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养德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孙德侠同志就是我们身边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楷模。
孙德侠,1964年2月出生,1984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宿州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宿州快客站财务结算科会计。
她,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脸上总是流露着谈谈的微笑,多年来,认识她的同事很少见她变化发型和服饰,始终扎着马尾辫,穿着工作服,勤俭节约是她长期养成的好习惯、好品德。
孙德侠同志1984年毕业于阜阳技校,1986年调到我司汽车站工作,从站务员做起,先后从事售票员、票管员、营收会计、现金会计、主管会计等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会计工作时效性较强,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她经常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及时准确提供会计资料。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在与同事相处中,她团结同志,乐于助人。车站会计人员较少且工作量较大,为了保证会计资料及时、准确报送,她经常主动帮助同事,她用行动验证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格言,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2012年车站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考虑到为车站发展培养后备力量,让年轻的同志挑大梁,她主动从重要岗位退下来。作为车站一名老职工,她总是积极带头,自觉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每到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她都会放弃休息,主动到生产一线去帮助维持秩序,服务旅客。
孙德侠同志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她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却很低。在衣着方面认为只要穿的干净整齐就行,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穿的都是工作服,她爱人有时劝她多买几件喜欢的好衣服,可她总是说没有合适的,其实是想节省一点,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上中学、上大学、读研究生,她想多准备教育基金,让儿子有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自己戴的眼镜,镜片有时都毛了,也不舍得换,对吃的更是不讲究,而且从不浪费。她不仅要求自己节约,也要求家人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然而对待长辈,孙德侠却从不吝啬,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其他方面,凡是父母需要的,她都会尽力去满足。90岁高龄的老父亲体弱多病,需要有人照料,只要有一点时间她都要去父母那儿悉心照料老人,做做家务,陪老人说说话,从无一丝怨言。
孙德侠同志多年来从事会计工作,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节俭从点滴做起”---这是她经常说的,也是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做的。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把家里的废旧布头缝制成布袋使用,并送与邻居和同事,既废物利用又减少环境污染;每天下班她都是最后一个走,锁门前仔细检查用电设备,切断接线板电源,有的同事不以为然,认为电器关闭就行了,她说,不切断电源首先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其次电器在待机状态下也消耗一定的电量,能省一点是一点吧。用过的纸张她拿来裁剪装订成小本子,用来当记事本。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周围的人慢慢都养成了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的良好习惯。
在丈夫眼里她是勤俭持家的好妻子,在父母眼中她是孝顺的好女儿,在儿子眼中她是善良的好母亲,在同事眼中她是乐于助人的好大姐。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家庭美德,恪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群众路线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陈有军,男,1979年9月5日出生,2004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现任大柏地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主管武装、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统筹城乡发展、民政、电力、重点工程等工作,他所分管的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大柏地乡2011年还被赣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的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其个人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统筹城乡发展、征兵等工作的先进个人,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先进个人。在实际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不计得失的良好精神状态,始终做到实干苦干、勤政廉政。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无私的情操实践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展示了当代乡镇党员干部的崇高追求和良好的形象。
一、抓学习,强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服务水平
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从不以自身是“大学生”而自傲,一直把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做到勤于学、善于学、经常学,用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头脑,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他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能虚心地向周边同事、村干部等学,学习他们的先进农村工作经验,通过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和多年的农村工作的锻炼,陈有军同志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服务农村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深基层,强服务,切实做好农村各项工作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呆在大柏地乡,一晃就十个年头了。十年来,与他同一批的选拔生基本上调离了原单位,有些甚至当上了乡镇长,但他一直扎根在大柏地乡,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工作,毫无怨言。作为一名外地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与群众们打成一片,他苦练瑞金话,如今他说得一口地道的瑞金话,借用他的话来说,人生最宝贵的十年光阴就奉献在大柏地了,大柏就是他的家。在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以来,该同志严格按照活动要求,常深入基层村组,关心群众生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在放在心上、拿在手上。从“细节”入手,全力维护群众利益,运用新方法化解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遇到事情从不推诿、不回避,哪里有问题就哪里解决,凡是群众找他反映的事情,能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陈部长”。十年的基层工作造就了他扎实的本领。在困难工作面前,他总是能主动靠前,出谋划策,为领导分忧,为推动大柏地的各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大柏地乡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由于此项工作是一项新型的工作,从没搞过,没经可取;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面对此情此景,陈有军并没有气馁,而是在吃透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同时,经常深入各村、组,一同村干部、“三送”工作队把有关优惠政策宣传下去,与群众谈心,了解群众当前住房需求,对其家庭和住房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村情、组情,因地制宜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致使此项工作全乡范围内得以如火如荼进行,从而彻底改变了起初的落后局面,并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该项工作的先进单位。
三、破“四风”,促清廉,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通过学习教育,能自觉对照有关“活动”要求,依据“四风”内容,一一对照自身在“四风”方面所存在问题,查摆出来并逐一改进,在以后工作、生活中,始终做到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身拒腐防变能力。
总之,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同志能认真学习有关活动精神,对照“四风”逐一查摆,并加以改正,做到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了表率,真正起到了共产主义先锋模范作用。
师德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她是一名普通的中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导引,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享受学生成长的幸福。她没有什么惊人的业绩,却在平凡的职教战线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从青春到不惑,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职业教育,默默的付出赢得了普遍认可,她就是吉林工贸学校有着“心灵导师”之称的郑辉。
