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March 27, 2014
篇一:市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肖家坝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塑造良好的乡村形象和干部精神风貌,现结合肖家坝村实际,特制定肖家坝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大局,紧密结合本村特点和工作实际,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明礼诚信、务实创新”的道德风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提高和促进肖家坝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稳步健康的向前推进。
奋斗目标是:深入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合格干部和文明公民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更好的掌握“依法行政,依法治村”的本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干部、群众精神风尚好、言行举止文雅、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全力以赴力争20XX年度步入市级“文明村”的行列。
二、创建标准
1、村两委班子团结、作风民主,廉洁奉公, 带头作用发挥好 。
2、社会秩序管理好。经常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认真履行市民文明公约和街规民约,做好社会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调解会、帮教组发挥好的作用,无赌博、斗殴,无看淫秽书画、录像等不良现象,守楼护舍效果好,社会秩序井然。
3、生产发展好。大力发展“茶、畜、药”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村容村貌好。积极改善居住条件,村道硬化有规划,村内环境整洁无脏乱,村庄绿化美化,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群众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5、改水改厕改路有成效。力争全村户户有卫生食用水;加快村部厕所的整修;村道平整,硬化率逐年提高。
6、村风民风好。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无乱砍乱伐、打架斗殴行为,接受现代科学生活方式,大兴破除迷信之风,打击邪教活动,自觉抵制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
7、文体活动开展好。村有文化体育活动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三、创建措施
1、统一两委工作思路,增加创建领导力度。成立以村支书王兴强同志为组长,村主任王文平、文书陈万明同志为副组长,各党小组为成员的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领导小组。拟订创建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
2、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职责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落实。不断搞好社会治安,努力遏制流氓恶势力、非法宗教势力等犯罪活动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健全群众性群防群治组织,对外来人口实行严格管理。落实各类帮教工作,争取无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群众对治安工作感到满意。
3、抓好创建教育,提高农民的创建意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农民真正懂得创建文明村给他们带来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意义,促使农户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4、坚持两手抓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XX年肖家坝村党支部以提高村党组织执政能力为切入点,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重视农村教育,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在抓好“五个好”支部的创建活动的同时,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立足良好生态优势,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茶、畜、药”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即全年抓好千亩茶园的管护,实施茶园修剪1600亩,锄草追肥2235亩,新发展10头以上养猪大户10户,年出栏生猪2900头,家禽6830只,规范化种植中药材100亩。新建沼气池500口,完成劳务输出490人,有序输出210人,创收245万余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户,实现工业企业产值225万元,比上年递增10%。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230吨,比上年递增12%,油料总产218吨。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比上年递增28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
4、认真搞好村容村貌建设。村民房屋建设要有规划,搞好村内供水及排污水沟建设,加强通村水泥路的养护。扎实搞好村民居住环境治理,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动员农户大搞村容村貌和庭院环境卫生整洁,装饰家园,美化环境。栽植通村水泥路行道树,美化绿化通行环境。争取资金硬化美化办公室院场环境,搞好办公室内部设施。加大垃圾处理、禽畜圈养整治力度,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农村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确定专人负责村部保洁及垃圾的收集、运输与处理。
5、抓好“五改六化工作”,让农民得到实惠。紧紧抓住该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机遇,积极向市县争取资金和项目,开展“五改六化”工作,“五改”即改水、改灶、改厕、改建房屋、改建道路。“六化”即居住楼房化、吃水洁净化、村道硬面化、燃料煤气化、电视闭路化、庭院绿美化。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努力将肖家坝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6、抓好文明户评选工作,提高农户文明程度。创建文明村一定要同创建文明户活动相结合,在开展环境整治、“五改六化”工作同时,开展文明户评选,做到以村带户,以户促村,共创文明,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创建文明村工作落到实处。年内完成创建“五好家庭”40户、“双文明户”20户、十星级文明户25户、“美在农家”农户60户,做到村风正、民风好。
7、加强科学技术的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推广致富实用科技。年内举办科技培训10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加新合医疗的积极性,完成新合疗收费23000元,群众参合率达到92%以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应标准达到当地人均生活水平。全面落实退役士兵、义务兵家属、烈属优待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措施。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经常性开展干部党员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3月10日—4月10日)
主要任务:一是成立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领导机构,夯实工作措施,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二是拟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量化到村民小组。三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创建氛围,激发群众创建文明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20XX年4月11日—9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及时将创建活动情况整理上报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阶段(20XX年10—11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宁强县文明村测评标准》进行自查,于11月底前向市县文明办上报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总结,并请市县文明办检查验收。
篇二:市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乡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根据市级文明村评选标准,现将新庄子村确定为市级文明创建村,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做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乡文明创建工作上水平。
