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用聆听、模唱、律动等方法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音乐。
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好舞台。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概念,考虑自己比较多,考虑学生比较少。只是关注学生是否会唱主旋律?是否听到鼓、镲的声音?却没有关注学生到底是怎么听的,觉得听到了就是知道了,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第二次教研课上,我特别关注学生聆听的状态和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程度。在学生都听到雷声之后,马上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演奏中,学生开心并很快的理解音乐。体验教育更深入心灵。
2.教师要正确把握音乐教材,分析音乐作品有深度。只有教师对音乐作品有了深层次的分析后,对所乐曲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游刃有余的指导学生表现好,作品的形象、思想情感就会活生生地记录在学生的脑子里。通过音乐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篇二:《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
《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教学设计是依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欣赏、教会儿童创造”这一教育理论。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听、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处处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探索。
在教学一开始,教师设计的听音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在此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创造想象:即兴发挥创造打击乐器的不同打法。学生在探索中不仅认识了打击乐器,同时也知道了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及其丰富的表现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听并理解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依据这一思想在欣赏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时,教师有意不说出曲名,而是让学生自己听乐曲并给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并说出理由。学生在认真听完乐曲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起名为《暴风雨之夜》,因为他听到了打雷的声音,就像暴风雨即将来临。有的起名为《暴风雨交响曲》因为他听出了雷鸣电闪,刮风下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还有的起名为《暴雨雷鸣跳起舞》因为他除了听到电闪雷鸣外,好像还听到有人在跳舞的声音……真没有想到,学生竟有如此精彩的回答。从学生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许多同学在初听乐曲后,对乐曲都有所感悟,但还不够深刻、具体。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刚听过的乐曲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有意激起学生的听觉记忆。2、你是否也能尝试用打击乐器创造自然界的音响。听到问题学生纷纷回忆刚听过的乐曲,并争先回答:“鼓、锣、镲……”等,兴趣极高,听到第二个问题后,课堂更加活跃了,学生有的用双响桶模仿屋檐上下落的雨点声,有的用大镲相互磨嚓模仿出远处滚滚的雷声,有的干脆就用嘴巴模仿呼呼的风声,还有的……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各展才能,尽情的创造着大自然的音响。
苏霍姆林斯基在《美育和美的创造》这一篇文章中写道:“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审美素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每个人都能感受大自然的美,音乐的旋律美,语言美,而这种感受则有赖于他的积极行动,所谓积极行动是指可以感受、创造和评价美的那些劳动和创造,思想和情感。”以上活动不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吗。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乐曲有进一步的理解,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会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认识音乐,领略乐曲的旋律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请同学们想象如果自己遇到雷鸣电闪这样的恶劣天气,你会怎么做?
2、在这首乐曲中人们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逃避、躲藏、胆怯呢?
3、音乐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为什么?在复听乐曲和回答问题后学生才真正理解了音乐的内涵。
在学生充分理解乐曲的基础上,教师又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打击乐器。请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内容各小组自定。并且要求能够正确评价对方。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创造的空间,学生们积极地讨论着、研究着,结果让老师都出乎意料,学生竟有如此的创造性,如此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他们每一组的表演都恰到好处,每一位同学的点评都头头是道。一节课在轻松、愉快、唱唱、动动、想想、做做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生学的高兴,老师教的轻松。
篇三:《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七年级的一堂音乐欣赏课。小约翰·施特劳斯在本曲中特意加入了大量的“定音鼓震音奏法”,再加上钹的衬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疾风、雷雨和闪电的音响。这首乐曲的打击乐部分具有非常多的可挖掘内容,如果光靠听觉而不加以想象,就无法体会到音乐中的电闪雷鸣以及人们载歌载舞的情景。教学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在想象中创造音乐形象。
这种类型的课,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感受音乐元素,在想象中体验音乐情景,再造音乐形象,一直令我困惑,所以我在三个不同的班级对同一课题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教法:
教法一:我先仔细地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怎么掌握;再引入该歌曲(不介绍名称与内容等信息),以解决“切分节奏”为目的先学习该乐曲主旋律部分,等学生都会唱之后,让学生听辨定音鼓震音,学生就轻而易举地在主旋律中找出打击乐的声音;然后向学生提出“这个鼓声像什么声音呢?”但学生这时大都不知所云,还没有从枯燥的乐理中走出来,最后我只好勉强出场亲自“想象”给他们听了。
教法二:我先由“雷鸣电闪”导入,提问学生平时听到的“雷鸣电闪”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出很多答案;我随后引到乐曲中的定音鼓震音,引导学生想象定音鼓表现的自然情景和人的活动场景,学生将原来心目中的雷鸣电闪形象和音乐中用乐器演奏的形象对应了起来,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然后学习唱主旋律,讲解切分节奏。最后和学生讨论总结:只要我们善于想象,生活中的很多声音都能在音乐中表现。
教法三:开始我索性什么都不教,直接让学生听乐曲,告诉学生:“下面将播放的乐曲,老师先不介绍,请边听边想象,等欣赏完后,由你们来告诉我作曲者想表现怎样的情景?”
听完后学生纷纷回答:“好像是发生在古堡里的一场战争”,“有人在狂欢跳舞”,“是在吵架”……
篇四:《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
《雷鸣电闪波尔卡》这课修改了3次,总是觉得前两次在分段欣赏环节对音乐的分析不够细致,对音乐性的体现不够多。试着借用一些好的教学点子用在自己的课上,但并没有预想的效果。
由于自己的音乐基础与教学引导能力较差,驾驭不了这些手段,反而像在“东施效颦”,而且也脱离了自己定下的教学目标。
一直认为在初中音乐教学阶段,我应该通过音乐,架起一座学生认识美好事物、感受美好事物的桥梁,让音乐滋养他们的心灵。
所以在本课设计中,我定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圆舞曲和波尔卡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波尔卡音乐特点。初步了解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表现定音鼓和大镲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能用自然统一的声音,准确模唱出B段主题旋律。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实践活动。能通过这课的欣赏自然而然的说出这部波尔卡舞曲的名字——雷鸣电闪。认识波尔卡舞曲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神奇,它不但可以将自然界中的现象鲜活的再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可以把人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使人身临其境。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