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莫高窟》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不算精心准备,倒也是一种尝试——“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这几天,学校语文教学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各个语文工作室进行了理论学习,同时钻研教材,研讨教案,课堂实施。好些热闹!
我要上“三个一”了,与他们一起学习了“言意兼得”的教学理论知识,听了几节课。倒有几许激动,如果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仅对老师是一种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飞跃。
那么,何谓“言意兼得”呢?我的理解是:言,文本的语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内容。兼得,即同时得到,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再说的直白些就是,语文教学中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下面结合《莫高窟》的备课、上课情况,谈谈如何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一、抓规律性语文,入“意”入“言”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阅读过程中,适时且适度地把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点到、点破、点透。有时候要点到为止,有时候要点破明了,有时甚至要达到点透运用的程度。
学习《莫高窟》课文时紧抓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师: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精妙绝伦。(板书:精妙绝伦)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板书:宏伟瑰丽)
师:那么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师:(指板书)你觉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哪一种更得作者钟爱?
师: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较“彩塑”和“壁画”的?
师:“不光……而且……”这个关联词就是表示意思更进一层的,它更强调的是后面这一层意思。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强调后者。
……
上述教学指导,我紧紧扣住文本中带“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经历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阅读历程。这段话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主要是:一、过渡句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承上启下,结构清晰。二、关键词“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承接前后文,内容丰富。三、关联词“不光……而且……”的解读,从文本的感性体悟,到语义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点到为止。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着学生在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中,既“入乎其内”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标点,再获“言意”妙处
文本丰富的情感往往不仅仅是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不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语言形式。
学习《莫高窟》 “壁画”这一段:
师:同学们,壁画内容讲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飞天呢?你对哪个标点感兴趣?为什么?
师:既然飞天的优美动态还有更多,请同学们先美美诵读文中飞天的优美姿态,再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 , ……
师:噢?同学们对彩塑的神态描述完后用句号有异议?你认为用什么标点?那你还能仿造课文的写法,用“有……有……还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样貌或动态吗?
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标点探究,想象说话,质疑课本,发现这里的言语表达也可从标点中体会如此妙趣,给学生带来一番别样的言语体验,语文课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浓的诠释。
三、触动“矛盾、发现”,进行言意兼得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间的矛盾处,引导学生说服你,学生会很感兴趣,以能说服老师,质疑课本而自豪。
例如学习了《莫高窟》的藏经洞后:
师: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生: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生齐读: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师: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师: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哪儿?意思重复吗?为什么如此安排?
师: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讨论中,结合课外知识,自然而然地走进艺术宝库,又一次回观了课文,又一次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深得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为祖国的辉煌艺术成就赞叹不已。“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读得深情、读得激昂。
而对这两句总结性语句的安排,学生的诠释紧扣文本,诠释得透彻、灵动。“明珠”诠释结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处于“丝绸之路”上,位于广阔的沙漠地带;结合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就。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重点放于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发现,学生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结构特点;“四字词”的妙用;排比句的节奏韵律之美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发现,无疑给了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练笔训练:模仿“彩塑” “壁画”和“藏经洞”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意”的解读平衡,构筑起在文本语言文字丛林中走进走出,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平衡。“言意兼得”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寻找言意兼得落脚点,设计言意兼得路线图,展开言意兼得阅读场,实现言意兼得最优效。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知文本内容涵义,得见文本形式秘密,语文老师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二:《莫高窟》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且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点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等。预习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通读了课文,并在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初读”的过程。再加上将利用图片文字资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感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另外,发挥数字化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深入学习课 文内容。
课文重点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在文本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点进行了以下语言文字训练:
(一)、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节、段、全文)大意,是历次考试学生们失分较多的项目,学生归纳不到位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应经常训练其概括能力。主要采用两种概括方法:
1、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2、 借用课文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当然,这两种方法应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初读感知”的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如,先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然后再进行第二步。这样既巩固了第一种学法,又适当提高了要求,渗透了第二种学法。以后在归纳段意时,学生自然就会运用这两种方法,使概括段意的训练扎实、到位、有效。