二、创建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容村貌改善作为创建重要手段和载体,形成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优美的良性发展格局。
2、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出原则。文明村创建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建设,要以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公路沿线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产业效应明显的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小康农宅建设聚居区。
3、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策,建设风格不同、特色各异的文明村。
4、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村民主动”原则。发动群众,提高村民创建积极性,增强主动创建意识。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三、目标任务
在不断拓展创建内容、探索创建方式、积累创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努力,基本达到市级文明村创建标准,使新庄子村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跻身全乡发展前列,为全乡精神文明创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四、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创建任务,基本达到市级文明村考核验收指标。
2、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3、达到“六有”条件:即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有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有文明淳朴的村风,有和谐、民主、安定的社会秩序。
4、实施“三改”(改厨、改圈、改厕)和“四通”(通路、通水、通电、通气)工程,达到硬化、净化、气化、整齐化效果。清除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五乱”现象。
5、配套建设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和设施。
(二)指标体系
1、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无“五乱”现象,达到“六化”效果,生态环境良好。
2、饮用水源:村民饮用水卫生、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65%以上,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饮用水源净化。
3、道路建设:村庄主干道路全部实现砂石化,人口聚居区有照明路灯。
4、住宅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村民住房整齐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庭院整洁,院落美化。
5、改厨效果:厨房干净整洁、沼气化。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0%以上。
6、垃圾处理:村内建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点,由专人负责,日产日清,全天保洁,统一处置。
7、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禽畜圈养,人畜分离,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合理,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到位,不造成环境污染。
8、绿化美化:主干道全部进行硬化绿化,村前村后、屋前屋后绿化覆盖率达到30%。
9、文化宣传基础设施:有群众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有综合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和各种科普栏、公开栏、宣传栏,以及固定宣传牌和版面。
10、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民主,民风淳朴文明,治安环境良好。
五、方法步骤
创建市级文明村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一)自查申报阶段。根据市级文明村考核评选标准,对照考核指标,结合实际,创建村提出申请报告和创建方案,并将结果向乡党委、政府报告,由乡党委、政府审查通过后上报县委宣传部。
(二)初步验收阶段。县、乡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向市委宣传部报送初步验收结果和意见。
(三)检查验收阶段。由市委宣传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采取“听、看、查、问”方法,听取创建情况汇报,看实际创建效果,查创建相关档案资料,询问群众创建满意率等情况,对照标准,逐一进行验收。
(四)总结表彰阶段。根据验收结果,经市委宣传部确认,并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命名市级文明村,颁发证书和奖牌。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创建市级文明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群众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发展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各村、乡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市级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进创建工作稳步实施。
(二)结合创建内容,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市级文明村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创建村要从促进优化本村产业发展、强化基础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提升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争取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城建等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促进文明村建设,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实效。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创建标准和要求,建立经验交流、监督检查、通报评比等制度,创建村要认真对照创建工作方案,查找各自工作差距和不足,乡上将定期不定期深入创建村,对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全乡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篇三:市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秋洞村位于黄礤镇北部,毗邻翁源县,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1亩,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3户,总人口18131人,人均年收入4300元,村集体收入约2.5万元。
秋洞村是我镇著名的佛手瓜生产专业村,20XX年常年种植面积3100亩,户均种植约10亩,年产量1.8万吨,产值约1800多万元,秋洞村种植蔬菜历史悠久,佛手瓜种植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群众依靠种植佛手瓜走上一条脱贫致富路。目前,秋洞村80%的农户住上漂亮的奔康房,家家户户购置了耐用电器,街道干净整洁,村落规划有致,户内存款达3万多元,群众安居乐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秋洞村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20XX年誉获市文明村称号,同年成为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XX年定为生态旅游建设点,今年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建设示范村。秋洞村还誉获“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省级菜蓝子工程基地”称号。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事物、新风尚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把秋洞村建设成立“文明、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义新农村。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农业村。
秋洞村将在现有3100亩佛手瓜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边”山边、田边、河边,继续扩大佛手瓜种植规模,使之面积达到5000亩的规模。同时,推进佛手瓜产业化进程,加快佛手瓜深加工研发生产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行科技兴农、富农步伐,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提高单产和总间,增加农业收入。同时积极配合县旅游部门加快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多渠道拓宽群众收入,人均收入、集体收入有较大提高。
