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质优的普及型收音机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国家的收音机工业政策是抓两头:一是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的收音机;二是“要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收音机”,以满足出口和有关单位、宾馆的需要,但普及是首要的。上述精神,始终贯穿于30年的收音机发展史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先说普及型收音机的状况。
《无线电》1959年1期,刊载有关方面负责人总结1958年工作的讲话时,特别强调:“普及广播事业的目标是人人都能听广播”,“从全国范围看来,无疑应该把制造普及式收音机列为首要的任务,制造收音机的无线电工厂应该把最大的精力放在改进普及式收音机的制造上去。”《无线电》1960年1期转发一机部有关领导的指示:“生产大量的适合广大人民需要的价廉物美的广播接收工具,是我国无线电工业的一项光荣任务”。“普及是很重要的,这首先是我们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要为六亿五千万人民着想”。纵观这一时期收音机的产品,确实体现了上述精神。
谈到普及型收音机的发展,必须先搞清楚普及型收音机的定义。普及型收音机的概念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50年代和60年代初,普及机的主流应该是再生式收音机,以及简易型外差机;6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收音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价格的下降,普通五灯收音机便取而代之。
50年代,乃至60年代初期,收音机还是奢侈品,普通家庭,即使拥有一台收音机,很多都是价格低廉的老式日本收音机、再生式国产机,甚至是矿石收音机。我家居住在北京,四口之家,1957年购买的第一台收音机就是日本华北标准三号再生机,是父亲花10元钱在委托行购买的,相当便宜了,当时购买一台新的三灯再生机也要60元左右呢。老式日本收音机一般都是1945年日本投降前的产物,二十几年后,接收效果虽然不佳,因价格便宜,还在广泛使用。翻看一下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无线电》,便可发现不少维修、改造日本老收音机的文章。1979年我上大学期间,曾经在朝外大街某废旧物资商店见到几十台日本老机,依墙码放,每台售价2至5元。那些老机还仅仅是朝阳门地区家庭出售的,可见其数量之巨。
在此情况下,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需要,党和政府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将原有分散的无线电个体作坊、加工厂联合起来,加紧生产适合多数家庭消费的收音机,其中主要就是价格低廉的再生或高放式收音机。大中型无线电厂,也要生产一定比例的普及型收音机,例如1959年4月出版的《国产广播收音机手册》,介绍了十几种再生式收音机,分别是上海广播器材厂出品的131-135A型三灯机,上海南益无线电厂出品的201型直流两灯机,天津市第一电讯器材厂出品的两灯机、三灯机,天津市野玫瑰电机厂出品的两灯机、三灯机,天津市第二五金生产合作社出品的三灯机,北京无线电器材厂出品的103型三灯机。另外,还有南京有线电厂出品的一种矿石机。人民邮电出版社1959年8月出版的《国产收音机》第二集,介绍了天津无线电厂出品的工农之友二灯机和天津第三五金电器生产合作社出品的农乐牌一灯机。50年代的《无线电》,对普及型收音机也作过大量报导。
从我收藏的收音机看,当年实际生产再生机的品种和数量,远超文献的记载。我的藏品文献中没有记载的有:北京第一电器合作社生产的高放四灯机、无生产厂家的高放四灯机和“鹦鹉”303型三灯机,天津无厂家两灯机,天津南开区地方国营综合机电厂出品的三灯机,天津第二五金电器社出品的三灯机,天津第三五金电器社出品的三灯机,天津第五无线电厂出品的三灯机,天津第一电讯器材厂出品的三灯机,天津公私合营第五电料总店第二中心门市部出品的幸福牌三灯机,唐山人民电台服务部出品的三灯直流机等等。