(二)、训练学生使用标点能力
使用标点符号对于学生并不是很难,按理说能得心应手。但历次加标点测试也是失分较多的项目,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渗透此方面的教学。这篇课文则是(排比句)加标点的最佳教材。如区别:
l 有……,有……,还有……。
l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l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为什么有的加“逗号”而有的则加“分号”,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排比句式加标点的不同处,加逗号的是不同类别的,而加分号的是同类的几个方面(如同是飞天的不同姿态),句与句的关系是并列的,使学生从中领会了逗号与分号不相同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三)、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在同学们领悟课文后,我适时引导学生:你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具体地描写出来吗?同学们在广泛收集资料、参照课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基本都能写出比较满意的习作,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应有的教学效果。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更深入地学习课文,提高语文素养。课上,环节清晰,一环紧扣一环。设计的学习活动也很丰富。特别是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书写感受发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特浓。然而综观本次教学过程,学生的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1、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相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可以总结学法,提出自学步骤,让学生自学讨论,在交流时教师再作适当地引导。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带着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机械似的走下去。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而这时我非但没能用慷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反而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读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飞天的那部分积累语言,学生也会背了,但感情地激发还不到位。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第一处是彩塑神态的想象,学生没有明白老师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孙悟空”“有猪八戒”等,此时教师没能很好的把学生引导到进行神态描写的训练上,而是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没能达到真正的训练目的。另外,这里如果能加进一些图片的支撑,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更丰富。
总之,语文课无论怎样都不能忘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要上出语文味,适时预设训练重点,不断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篇三:《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教学时,重在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这一点。如,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和欣赏精美的飞天时,让学生能体会一点就说一点,喜欢哪里就说哪里。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本课的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课上仿照例句,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摹飞天的形象;学完课文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比赛,向家长介绍莫高窟,出一张以“莫高窟”为主题的小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篇四: 《莫高窟》教学反思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文章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方面为学生作了介绍。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让他们铭记:这一切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学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这一点,我从学生的眼神、赞叹中得到了肯定。并且在讲到藏经洞的地方,运用多媒体放了一段莫高窟被帝国主义破坏的录像。这样就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那段屈辱的历史,激起了他们悲愤的心情。并且进行适当地引导,更能让他们懂得努力学习,振兴国家的重要性。这样,就完成了“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带领学生深入走进课文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训练。比如: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练习说话。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将文章的结构反复强调。不足之处是每一段的结构交待得不够清楚。
对于课文中的过渡句进行了重点讲解,告诉他们什么是过渡句,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一个小练习,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次教学结束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由于有些学生课前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在练习说话的环节中,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该怎样朗读,朗读这一环节究竟该怎样穿插在课文中还需要好好去摸索。对于课文背诵,在课堂上没有能设计出一些好的环节来进行检测。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好好总结的经验,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反思,自己能从中有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添砖加瓦。
篇五:《莫高窟》教学反思
整堂课我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在阅读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我认为比较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1、为了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我在设计本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出示第4自然段)这是一幅画吗?因为出示的文字,学生都摇头说是不是。接着,我说这是一幅画,就藏在文字的后面,你信吗?自己读读看。利用这个阅读期待的环节,一下子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充分阅读,教师适当点拨:“第一次读就把轮廓读出来了”、“再次读,把图读得活起来”……在不同的要求下进行阅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课文的内涵,感受了语言的美。在朗读中,我还善于利用批判。如在朗读“池水清清”时,我说“听起来不够清”。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跃跃欲试,一个比一个进步。这样,通过多层次的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培养了学生欣赏、评价的能力。在后面朗读“衣衫轻轻飘荡时”,学生已会自己评价了,“我觉得衣衫还没飘起来”,这就是学法的迁移。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提高。
2、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课堂缘于“生成”。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巧妙地“预设”——“这是一幅画吗?这是一幅画,就藏在文字的后面。”引导学生深入地感悟、品析、朗读重点词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逐步体会了壁画的美。真正体现了“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因此,在备课时,要深刻钻研教材,预设巧妙,为学生的及时“生成”培育更多的“土壤”。
但在教学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思考:
1、朗读要具有层次性,该如何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使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2、对于图文结合进行教学的课文,图片何时出现才能跟文字更好地结合,有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觉得这节课上,图片也许出现得太晚,可能让学生有些失望。
《莫高窟》教学反思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