(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秋洞村是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秋洞村积极配合县、镇有关单位,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道路、水利、生活设施、水利建设;二是整治农村“脏、乱、差”,加强卫生管理,改变群众生活陋习,对农村猪、鸡、狗、牛放养制定管理措施,同时实行门前“三包”。保证街道的干净整洁。三是提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奔康房,加强农村建设秩序,杜绝乱搭乱建、占用耕地建设房及“三无”(无规划、无批文、无设计)建房,确保农村建设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四是加强水利、生活设施建设。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秋洞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验收,村容、村貌大改善,一个暂新的秋洞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秋洞村通过发展佛手瓜种植,走上一条致富之路,但群众精神生活匮乏,矛盾纠纷较多,赌博风气严重,村党支部针对这一情况,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一是成立“秋洞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小组”等机构,主抓秋洞村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制定《秋洞村乡规民约》,《秋洞村乡风建设行为规范指南》,指导群众行为规范;三是大力建设文化设施,用社会主义先时思想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四)切实抓好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省科技示范点建设。
秋洞村积极抓住生态农业旅游、省农业科技示范点这一契机,全面提高秋洞村的知名度、竞争力和示范辐射作用,建设省内集“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示范村,为贫困山区发展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四:加强督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秋洞村“两委”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重要的村务工作之一,成立了以支书袁云星为组长,副主任周清会为副组长,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按照实施方案的各项内容抓好落实,文明村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篇四:生态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周家河村位于红花套镇东南角,版图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亩,辖6个村民小组,828户,2896人,20XX年实现工农总产值41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为了进一步加大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努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按照上级有关开展百镇千村活动方案的要求。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整治及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全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全村干部群众要将创建活动纳入议事日程。
二、创建活动目标
在现有环境保护和村庄建设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创建规划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型村庄建设,加大环境治理、绿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力度;完善和强化环保管理机制,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环境保持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实现“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目标,保质保量通过上级有关百镇千村工作考核验收。
三、主要措施及任务
1、抓好环境整治,着力创建美好家园。一是投资70多万元,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00万元,硬化13.5公里村级主干公路,并配套完善公路两旁的排水设施。同时采取多方筹资硬化四组至六组的组级干道4000米,实现户户通水泥路,使村庄干净、整洁、卫生。二是完成庭院净化600户,太阳能安装的农户超过60%。三是抓好沿江带无公害柑桔生态园建设。按照生态园的建设方案,新增太阳能杀虫灯10盏,扩宽硬化桔园田间操作道3000米,并配套完成3000米长的生态园排水沟,以“生态园、高效园、桔园式花园”为目标,科学管理,改革创新,增加柑桔产量,提高果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收。
2、狠抓规划建设,完善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分局的规划设计,村民建房按照统一式样、统一外墙装饰的要求进行建筑,使一栋栋庄园式的小楼漂亮舒适。与此同时,投资近40万元修建523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3145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并规范“六室、两栏、一场”,确保村民学习有地方,活动有场所,宣传有阵地。
3、狠抓水利设施建设。
投资近10万元完善整治堰塘18口,投资1.3万元修建便民桥1座。
4、突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深入开展“树新风、美环境、比致富、评五好”的争创活动,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坚持民主管理治村,唱好民主管理这台戏,建好民主理财小组、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治安联防队、民事调解小组、文明新风道德协会、道路保洁协管员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认真落实“五事制”干群互动工作法,通过群众询事、干部说事、代表议事、公开办事、群众评事的五个程序,让广大群众真正享有村级事务的管理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5、强化公共服务,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电话、电视入户率100%,电脑入户率15%;确保失地农民政策落实率达100%;特困户救助实行应保尽保。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1—3月):制定创建规划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充分利用村级广播、会议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目标、意义和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2、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方案。
第二阶段(4月至9月):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组织发动村民依照规划方案分步实施,从改路、改水、改厕入手,加强农村硬环境建设,特别是加强村道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把文明村建设与建柑橘生态园、美化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2、结合实际组织村民广泛讨论制定文明公约,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加强管理,保持优美的创建环境。
第三阶段(10月至12月):巩固提高总结经验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对照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继续提高创建水平。2、进行检查考评和总结,表彰创建活动先进组和先进个人。
篇五:生态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创建生态文明村是推进和深化生态示范县工作的基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为将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生态经济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制定余源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县”的总体要求,以提升全村生态质量和城乡绿化一体化为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4、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
