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科学教学反思
——《水的秘密》
本课主要是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对水的观察活动,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幼儿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但对于幼儿来讲,水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品尝、比较再品尝,说出水是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利用透明的玻璃杯看水中有几块糖,一清二楚理解了水是透明的,但是“液体”一词有点抽象,我同时拿出两个奶一个是液体会流动,流到水杯中让孩子品尝,另一个成了固体不流动。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并学会了观察和思考。我说:“这个奶怎样变成了固体?”赵泓亦小朋友说:“冻成了固体。”加深了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后继续研究探索。最后我把延伸活动引到沉浮现象上,我说:“水还会举重能把皮球、积木、塑料玩具等举起来,晚上回家洗澡的时候放上一大盆水在家做实验,回来告诉老师。”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的能力。幼儿的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都必须亲身经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
总之,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课前没有重温水的用处,这节课学了很长时间了,当老师提问时很多孩子反应不过来,他们这个年龄是学的快忘的也快,以后对学过的知识应注意复习巩固。
学前班语言教学反思
——《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绘本,每组图以黑白图和彩色图相结合,黑白图就像是兔宝宝与兔妈妈的对话,而彩色图则是每一组对话的最终呈现。在ppt制作过程中,我全部选用彩色画面,原因有二:一是画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二是彩图的画面中是没有文字的,孩子能仔细的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该绘本的画面非常注重细节,总会留给孩子一些“神奇”的线索。小兔和妈妈虽然不断在“变”但是从画面上看到他们的影子,如小兔变成了小鱼,课小鱼的头还是小兔子,兔妈妈变成大叔,而大树是一只兔子的形象,这都给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情境。
此外,《逃家小兔》这个绘本的语言相当有特色,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于是我抓住这点,层层推进。我讲完前面2幅画的故事情节后,便让孩子们观察图片,猜猜小兔又变成什么,兔妈妈又变成了什么?说说故事的情节。活动最后,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兔妈妈跟着变成什么才能找到她。再来用上面的句子来讲述。没有了图片的约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释放了,活动气氛很热烈。
从《逃家小兔》这本图画书中看出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读图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计。幼儿通过感知这本绘本作品,学习了成熟的语言,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特别是提升了语言表述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学反思
——《5的加减》
《指南》科学领域之子领域数学部分“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并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体现了“学”数学与“用”数学的统一,体现了儿童数学学习的路径,强调要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让孩子真正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的数学活动“学习5的加减”,为更好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让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
活动开始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碰球“游戏中来,帮助他们复习巩固5以内数的分合。在此基础上再利用PPT中形象的图像和声音,带领幼儿走进最喜欢的动物园。在逛动物园的同时,感受一系列动物数量的变化,根据动物的情境,积极主动的思考,充分认识了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明确了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又找到了计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逛动物园这一游戏情境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比较自然,不仅有效的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著名教育家克鲁斯卡娅说过:“游戏对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数概念。我创设了“给小动物为食”和“送小动物回家”两个游戏情节,分别帮助幼儿复习5的加减和5以内的加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心理得到满足,从而又一次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本次活动,促进了幼儿对5的加减法认识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学习,并喜欢数学。
整个活动下来,我感觉老师教的有点多,时间有点长,后来孩子的兴趣没有前面高。老师还是没有放手,没有给孩子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以后需要注意和改进。
学前班音乐教学反思
——《三只猴子》
《三只猴子》是一首简单、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它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共鸣。
活动初,我以“猴子”为话题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猴子,很多幼儿都告诉我猴子很调皮、很活泼、很聪明、爱捣蛋等等。看到幼儿都已对“猴子”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便出示与歌曲有关的系列图片,并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就藏在图片中。首先,我将问题抛给幼儿: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很多幼儿都说出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例如:有的幼儿说看到了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妈妈很着急,汗都流下来了;有的幼儿说看见第二张图少了一只猴子,并猜测猴子是从床上摔下来进医院了;有的幼儿发现每一张图都会少一只猴子,最后那张图一只猴子都没有了等等。于是,我范唱歌曲并让幼儿认真倾听,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带领幼儿理解而歌词并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能在学习三四遍之后自己记住歌词,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的1、2、3段,有的幼儿还会边唱边模仿小猴子跳、猴妈妈着急等动作与表情,很不错。
活动开展中有做的很好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在本次活动的开展中我把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放在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的学习掌握上,虽然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没有很好的掌握十六分音符的学习,我也提出来了,但在最后的学习表演中很多孩子唱到这一句的时候还是比较含糊不清的,没有很好的掌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耐下心来,把这句歌词的学习,单独的拧出来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多学习几遍,我想孩子们应该会很好的掌握这个难点。
游戏环节中由于孩子的兴奋点已经很高了,完全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以内。这时我应该停下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孩子们知道:小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大包,都已经送到医院去了,肯定是不能够动了而且也没有力气动了。可能孩子们的情绪就会有所控制,该活跃的时候就活跃该安静的时候就安静,做到游刃有余。
在活动结束时,我借助歌曲《三只猴子》让幼儿知道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的危险性,并让幼儿有初步自我管理的意识,整堂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前班美工教学反思
——《熊猫》
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3-6岁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以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我为谈谈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独立创作及对他们的作品赞扬。
2、能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水粉的奇妙组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从幼儿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幼儿特别感兴趣,觉得很好奇,积极性高。
3、目标落实比较好,在各环节的设计上较注重其相接的紧凑性,环环相扣,注重时间上的分配。
二、缺点
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具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而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相学的破坏,对作品的内容提升不够。
2、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指导语言不精炼,评析没抓住幼儿的亮点,应该在幼儿高度兴趣驱动的活动中融入恰当的技巧指导。
3、在教具准备时稍有疏忽,水粉刷子太小了,使得整个画面缺乏了整体性。
学前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
——《做个守信用的孩子》
今天我们开展的社会活动《做个守信用的孩子》,活动目标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木偶表演、讨论猜想、绘画等形式。整个活动以木偶表演的形式贯穿故事始终,引导幼儿学习、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
第一个环节,分段进行木偶表演,故事《公园里的约定》。引导幼儿理解“守信用”的含义。我边表演木偶,边讲故事的前两段,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波波答应乐乐什么事情了?他做到了吗?请每个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守信用。讲述第三段后,提问:乐乐为什么没回家?乐乐为什么哭了?引导幼儿体会不守信用给别人造成的影响。边表演边讲述故事的第四段,波波妈妈答应乐乐什么事情了?天很晚了,波波妈妈能不能做完风筝?为什么?讲述最后一段故事:乐乐为什么这么高兴?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为什么?故事中谁是守信用的人?
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事例进行判断,进一步理解守信用。事例一:玲玲喜欢买大毛绒玩具,但玩具柜里放不下了,她答应再也不买毛绒玩具了,可是到了商场,看见毛绒熊,她非要爸爸买。事例一:邻居家的小朋友跟着爸妈回了老家,强强答应替他们照顾小兔子,但是动画片一开始。强强就不管小兔子了,他把照料兔子的事交给了妈妈。事例三:芳芳的妈妈给她买了一本新图书,芳芳可喜欢了,每天让妈妈给她讲。班里的同伴知道了,也想看一看他的新书。第二天,芳芳就把书带给了小朋友。请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第三个环节通过绘画形式,引导幼儿表达和交流。请幼儿把听到的故事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并讲一讲故事《公园里的约定》,进一步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要做守信用的人。
幼儿通过这个活动,懂得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
学前班教学反思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