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原生JavaScript事件


Posted in Javascript onDecember 29, 2014

 JQuery这种Write Less Do More的框架,用多了难免会对原生js眼高手低。

     小菜其实不想写这篇博客,貌似很初级的样子,但是看到网络上连原生js事件绑定和解除都说不明白,还是决定科普一下了。

     首先声明,小菜懂的也不是很多,只是把我的思路和大家分享一下。

DOM0事件模型

     事件模型在不断发展,早期的事件模型称为DOM0级别。

     DOM0事件模型,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

     直接在dom对象上注册事件名称,就是DOM0写法,比如: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onclick = function(e){};

     意思就是注册一个onclick事件。当然,它和这种写法是一个意思: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onmousemove"] = function(e){};

     这没什么,只不过是两种访问js对象属性的方法,[]的形式主要是为了解决属性名不是合法的标识符,比如:object.123肯定报错,但是object["123"]就避免了这个问题,与此同时,[]的写法,也把js写活了,用字符串表示属性名称,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绑定事件。

     言归正传,事件被触发时,会默认传入一个参数e,表示事件对象,通过e,我们可以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点击的坐标、具体触发该事件的dom元素等等。

     基于DOM0的事件,对于同一个dom节点而言,只能注册一个,后边注册的同种事件会覆盖之前注册的。例如: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onmousemove = function(e){

   alert("ok");

 };

 btn["onmousemove"] = function(e){

   alert("ok1");

 };

     结果会输出ok1。

     接下来再说说this。事件触发时,this就是指该事件在哪个dom对象上触发。例如: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onmousemove = function(e){

   alert(this.id);

 };

     结果输出test。因为事件就是在id为test的dom节点上注册的,事件触发时,this当然代表这个dom节点,可以理解为事件是被这个dom节点调用的。

     所以,想解除事件就相当简单了,只需要再注册一次事件,把值设成null,例如: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onclick = function(e){

   alert("ok");

 };

 btn.onclick = null;

     原理就是最后注册的事件要覆盖之前的,最后一次注册事件设置成null,也就解除了事件绑定。

     事情还没结束,DOM0事件模型还涉及到直接写在html中的事件。例如:

<div id="test" class="test" onclick="exec();" ></div>

     通过这种方式注册的事件,同样遵循覆盖原则,同样只能注册一个,最后一个生效。

     区别就是,这样注册的事件,相当于动态调用函数(有点eval的意思),因此不会传入event对象,同时,this指向的是window,不再是触发事件的dom对象。

DOM2事件模型

     DOM2事件模型相对于DOM0,小菜仅仅了解如下两点:

          ·  DOM2支持同一dom元素注册多个同种事件。

          ·  DOM2新增了捕获和冒泡的概念。

     DOM2事件通过addEventListener和removeEventListener管理,当然,这是标准。

     但IE8及其以下版本浏览器,自娱自乐,搞出了对应的attachEvent和detachEvent,由于小菜才疏学浅,本文不做讨论。

     addEventListener当然就是注册事件,她有三个参数,分别为:"事件名称", "事件回调", "捕获/冒泡"。举个例子: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事件名称就不用多说了,相比DOM0,去掉了前边的on而已。

     事件回调也很好理解,事件触发了总得通知你吧!回调时和DOM0一样,也会默认传入一个event参数,同时this是指触发该事件的dom节点。

     最后一个参数是布尔型,true代表捕获事件,false代表冒泡事件。其实很好理解,先来个示意图:

深入分析原生JavaScript事件

     意思就是说,某个元素触发了某个事件,最先得到通知的是window,然后是document,依次而入,直到真正触发事件的那个元素(目标元素)为止,这个过程就是捕获。接下来,事件会从目标元素开始起泡,再依次而出,直到window对象为止,这个过程就是冒泡。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貌似是由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小菜也不怎么了解,就不乱说了。

     由此可以看出,捕获事件要比冒泡事件先触发。

     假设有这样的html结构:

 <div id="test" class="test">

   <div id="testInner" class="test-inner"></div>

 </div>

     然后我们在外层div上注册两个click事件,分别是捕获事件和冒泡事件,代码如下: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捕获事件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true);

 //冒泡事件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最后,点击内层的div,先弹出ok1,后弹出ok。结合上边的原理图,外层div相当于图中的body,内层div相当于图中最下边的div,证明了捕获事件先执行,然后执行冒泡事件。