5、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基本情况
余源村位于我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 5 公里,全村国土面积 18.6平方公里,辖 7 个村民组,419 户,1469 人,山场面积21682亩,耕地 696亩,有水田 419亩,茶园1025亩,全村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1 处共60亩。余源村是传统的农林业大村,种植业以林业、茶叶、粮油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全村 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6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26元。
四、组织机构
为抓好创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经研究决定成立余源村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组。
组 长:江春标
副组长:吴晓阳 江同益
成 员:廖爱君 吴厚洲 郑海生 查文武 方忠民
领导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落实创建所需的人力、技术和财力。同时建立创建生态文明村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创建工作执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并建立档案。
五、主要措施
(一)经济发展
1、农业
1.1茶叶
截止至20XX年底,全村茶园面积1025亩,茶业产值超过81万元。立足村情,依托本村资源优势,确立茶叶为主导产业,构建农业产业化平台。力争实现茶园面积由1025亩增加到1150亩,茶业产值实现14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
①建设目标:坚持“扩建高效茶园,做强茶叶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努力实现茶业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②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扶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凫绿开发公司等茶业项目为主产品的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壮大茶叶加工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和打绿色品牌的策略,宣传凫绿茶产品,争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二是以凫绿茶业合作社为主,坚持把茶叶科技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加强茶叶高新技术培训,改变传统粗放管理加工方式,增加茶叶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1.2林(竹)业
余源村现有林地 1445公顷,人均拥有林地 1 公顷,其中人均毛竹林 0.46 公顷,目前该村林业产值70万元,林产业增值潜力巨大。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林业将有望取代茶叶而成为该村第一主导产业。余源村林业生产将以毛竹加工业为第一突破口。力争实现人均毛竹林地 0.6公顷,林(竹)业产值实现 120万元,人均纯收入接近 800元。
①建设目标:坚持“缩林扩竹,做强木竹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瞄准国内外市场,实现产品创新、产业升级。
②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对现有的木竹加工企业柏军竹片加工厂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规模木竹加工企业入驻,实现木竹加工产业化;二是加快荒山造林和毛竹垦复进度,增加毛竹林地面积 210 公顷;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实现科学育林。
1.3种植业(粮油)
①建设目标:依据现有基础,运用社会集资,群众投劳,争取单位帮扶和以奖代补等建立良性投入机制,兴建和改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②具体措施:水渠、塘库、排水沟清整、清障,健全排、灌水网络,提高灌溉、防洪和农田抗灾能力,做好测土改土工作。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加强田间道路修建,提高农业机械化使用率和运输能力。强化科技推广,建设100 亩超级稻生产基地。
1.4余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
利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加大村组两级监管保护力度,严格实行木材采伐限额,加强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草原恢复与建设,对沿河村庄水口林实围栏保护,对河上危桥加以改造,积极开展河道保护与整治工作,切实做好农田保护和农业发展工作,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河水不受污染,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保护名木古树,进一步优化环境。
2、农副产品加工
以凫绿开发公司、柏军竹片加工厂等现有的加工企业为主,扶持壮大区域内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的项目有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等加工业,规划中将此类企业入驻工业园,并作为政府强力扶持对象。
3、工业
在凫峰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整合土地资源,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强力建设工业园区。紧紧抓住乡政府“工业强乡”的发展思路,配合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主要任务是做好工业园的建设和企业入驻服务工作,进驻的企业以无大气、水污染的企业为主。
4、旅游
4.1建设基础:余源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5%,有“天然氧吧”之誉,该村紧依新安江源头——率水河,河水清澈,沿河茂林修竹,茶园绵延十余里,风光无限,极具休闲旅游开发潜力。
4.2建设内容:规划投资20万元,河边建停车场,设漂流点,建设野味馆、休憩亭、垂钓中心。形成漂流休闲旅游景区。
(二)村落建设
1、农民新村建设
1.1建设目标
根据余源村总体规划要求,农民新村选址余口组与孙曹组结合部,渔瑶公路旁,规划土地面积 30 亩。一期(20XX年)建设面积 10 亩,争取 20 户入驻,二期(20XX-20XX年)建设面积 15 亩,争取入住农户在 30 户以上,远期入住户达到 80 户。
1.2建设要求
彻底改变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房的现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确保新建房屋全部纳入规划区内。规划设计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筑布局灵活自然,错落有致,建筑风格体现徽派特色,住宅实用美观。
2、建设旅游专线,余口村口拱桥作为旅游景区的出入口,拓宽余口——浯溪旅游专线 2000 米。
3、桥梁维修:对余坑河上拱桥进行维修,主要是对桥梁进行除险加固,加设护栏杆。
4、加强对村容村貌整治
4.1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三治”(治脏、治乱、治空)工作,结合“门前三包”,清除卫生死角,采取“户收集、村集中、乡运输、县处理”方式各负其责,做好垃圾处理工作。
4.2开展村内道路硬化,引水渠疏通改造,溪边路整体环境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村域用地的配套建设,优化村落环境。
4.3结合沼气工程实施,落实改水改厕任务。
(三)公民道德村风建设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文明乡风,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村民的公民文明、思想道德等方面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移风易俗,倡导殡葬改革,不破坏生态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积极开展以评选“优秀党员户”、“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五好家庭户”为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制定村规民约,杜绝不良风尚,倡导健康、良好的道德风貌,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2、完善管理设施,活跃农村文化,新建村部办公楼,以村委会为中心,集村委办公、文化宣传,党员干部学习、图书阅览、科技程教育、数字化文化信服务和人口学校于一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农闲、节日组织灯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注重保护、挖掘和传承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
六、总体目标
通过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开展,力争年内达标,促进全村经济与社会取得跨跃式发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4000 元,年人均增收 500 元以上,各项社会事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村民富裕,村容村貌好的新景象。