50年代后期,普及型收音机中开始涌现出一批性能更优,价格比较便宜的简易外差机,大多使用三只电子管,少数为四管机。简易外差机针对的是经济状况开始提高的家庭,或者距离电台较远,再生机不易正常收听的地区。《无线电》1958年12期至1959年4期,集中介绍推广了三种三灯简易型外差式收音机,分别是:南京电讯仪表厂出品的南京牌,国营汉口无线电厂出品的卫星牌和南京无线电厂出品的熊猫牌。这三种收音机不仅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又因生产厂家的身份不同,彰显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先说第一种南京牌三灯机。据《无线电》介绍,该机的设计初衷是“生产一种过渡性的、价廉物美,安全而又节约,具体说,即花费三、四十元的代价便可买到,而效率又能赶上五灯机的收音机”,“以提早实现全国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的宏伟计划”。本机使用的电子管为6SA7、6Б8C、6SN7,采用复合管及来复式线路。电器性能方面,选择性与一般五灯外差机相同,能接收一般五灯机所能收到的电台,在20平米的室内收听,有足够的音量。机器底板为木质,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总电力消耗不大于14瓦,符合节约用电原则。第二种与第三种均为大型国营无线电厂的产品,大厂生产普及机是不赚钱的,但当时有关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应政策,“强制”它们生产一定比例的普及机,说明政府对普及型收音机的高度重视。第二种卫星牌31型三灯机,据《无线电》介绍,是1958年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会上,获得优选的四级收音机。该机设计的要求是价廉质优,以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本机在结构上也是从节约金属材料,降低成本出发,并且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第三种熊猫牌301A型三灯机,系著名的南京无线电厂制造,虽然价格不高,却性能优良,制作工艺一丝不苟,外观造型仍能体现出熊猫品牌的独特韵味。除了以上三种外,60年代前期还有几种知名度较高的简易外差机:上海无线电四厂出品的丰收牌三灯机(使用了舌簧喇叭),天津渤海无线电厂出品的海河432系列三灯机,武汉市无线电厂出品的海棠63-31型三灯机,以及汉口无线电厂出品的东湖41型四灯机、北京无线电厂出品的凤凰4202-A型四灯机等。其中海棠63-31和凤凰4202-A,还在《无线电》的封底收音机中占有一席之地。
50年代,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能够收听广播,政府采取的第二项措施是建立乡村广播站,集体收听广播,或“喇叭入户”。广播站使用的是直流收音机,所以直流机的生产一直是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的环节。上广电等无线电厂从1954年开始研制生产电子管直流机,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无线电》1955年5期报导,1955年3月29日,国务院下达通知,要求生产10000台直流收音机,免费提供给全国农牧渔业地区广播站。10000台直流机中,主要是上海广播器材厂生产的541型和355型5灯中短波机。上广电的直流机前后有541、355、341和471系列(7灯交直流两用机),是直流机生产的重点企业。生产直流机的另一个重要厂家是重庆无线电厂,长江牌125型和301、306系列收音机是该厂的名牌产品。长江125型收音机的说明书中便明确其用途为,“供无交流电源的农村,中小城市,沿海渔业合作社,地质勘探队等收听国内外广播电台播音节目之用”。
《无线电》1958年第5期,介绍全国轻工业产品展览会时说道:“解放以前,我国在收音机制造方面只能依靠国外进口的零件进行装配和修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收音机制造方面有着飞跃的发展,我们已经全部用国产零件制造收音机了。从1952年到1956年收音机产量增长了十倍”。这其中,普及型收音机占了绝大多数。
《无线电》杂志2019年第7期发表我的文章《新中国收音机工业发展史》(1)
图1 50年代尚在使用的日本华北标准3号收音机
图2 50年代尚在使用的日本华北标准11号收音机
图3 1955.6封面藏族同胞在牧地收听无线电广播
图4 1956.1封面安徽省舒城县李家庄生产合作社社员正在收听广播
图5 1956.3封面四川省库浦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收听广播
图6 北京“牡丹”103三灯再生机
图7 北京高放四灯机
图8 北京鹦鹉303三灯再生机
图9 上海135三灯再生机
图10 上海南益二灯直流再生机
图11 唐山人民电台服务部三灯直流再生机
图12 天津第二五金电器社三灯再生机
图13 天津第五无线电厂三灯再生机
图14 天津工农之友两灯再生机
图15 天津南开区三灯再生机
图16 天津幸福牌三灯再生机
图17 天津野玫瑰两灯再生机
图18 长江125型直流便携机
图19 长江301直流便携机
图20 长江306直流机
图21 丰收牌三灯简易外差机
图22 卫星31型三灯简易外差机
图23 熊猫301A型三灯简易外差及
图24 海河432-1型三灯简易外差机
图25 海河432-3型三灯简易外差机
图26 海棠63-31型三灯简易外差机
图27 东湖41型四灯简易外差机(与B31型晶体管收音机共用机壳)
图28 凤凰4202-A四灯简易外差机
中国收音机工业发展史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