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有哪些?


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August 29, 2019

一、比喻

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种叫“博喻”。

二、借代

1.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2.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3.运用方式: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用鱼鳞代替鱼。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

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

(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6)以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三、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四、夸张

1.定义: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张。

五、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六、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例如:满招损,谦受益。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例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七、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1.排比的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2.具体的运用如下: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朴和谦逊,他的胸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八、反复

1.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九、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十、反问

1.定义: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来满足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十一、设问

1.定义: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2.种类:(1)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答案一般在下文中,或不须回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Tags in this post...

职场文书 相关文章推荐
设计师个人求职信范文
Feb 02 职场文书
元旦联欢会感言
Mar 04 职场文书
党员公开承诺事项
Mar 25 职场文书
爱心捐款倡议书范文
May 12 职场文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Jun 12 职场文书
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
Aug 25 职场文书
大学生党员自我批评思想汇报
Oct 10 职场文书
党员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
Oct 14 职场文书
2014年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Nov 25 职场文书
2015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Dec 12 职场文书
技能培训通讯稿
Jul 18 职场文书
民间借贷纠纷起诉书
Aug 03 职场文书
怎样做好公众演讲能力?
Aug 28 #职场文书
竞聘开场白方式有哪些?
Aug 28 #职场文书
2019年特色火锅店的创业计划书模板
Aug 28 #职场文书
标准版个人借条怎么写?以及什么是借条?
Aug 28 #职场文书
辞职报告(范文三篇)
Aug 27 #职场文书
《童年》读后感(三篇)
Aug 27 #职场文书
选对餐饮营销策略,营业额才会上涨
Aug 27 #职场文书
You might like
PHP初学入门
2006/11/19 PHP
mysql From_unixtime及UNIX_TIMESTAMP及DATE_FORMAT日期函数
2010/03/21 PHP
simplehtmldom Doc api帮助文档
2012/03/26 PHP
php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2016/04/23 PHP
对laravel in 查询的使用方法详解
2019/10/09 PHP
(currentStyle)javascript为何有时用style得不到已设定的CSS的属性
2007/08/15 Javascript
JQuery 技巧和窍门整理(8个)
2010/04/22 Javascript
js弹出框轻量级插件jquery.boxy使用介绍
2013/01/15 Javascript
js验证电话号码与手机支持+86的正则表达式
2014/01/23 Javascript
javascript实现checkBox的全选,反选与赋值
2015/03/12 Javascript
JS使用oumousemove和oumouseout动态改变图片显示的方法
2015/03/31 Javascript
js验证真实姓名与身份证号,手机号的简单实例
2016/07/18 Javascript
angularjs 源码解析之scope
2016/08/22 Javascript
表单input项使用label同时引用Bootstrap库导致input点击效果区增大问题
2016/10/11 Javascript
JS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一)
2017/09/29 Javascript
浅谈vux之x-input使用以及源码解读
2018/11/04 Javascript
了不起的11个JavaScript代码重构最佳实践小结
2021/01/11 Javascript
python 合并文件的具体实例
2013/08/08 Python
Python SQLAlchemy基本操作和常用技巧(包含大量实例,非常好)
2014/05/06 Python
python自动化脚本安装指定版本python环境详解
2017/09/14 Python
python实现猜数字小游戏
2020/03/24 Python
DES加密解密算法之python实现版(图文并茂)
2018/12/06 Python
Django 响应数据response的返回源码详解
2019/08/06 Python
pytorch 模型可视化的例子
2019/08/17 Python
Python目录和文件处理总结详解
2019/09/02 Python
Python3使用PySynth制作音乐的方法
2019/09/09 Python
tensorflow estimator 使用hook实现finetune方式
2020/01/21 Python
使用TensorFlow搭建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教程
2020/02/06 Python
Python执行时间的几种计算方法
2020/07/31 Python
联想哥伦比亚网上商城:Lenovo Colombia
2017/01/10 全球购物
法律工作求职自荐信
2013/10/31 职场文书
团干部培训方案
2014/06/03 职场文书
机关作风整顿个人整改措施思想汇报
2014/09/29 职场文书
爱的承诺书
2015/01/20 职场文书
张思德观后感
2015/06/09 职场文书
《打电话》教学反思
2016/02/22 职场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