为进一步推动肖家坝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塑造良好的乡村形象和干部精神风貌,现结合肖家坝村实际,特制定肖家坝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大局,紧密结合本村特点和工作实际,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明礼诚信、务实创新”的道德风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提高和促进肖家坝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稳步健康的向前推进。
奋斗目标是:深入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合格干部和文明公民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更好的掌握“依法行政,依法治村”的本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干部、群众精神风尚好、言行举止文雅、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全力以赴力争20XX年度步入市级“文明村”的行列。
二、创建标准
1、村两委班子团结、作风民主,廉洁奉公, 带头作用发挥好 。
2、社会秩序管理好。经常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认真履行市民文明公约和街规民约,做好社会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调解会、帮教组发挥好的作用,无赌博、斗殴,无看淫秽书画、录像等不良现象,守楼护舍效果好,社会秩序井然。
3、生产发展好。大力发展“茶、畜、药”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村容村貌好。积极改善居住条件,村道硬化有规划,村内环境整洁无脏乱,村庄绿化美化,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群众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5、改水改厕改路有成效。力争全村户户有卫生食用水;加快村部厕所的整修;村道平整,硬化率逐年提高。
6、村风民风好。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无乱砍乱伐、打架斗殴行为,接受现代科学生活方式,大兴破除迷信之风,打击邪教活动,自觉抵制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
7、文体活动开展好。村有文化体育活动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三、创建措施
1、统一两委工作思路,增加创建领导力度。成立以村支书王兴强同志为组长,村主任王文平、文书陈万明同志为副组长,各党小组为成员的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领导小组。拟订创建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
2、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职责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落实。不断搞好社会治安,努力遏制流氓恶势力、非法宗教势力等犯罪活动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健全群众性群防群治组织,对外来人口实行严格管理。落实各类帮教工作,争取无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群众对治安工作感到满意。
3、抓好创建教育,提高农民的创建意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农民真正懂得创建文明村给他们带来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意义,促使农户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4、坚持两手抓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XX年肖家坝村党支部以提高村党组织执政能力为切入点,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重视农村教育,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在抓好“五个好”支部的创建活动的同时,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立足良好生态优势,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茶、畜、药”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即全年抓好千亩茶园的管护,实施茶园修剪1600亩,锄草追肥2235亩,新发展10头以上养猪大户10户,年出栏生猪2900头,家禽6830只,规范化种植中药材100亩。新建沼气池500口,完成劳务输出490人,有序输出210人,创收245万余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户,实现工业企业产值225万元,比上年递增10%。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230吨,比上年递增12%,油料总产218吨。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比上年递增28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
4、认真搞好村容村貌建设。村民房屋建设要有规划,搞好村内供水及排污水沟建设,加强通村水泥路的养护。扎实搞好村民居住环境治理,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动员农户大搞村容村貌和庭院环境卫生整洁,装饰家园,美化环境。栽植通村水泥路行道树,美化绿化通行环境。争取资金硬化美化办公室院场环境,搞好办公室内部设施。加大垃圾处理、禽畜圈养整治力度,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农村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确定专人负责村部保洁及垃圾的收集、运输与处理。
5、抓好“五改六化工作”,让农民得到实惠。紧紧抓住该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机遇,积极向市县争取资金和项目,开展“五改六化”工作,“五改”即改水、改灶、改厕、改建房屋、改建道路。“六化”即居住楼房化、吃水洁净化、村道硬面化、燃料煤气化、电视闭路化、庭院绿美化。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努力将肖家坝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6、抓好文明户评选工作,提高农户文明程度。创建文明村一定要同创建文明户活动相结合,在开展环境整治、“五改六化”工作同时,开展文明户评选,做到以村带户,以户促村,共创文明,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创建文明村工作落到实处。年内完成创建“五好家庭”40户、“双文明户”20户、十星级文明户25户、“美在农家”农户60户,做到村风正、民风好。
7、加强科学技术的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推广致富实用科技。年内举办科技培训10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加新合医疗的积极性,完成新合疗收费23000元,群众参合率达到92%以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应标准达到当地人均生活水平。全面落实退役士兵、义务兵家属、烈属优待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措施。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经常性开展干部党员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3月10日—4月10日)
主要任务:一是成立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领导机构,夯实工作措施,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二是拟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量化到村民小组。三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创建氛围,激发群众创建文明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20XX年4月11日—9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及时将创建活动情况整理上报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阶段(20XX年10—11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宁强县文明村测评标准》进行自查,于11月底前向市县文明办上报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总结,并请市县文明办检查验收。
篇二:市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乡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根据市级文明村评选标准,现将新庄子村确定为市级文明创建村,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做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乡文明创建工作上水平。
