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观后感
对现在大多数人来说文革只处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对文革所有的想象都来自文字和老人们的对话。然而很少人知道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他向我们展示了文革中中国的一些真实情况,让我们让世界了解了当时的中国。也许我们不能否认影片中确实有一些丑化中国的部分,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那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没有一丝虚假。
整部影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上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影片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安静,缓慢的中国,充满着一种和谐的感觉。早晨打太极的人们,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神奇的针灸,华丽的杂技。但我们不敢说哪些是真实的,也许那些是安排的结果。而且在当时的时代人们在大街上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不是太敢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我仍能从中看到那纯朴的民风,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但影片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中国贫困的一面,所有的镜头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人们的衣着都是一致的,还有破旧的衣服。好像整个中国都是同一可色彩。就连现在发达的苏州,也是一副现在无法想象画面。看了当时的画面,我真的不敢想象现在这万紫千红的时代。大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巨大,可见现在的贫富差距并不是现代的产物,早在那个一切讲究共产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了。城市中繁华的市场与乡村贫困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影片中最完整的一个段落就算是那个剖腹产的过程了,从针灸麻醉(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一切都是那么的详尽,就如教科书一般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神奇的过程。就算在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令人新奇的过程,我很难相信这是文革中拍摄的镜头。若不是命令我敢说没人愿意让别人看到这样一个隐私德过程,即便是现在的社会也不会有几个人愿意。这也反映了文革时期上级对人民的一定程度的控制吧,人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见,个人崇拜的高涨。女工下班之后讨论的是毛泽东语录,孩子们唱的全部是革命歌曲,人们的流行装是黄军装,一切都是那么压抑。
整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国被压抑的氛围所笼罩,虽然这才能算到是文革的中期,但却已经可以感到那种想要冲出的欲望。看看那个不掌龙头骑车的人,难道那不是一种冲破的体现吗?看看那镜头前一双双好奇渴望的眼睛,难道那不是一种压抑之下向往未来的眼睛吗?虽然人们在刻意躲着镜头,但可以看出他们其实都向往着镜头,向往着新奇的世界。好像当时中国所有的一切都与党与军人有关。从穿着、歌曲到最后那令世界人们感到神奇的杂技,一切都贴着文革的标签。这种情况必然不会长久的,其后的改革开放必然会到来的。压抑之后来的必然是爆发。
不管当时人们如何批判这部纪录片是如何丑化中国的,但它所记录的一切都是事实,贫穷、压抑,这一切都是事实,文化大革命确实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人们向往着更加自由的发展,不再接受做作的安排,迎来改革。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向人们展示了文革时期真实的中国,然我们体验了巨变之前的社会,改革开放是中国正确也是必然的选择。
文化大革命观后感(2)
作为一个70年代早期出生的人,一个三线工厂子弟,我对那个时代电影的回忆起源于在山区打谷场的露天电影。
不象今天的年轻观众坐在舒适豪华的电影院里边吃爆米花边看唐山大地震,我们那个时候总是在食堂吃过晚饭后,拿着小马扎或者板凳去场子上抢个好位置。
仔细想来,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大部分电影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了,不过那时候有一种温暖自然的气氛,在满天的星斗下和小伙伴追逐玩耍,倒也别有一翻乐趣。
我的母亲是个喜欢样板戏的人,在宿舍的墙壁上贴满了杜鹃山的剧照,抽屉里有全套的样板戏唱本,而我最喜欢的是闪闪的红星,买了两本同名电影的连环画。
每到星期天和母亲一起去县城的商店,买上一根冰棍和一本电影小人书,就是最大的享受。
一个人的经历总会对他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早年。
作为一个工厂大院长大的孩子,对工人群体总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正是所谓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此就我个人来说,我不认为文革时期的电影有多么的荒唐可笑,尽管这个时期的电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倾向,人物的过分理想化和夸张的戏剧冲突,但是在至少在两方面还是有值得称道之处。
首先是讲故事的才能。
当今中国电影界深受西方电影思想影响,过度的强调所谓的作者的主观意识,忽视叙事方法,追求镜头的美感。我认为,这种方法与西方艺术理论中那种强调个人体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传统有关系,而中国的美学传统是强调整体的和谐与叙事的连贯性,人物个性的塑造是由外及里的。因此,当今中国电影界的多数导演不会讲故事,只会照般西方现代电影那种表面上追求自然,实际上却反自然的形式主义,把一些摇晃的镜头粗糙的组合,完全是一堆图片的堆积,不会使用古典的剪辑手法,演员以不做或者干脆不会表演为荣,只是一些摄影模特,以让观众莫名其妙和难以理解而自豪。