二十年的职教生涯,让她深深领悟到“心灵沟通,以爱育爱”的育人真理。诚如罗曼·罗兰所说:“你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里,那么你心中首先要有阳光。”以心才能发现心,以爱才能博得爱!这也是对她所挚爱事业的最好诠释。
一、结缘师范,青春岁月挥洒职教讲台
1994年10月,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的郑辉老师走上了职业教育的三尺讲台。除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外,她还曾身兼数职,德育课(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学科)教师,多届班主任,同时兼当就业处工作。工作中,她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主动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认真参加教科研活动,与其他青年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这样她一干就是20年。
广博精深的业务知识是从事教师工作的第一要件,也是教师自身树立威信的主要途径。由于中专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情绪波动比较大,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他们能更好的沟通,郑辉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心理咨询培训,并考取了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随后承担起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工作是看起来平凡却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走上讲台后她才发现,现实并非想象的那样轻松。中职学校的课堂,往往是学生睡觉、聊天的“天堂”。尤其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学生因为没考上高中,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因为很少得到表扬和肯定,而缺乏自信;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性格孤僻。要想让这些学生成长为有用之才,教师必须要付出比一般学校教师更多的心血和智慧。作为一名心理课教师,她在每一节课前,都会用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并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搜集大量资料,寻找一些切合职校学生的相关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她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培养的潜质,都可以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人说中职生是“朽木不可雕也”,她认为这是十足的偏见!只要你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要你用艺术家的智慧去精心雕琢,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课上她是严师,课下她又是学生的朋友。由于她的不断进取,她的德育课分别获得了市、省、国家级的“优质课”,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二、爱岗敬业,创建和谐向上班级集体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二十年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使她始终恪守着慎独律已、宽以待人、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师风师德。不仅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她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时时处处注意为学生言传身教。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她经常早来晚走。因为她觉得,既然领导信任,让自己当班主任,那就要上对得起领导,下对得起学生,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使在她生病需要手术时,也仅仅在医院休息了一周,就马上回到班级,不是她不放心学生,是她想念她的学生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对学生们的爱深深地感染了那些可爱、懂事的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下,班级集体逐渐呈现出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呈现出“团结、创新、争上游”的良好风气,创建了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特色班级。班级团支部被学校授予“和谐团支部”“五四先进团支部”等荣誉。她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三、热情投入,开拓职校学生就业之路
“出口旺,入口才能畅”。学生的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的众中之重,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效果。郑辉老师在学校就业处工作期间,为了做好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她发动了所有的人际关系,不顾严寒酷暑,奔波忙碌,对市场进行调查,掌握社会对毕业生需求信息,及时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先后对吉林数十家企业和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从中选择工作环境好,待遇高,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习和就业单位,将学生推荐就业,真正做到学生舒心,家长放心,学校安心。
作为一名实习带队教师,她总是克服孩子小,身体弱等自身因素亲自带领学生去外地实习,短则一周,长则三个多月,直到把学生各项事宜安排稳妥。同时,她更注重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充当学生、家长、实习单位的纽带,及时与实习单位负责人沟通,稳定学生情绪,并随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她不等不靠,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北京、中油吉林石化等大型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根据各个用人单位需求,将学校的优秀学子推荐至就业,企业满意率逐年提升,并逐渐在各大企业树立起了品牌效应,为学校就业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也曾获得学校的“先进工作者”荣誉。
四、奉献职教,爱心播撒培育职校之花
以心交心,以爱博爱。一位教育家说过,“有爱才有教育,没有爱的雨露,教育之花就会枯萎。”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来说,必备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做过职校班主任的人都知道,班级中有两种学生最值得关注:“后进生”和“单亲生”。对于这两种学生,老师必须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师之爱、生之亲、班之暖”,才能让他们“把根留住”。否则,他们就会随时辍学,步入社会去“闯江湖”。
在她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个号称“三姐妹”的“小帮派”群体。这三个女孩子在中学时就可谓“大名鼎鼎”,中学没念完就辍学在家。刚入学,还比较规矩的,可是好景不长,半个月过后,她们就“原形毕露”,又开始与社会上的一些“小青年”往来,并时有逃课现象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郑老师找机会多接解触她们,与她们谈心,通过细心地观察和了解,逐渐地发现了她们身上各自的“闪光点”。她因势利导,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她们多鼓励赏识,少批评指责,扬长避短,巧妙地将她们的优点长处适当地“放大”、“迁移”到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郑老师安排她们发挥她们的特长及优势,表演了一段“活力女生健美操”,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和喝彩,让她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集体的温暖。在郑老师的努力下,“三姐妹”逐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与接纳,“小帮派”终于融入了大集体中。在她们即将下厂实习时,三位女生给郑老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早就想叫您一声妈妈,可总觉得不如叫老师来得顺口,然而在心底却不知叫了多少遍,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您的女儿吧!”
班级有很多住宿的学生,她闲暇时经常去学生寝室,看看谁缺什么衣物,被褥是否舒服;每到过节这些外地的学生一定会收到她给买的好吃的,怕他们寂寞还给他们买公园票、电影票,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快快乐乐过节。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二十年的职教生涯,郑辉老师就是这样,为她所热爱执著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她说:“看到一批又一批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我很欣慰;看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很快乐;看到学生成为业务骨干,喜讯一个又一个传来,我很幸福。未来的教学生涯,我还将继续在职业教育这个神圣而光彩的舞台上,坚定我的教育信念,一如既往地为学生奋斗”。她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学生也在她的发展中成长着。毕业的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心灵导师”。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