二、创建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容村貌改善作为创建重要手段和载体,形成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优美的良性发展格局。
2、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出原则。文明村创建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建设,要以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公路沿线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产业效应明显的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小康农宅建设聚居区。
3、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策,建设风格不同、特色各异的文明村。
4、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村民主动”原则。发动群众,提高村民创建积极性,增强主动创建意识。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三、目标任务
在不断拓展创建内容、探索创建方式、积累创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努力,基本达到市级文明村创建标准,使新庄子村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跻身全乡发展前列,为全乡精神文明创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四、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创建任务,基本达到市级文明村考核验收指标。
2、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3、达到“六有”条件:即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有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有文明淳朴的村风,有和谐、民主、安定的社会秩序。
4、实施“三改”(改厨、改圈、改厕)和“四通”(通路、通水、通电、通气)工程,达到硬化、净化、气化、整齐化效果。清除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五乱”现象。
5、配套建设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和设施。
(二)指标体系
1、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无“五乱”现象,达到“六化”效果,生态环境良好。
2、饮用水源:村民饮用水卫生、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65%以上,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饮用水源净化。
3、道路建设:村庄主干道路全部实现砂石化,人口聚居区有照明路灯。
4、住宅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村民住房整齐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庭院整洁,院落美化。
5、改厨效果:厨房干净整洁、沼气化。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0%以上。
6、垃圾处理:村内建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点,由专人负责,日产日清,全天保洁,统一处置。
7、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禽畜圈养,人畜分离,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合理,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到位,不造成环境污染。
8、绿化美化:主干道全部进行硬化绿化,村前村后、屋前屋后绿化覆盖率达到30%。
9、文化宣传基础设施:有群众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有综合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和各种科普栏、公开栏、宣传栏,以及固定宣传牌和版面。
10、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民主,民风淳朴文明,治安环境良好。
五、方法步骤
创建市级文明村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一)自查申报阶段。根据市级文明村考核评选标准,对照考核指标,结合实际,创建村提出申请报告和创建方案,并将结果向乡党委、政府报告,由乡党委、政府审查通过后上报县委宣传部。
(二)初步验收阶段。县、乡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向市委宣传部报送初步验收结果和意见。
(三)检查验收阶段。由市委宣传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采取“听、看、查、问”方法,听取创建情况汇报,看实际创建效果,查创建相关档案资料,询问群众创建满意率等情况,对照标准,逐一进行验收。
(四)总结表彰阶段。根据验收结果,经市委宣传部确认,并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命名市级文明村,颁发证书和奖牌。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创建市级文明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群众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发展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各村、乡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市级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进创建工作稳步实施。
(二)结合创建内容,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市级文明村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创建村要从促进优化本村产业发展、强化基础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提升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争取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城建等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促进文明村建设,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实效。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创建标准和要求,建立经验交流、监督检查、通报评比等制度,创建村要认真对照创建工作方案,查找各自工作差距和不足,乡上将定期不定期深入创建村,对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全乡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篇三:市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秋洞村位于黄礤镇北部,毗邻翁源县,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1亩,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3户,总人口18131人,人均年收入4300元,村集体收入约2.5万元。
秋洞村是我镇著名的佛手瓜生产专业村,20XX年常年种植面积3100亩,户均种植约10亩,年产量1.8万吨,产值约1800多万元,秋洞村种植蔬菜历史悠久,佛手瓜种植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群众依靠种植佛手瓜走上一条脱贫致富路。目前,秋洞村80%的农户住上漂亮的奔康房,家家户户购置了耐用电器,街道干净整洁,村落规划有致,户内存款达3万多元,群众安居乐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秋洞村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20XX年誉获市文明村称号,同年成为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XX年定为生态旅游建设点,今年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建设示范村。秋洞村还誉获“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省级菜蓝子工程基地”称号。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事物、新风尚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把秋洞村建设成立“文明、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义新农村。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农业村。
秋洞村将在现有3100亩佛手瓜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边”山边、田边、河边,继续扩大佛手瓜种植规模,使之面积达到5000亩的规模。同时,推进佛手瓜产业化进程,加快佛手瓜深加工研发生产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行科技兴农、富农步伐,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提高单产和总间,增加农业收入。同时积极配合县旅游部门加快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多渠道拓宽群众收入,人均收入、集体收入有较大提高。