然后以安东尼奥尼与塔可夫斯基的继承者自居。
而文革时期的电影,是将中国与西方,特别是西方古典电影手法结合的非常之巧妙的作品。比如样板戏这种土洋结合的产物,就是最好的证明,将西洋交响乐与中国戏曲配乐结合,唱腔既有传统的高亢也有西方的旋律,我认为这是一个大胆又有天才的创举。
文革电影,强调阶级矛盾,以激烈的戏剧冲突表现路线的斗争,在刻画人物方面,固然以传统的忠奸分明的脸谱化为中心,但是也吸取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电影中那种正义与邪恶较量,最后正义得胜的结构,因此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有很强的可观赏性。这个时期的电影,我以为是将传统与西方结合的非常经典的时代。假如抛弃掉那些过于激进的意识形态宣传的话。
第二点,就是电影为谁而拍的问题。
勃郎宁夫人说过,不带感情的观察就是一种折磨。
当今中国电影,倒也不乏所谓的揭露时弊,表现下层人生活的作品,问题是拍摄者究竟以什么样的角度去表现。象《盲山》那样作品,固然真实,固然严峻,固然富有批判意义,但是只是忘记了一点--究竟是以怎样的角度去表现人,表现农民。是高高在上的以知识精英的 傲慢与偏见,还是以同等的人的视角。总的来说,中国的知识阶层在表现群众的时候是怒的有余哀的不够。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固然有美化某群体的形象,丑化某个群体的倾向,但是把普通劳动者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还是值得称赞,毕竟中国文化是有鲜明等级意识的文化。这个时期的电影,最可称道的就是这种追求平等的意识,向下寻求真善美的姿态。
以本片为例,其中的主角是普通工人,英雄人物,而那个工程师是摇摆的知识分子。
在中国,知识分子由于其实用主义与非宗教性导致的依附性,总是显示出比其它国家知识分子更大的学阀色彩,一旦被收买利用,高级的不出买办与帮闲两个阶层,低级的总是坠入劳动阶层,中产阶层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出现了些有处方权滥开药的医生,流氓小丑式的文人也就不奇怪。
无论如何,这个时期的电影是拍给大多数人看的,并且以让人看的懂为荣。难道美国主流的商业电影不是这样吗。
我看这就叫做民主。
本片除上述两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可笑的过时的地方,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难道有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即使在美国我也不认为有谁说是错误的。
都说美国如何如何好,美国是好---对自己人真的好,对外人真凶。
一个国家的工业命脉倘若完全被外国掌握,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外国人来中国也是来赚钱的,不是白求恩哪。
洗脑有许多方法,有的方法高明有的笨拙,有洋的也有土的,一个人只要在和别人交流就是在做宣传。
一个国家倘若在宣传上无术,那就意味着衰败。我不认为历史的那个时代是完美的,每个时代都有其弊病,但是给予了普通人以尊严就值得肯定。
这是一部描写工人赞美工人的电影。
我热爱它的原因就是我是工人的女儿,是在工人宿舍里长大的,我爱他们的淳朴善良,坚忍与宽厚,我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个感到自豪。
文化大革命观后感(3)
就羽翼未满的新中国来说,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段充满着血腥的历史。浓浓的鲜血过于沉重,那残留下来的气味自然久久难以散去。于是,诗人的诗行是记载着它,作家的小说你重现者它,老人们的灵魂深出也铭刻着它。1966——1976年这十年文化恶毒过后,它似乎已成为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而这历史的灾难,似乎成为了那些在灾难中历尽煎熬的人们的宝藏。想想他们,这该是多么的幸运!
不久,文革和那些心酸的往事都一道逝去了,中国文人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正因为这个时代,成为了历史答卷上最杂乱也是最空白的话题。这,就是褒贬不一的80后。而90后的我也顺其自然的被划入了这个范畴,但物质生活充溢的80后的我们,同那些幸运的人相比,是多么的不幸!
我们应该悲凉,为什么《小二黑结婚》不是在我们的见证下摆脱世俗的阻扰而喜接连理?为什么《海瑞罢官》的这段不朽的历史不是在我们的笔下上演?……这些,我们都应该感到惋惜!
如果要让这遗憾,用一段距离来衡量,那我们就越显悲哀了。这种悲哀是一种无名的苍凉。文革的文章写的是整个社会,80后的人们笔下的社会则是这个社会的赝品。时间越长,距离越远,其间的空白就愈显苍白无力。
灾乱中才有现实,浮华则会使现实成为一种儿时的梦幻。伯父曾是红卫兵,是一个拥有特殊待遇的“无产者”。他曾经参加过多次动乱,但他唯一的支撑力就一个字:牛!跟着这么多人去打国家元首,多牛啊!这时就是心中憧憬掩盖住了现实,而被迫害的人才是真正知道这社会的现实是怎么样的乱!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苦难与现实的共同体,所以批判现实主义在这个阶段盛行成风,直至现在渐渐变味。到了80后,大家盛行的就是浪漫主义,所谓的浪漫就是华而不实。它就像真空罩,罩住了人们的心。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时的人是物质的乞丐,精神的富翁,(www.fwsir.com)那么,我们80后人就恰如其反。文人在痛苦中描写痛苦,展现给人们的便是那啼血的历史,而80后人在虚幻中描写痛苦,则似乎是变质的酸奶,酸不遛楸,悲凉而可笑。
文学其实是一种再现社会的形式,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都是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但这浪漫却并非是无病呻呤的惺惺作态,在饱经风霜的文人眼中,任何苦难都是浪漫的,这便有了不朽之作的《文化苦旅》。我也读过也学过许多的文革时的文章,文章中的浪漫总会给我一种用眼泪砌成的童话的苍凉与充实自然,像郭敬明、安妮之类的文章,我也十分衷爱。但是,我总觉得他们的文字却是一个折断翅膀的天使,不管怎么飞,也无法摆脱徒劳的遗憾。
文革在文史上的出现,只是一种事物潜在的存在,一种反映历史的一段历史。而文革的文章则是这个兵荒马乱时代的一面镜子,镜子的影子是为照镜人而存在的。当物事人飞时,这影子就只会幻化成空白,这空白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填补的。这就是我们80后人的空白,而现在很多人仍然还在扩大着这空白,还在用造作的文字撕扯着更大的遗憾!
文化大革命观后感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