4056专用充电电路替换原有电路,并将两个电池改为并联,增加续航。原充电管理实在太简陋,4056是比较完善的而且可以设定充电电流,还有充电和充满的状态指示灯。 以上电路分析内容未必100%准确,有经验和理论推测的成分,有待进一步拆机分析证实。
另:德生在最新版的501已经改进了电源部分,电池盖附近增加了一个开关
德生H-501的评价与改造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