(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秋洞村是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秋洞村积极配合县、镇有关单位,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道路、水利、生活设施、水利建设;二是整治农村“脏、乱、差”,加强卫生管理,改变群众生活陋习,对农村猪、鸡、狗、牛放养制定管理措施,同时实行门前“三包”。保证街道的干净整洁。三是提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奔康房,加强农村建设秩序,杜绝乱搭乱建、占用耕地建设房及“三无”(无规划、无批文、无设计)建房,确保农村建设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四是加强水利、生活设施建设。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秋洞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验收,村容、村貌大改善,一个暂新的秋洞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秋洞村通过发展佛手瓜种植,走上一条致富之路,但群众精神生活匮乏,矛盾纠纷较多,赌博风气严重,村党支部针对这一情况,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一是成立“秋洞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小组”等机构,主抓秋洞村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制定《秋洞村乡规民约》,《秋洞村乡风建设行为规范指南》,指导群众行为规范;三是大力建设文化设施,用社会主义先时思想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四)切实抓好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省科技示范点建设。
秋洞村积极抓住生态农业旅游、省农业科技示范点这一契机,全面提高秋洞村的知名度、竞争力和示范辐射作用,建设省内集“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示范村,为贫困山区发展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四:加强督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秋洞村“两委”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重要的村务工作之一,成立了以支书袁云星为组长,副主任周清会为副组长,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按照实施方案的各项内容抓好落实,文明村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篇四:生态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周家河村位于红花套镇东南角,版图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亩,辖6个村民小组,828户,2896人,20XX年实现工农总产值41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为了进一步加大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努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按照上级有关开展百镇千村活动方案的要求。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整治及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全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全村干部群众要将创建活动纳入议事日程。
二、创建活动目标
在现有环境保护和村庄建设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创建规划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型村庄建设,加大环境治理、绿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力度;完善和强化环保管理机制,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环境保持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实现“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目标,保质保量通过上级有关百镇千村工作考核验收。
三、主要措施及任务
1、抓好环境整治,着力创建美好家园。一是投资70多万元,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00万元,硬化13.5公里村级主干公路,并配套完善公路两旁的排水设施。同时采取多方筹资硬化四组至六组的组级干道4000米,实现户户通水泥路,使村庄干净、整洁、卫生。二是完成庭院净化600户,太阳能安装的农户超过60%。三是抓好沿江带无公害柑桔生态园建设。按照生态园的建设方案,新增太阳能杀虫灯10盏,扩宽硬化桔园田间操作道3000米,并配套完成3000米长的生态园排水沟,以“生态园、高效园、桔园式花园”为目标,科学管理,改革创新,增加柑桔产量,提高果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收。
2、狠抓规划建设,完善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分局的规划设计,村民建房按照统一式样、统一外墙装饰的要求进行建筑,使一栋栋庄园式的小楼漂亮舒适。与此同时,投资近40万元修建523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3145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并规范“六室、两栏、一场”,确保村民学习有地方,活动有场所,宣传有阵地。
3、狠抓水利设施建设。
投资近10万元完善整治堰塘18口,投资1.3万元修建便民桥1座。
4、突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深入开展“树新风、美环境、比致富、评五好”的争创活动,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坚持民主管理治村,唱好民主管理这台戏,建好民主理财小组、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治安联防队、民事调解小组、文明新风道德协会、道路保洁协管员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认真落实“五事制”干群互动工作法,通过群众询事、干部说事、代表议事、公开办事、群众评事的五个程序,让广大群众真正享有村级事务的管理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5、强化公共服务,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电话、电视入户率100%,电脑入户率15%;确保失地农民政策落实率达100%;特困户救助实行应保尽保。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1—3月):制定创建规划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充分利用村级广播、会议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目标、意义和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2、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方案。
第二阶段(4月至9月):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组织发动村民依照规划方案分步实施,从改路、改水、改厕入手,加强农村硬环境建设,特别是加强村道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把文明村建设与建柑橘生态园、美化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2、结合实际组织村民广泛讨论制定文明公约,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加强管理,保持优美的创建环境。
第三阶段(10月至12月):巩固提高总结经验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对照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继续提高创建水平。2、进行检查考评和总结,表彰创建活动先进组和先进个人。
篇五:生态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创建生态文明村是推进和深化生态示范县工作的基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为将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生态经济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制定余源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县”的总体要求,以提升全村生态质量和城乡绿化一体化为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4、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
5、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基本情况
余源村位于我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 5 公里,全村国土面积 18.6平方公里,辖 7 个村民组,419 户,1469 人,山场面积21682亩,耕地 696亩,有水田 419亩,茶园1025亩,全村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1 处共60亩。余源村是传统的农林业大村,种植业以林业、茶叶、粮油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全村 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6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26元。
四、组织机构
为抓好创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经研究决定成立余源村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组。
组 长:江春标
副组长:吴晓阳 江同益
成 员:廖爱君 吴厚洲 郑海生 查文武 方忠民
领导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落实创建所需的人力、技术和财力。同时建立创建生态文明村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创建工作执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并建立档案。
五、主要措施
(一)经济发展
1、农业
1.1茶叶
截止至20XX年底,全村茶园面积1025亩,茶业产值超过81万元。立足村情,依托本村资源优势,确立茶叶为主导产业,构建农业产业化平台。力争实现茶园面积由1025亩增加到1150亩,茶业产值实现14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
①建设目标:坚持“扩建高效茶园,做强茶叶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努力实现茶业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②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扶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凫绿开发公司等茶业项目为主产品的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壮大茶叶加工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和打绿色品牌的策略,宣传凫绿茶产品,争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二是以凫绿茶业合作社为主,坚持把茶叶科技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加强茶叶高新技术培训,改变传统粗放管理加工方式,增加茶叶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1.2林(竹)业
余源村现有林地 1445公顷,人均拥有林地 1 公顷,其中人均毛竹林 0.46 公顷,目前该村林业产值70万元,林产业增值潜力巨大。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林业将有望取代茶叶而成为该村第一主导产业。余源村林业生产将以毛竹加工业为第一突破口。力争实现人均毛竹林地 0.6公顷,林(竹)业产值实现 120万元,人均纯收入接近 800元。
①建设目标:坚持“缩林扩竹,做强木竹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瞄准国内外市场,实现产品创新、产业升级。
②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对现有的木竹加工企业柏军竹片加工厂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规模木竹加工企业入驻,实现木竹加工产业化;二是加快荒山造林和毛竹垦复进度,增加毛竹林地面积 210 公顷;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实现科学育林。
1.3种植业(粮油)
①建设目标:依据现有基础,运用社会集资,群众投劳,争取单位帮扶和以奖代补等建立良性投入机制,兴建和改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②具体措施:水渠、塘库、排水沟清整、清障,健全排、灌水网络,提高灌溉、防洪和农田抗灾能力,做好测土改土工作。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加强田间道路修建,提高农业机械化使用率和运输能力。强化科技推广,建设100 亩超级稻生产基地。
1.4余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
利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加大村组两级监管保护力度,严格实行木材采伐限额,加强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草原恢复与建设,对沿河村庄水口林实围栏保护,对河上危桥加以改造,积极开展河道保护与整治工作,切实做好农田保护和农业发展工作,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河水不受污染,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保护名木古树,进一步优化环境。
2、农副产品加工
以凫绿开发公司、柏军竹片加工厂等现有的加工企业为主,扶持壮大区域内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的项目有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等加工业,规划中将此类企业入驻工业园,并作为政府强力扶持对象。
3、工业
在凫峰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整合土地资源,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强力建设工业园区。紧紧抓住乡政府“工业强乡”的发展思路,配合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主要任务是做好工业园的建设和企业入驻服务工作,进驻的企业以无大气、水污染的企业为主。
4、旅游
4.1建设基础:余源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5%,有“天然氧吧”之誉,该村紧依新安江源头——率水河,河水清澈,沿河茂林修竹,茶园绵延十余里,风光无限,极具休闲旅游开发潜力。
4.2建设内容:规划投资20万元,河边建停车场,设漂流点,建设野味馆、休憩亭、垂钓中心。形成漂流休闲旅游景区。
(二)村落建设
1、农民新村建设
1.1建设目标
根据余源村总体规划要求,农民新村选址余口组与孙曹组结合部,渔瑶公路旁,规划土地面积 30 亩。一期(20XX年)建设面积 10 亩,争取 20 户入驻,二期(20XX-20XX年)建设面积 15 亩,争取入住农户在 30 户以上,远期入住户达到 80 户。
1.2建设要求
彻底改变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房的现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确保新建房屋全部纳入规划区内。规划设计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筑布局灵活自然,错落有致,建筑风格体现徽派特色,住宅实用美观。
2、建设旅游专线,余口村口拱桥作为旅游景区的出入口,拓宽余口——浯溪旅游专线 2000 米。
3、桥梁维修:对余坑河上拱桥进行维修,主要是对桥梁进行除险加固,加设护栏杆。
4、加强对村容村貌整治
4.1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三治”(治脏、治乱、治空)工作,结合“门前三包”,清除卫生死角,采取“户收集、村集中、乡运输、县处理”方式各负其责,做好垃圾处理工作。
4.2开展村内道路硬化,引水渠疏通改造,溪边路整体环境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村域用地的配套建设,优化村落环境。
4.3结合沼气工程实施,落实改水改厕任务。
(三)公民道德村风建设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文明乡风,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村民的公民文明、思想道德等方面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移风易俗,倡导殡葬改革,不破坏生态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积极开展以评选“优秀党员户”、“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五好家庭户”为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制定村规民约,杜绝不良风尚,倡导健康、良好的道德风貌,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2、完善管理设施,活跃农村文化,新建村部办公楼,以村委会为中心,集村委办公、文化宣传,党员干部学习、图书阅览、科技程教育、数字化文化信服务和人口学校于一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农闲、节日组织灯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注重保护、挖掘和传承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
六、总体目标
通过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开展,力争年内达标,促进全村经济与社会取得跨跃式发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4000 元,年人均增收 500 元以上,各项社会事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村民富裕,村容村貌好的新景象。
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