     为什么要强调点击内层的div呢?因为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必须是内层的,外层dom元素才有机会模拟捕获事件和冒泡事件,从原理图上就看出了。

     如果在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上注册捕获事件和冒泡事件呢?

     html结构同上,js代码如下: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冒泡事件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捕获事件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true);

     当然还是点击内层div,结果是先弹出ok,再弹出ok1。理论上应该先触发捕获事件,也就是先弹出ok1,但是这里比较特殊,因为我们是在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上注册的事件,相当于在图中的div上注册,由图可以看出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是捕获事件的终点,是冒泡事件的起点,所以这里就不区分事件了,哪个先注册,就先执行哪个。本例中,冒泡事件先注册,所以先执行。

     这个道理适用于多个同种事件,比如说一下子注册了3个冒泡事件,那么执行顺序就按照注册的顺序来,先注册先执行。例如: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false);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2");

 }, false);

     结果当然是依次弹出ok、ok1、ok2。

     为了进一步理解事件模型,还有一种场景,假如说外层div和内层div同时注册了捕获事件,那么点击内层div时,外层div的事件一定是先触发的,代码如下: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true);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true);

     结果是先弹出ok1。

     假如外层div和内层div都是注册的冒泡事件,点击内层div时,一定是内层div事件先执行,原理相同。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对于div嵌套的情况,如果点击内层的div,外层的div也会触发事件,这貌似会有问题!

     点击的明明是内层div,但是外层div的事件也触发了,这的确是个问题。

     其实,事件触发时,会默认传入一个event对象,前边提过了,这个event对象上有一个方法:stopPropagation,通过此方法,可以阻止冒泡,这样外层div就接收不到事件了。代码如下: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false);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阻止冒泡

 e.stopPropagation();

   alert("ok");

 }, false);

     终于要说说怎么解除事件了。解除事件语法:btn.removeEventListener("事件名称", "事件回调", "捕获/冒泡");

     这和绑定事件的参数一样,详细说明下:

          ·  事件名称,就是说解除哪个事件呗。

          ·  事件回调,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必须和注册事件的函数是同一个。

          ·  事件类型,布尔值,这个必须和注册事件时的类型一致。

     也就是说,名称、回调、类型,三者共同决定解除哪个事件,缺一不可。举个例子: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将回调存储在变量中

 var fn = function(e){

   alert("ok");

 };

 //绑定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n, false);

 //解除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fn, false);

     要想注册过的事件能够被解除,必须将回调函数保存起来,否则无法解除。

DOM0与DOM2混用

     事情本来就很乱了,这又来个混合使用,还让不让人活了。。。

     别怕,混合使用完全没问题,DOM0模型和DOM2模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互不影响。

     整体上来说,依然是哪个先注册,哪个先执行,其他就没什么了。

后记

     至此,原生js事件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小菜仅仅知道这些而已,欢迎读者补充其他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中,真正的行家不会傻傻的真的注册这么多事件,一般情况下,只需在最外层dom元素注册一次事件,然后通过捕获、冒泡机制去找到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最后根据触发事件的dom元素提供的信息去调用回调。

     也就是说,行家会自己管理事件,而不依赖浏览器去管理,这样即可以提高效率,又保证了兼容性,JQuery不就是这么做的嘛~

     好了,教程到此结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Javascript 相关文章推荐
js编码之encodeURIComponent使用介绍(asp,php)
Mar 01 Javascript
jquery 插件学习(三)
Aug 06 Javascript
上传图片预览JS脚本 Input file图片预览的实现示例
Oct 23 Javascript
Javascript常用字符串判断函数代码分享
Dec 08 Javascript
jQuery实现的登录浮动框效果代码
Sep 26 Javascript
jquery插件格式实例分析
Jun 16 Javascript
深入浅析knockout源码分析之订阅
Jul 12 Javascript
详解Vue 普通对象数据更新与 file 对象数据更新
Apr 26 Javascript
JavaScript字符串检索字符的方法
Jun 23 Javascript
input file样式修改以及图片预览删除功能详细概括(推荐)
Aug 17 Javascript
vue 页面加载进度条组件实例
Feb 05 Javascript
node版本管理工具n包使用教程详解
Nov 09 Javascript
JavaScript中的alert()函数使用技巧详解
Dec 29 #Javascript
JavaScript实现三阶幻方算法谜题解答
Dec 29 #Javascript
浅谈JavaScript Date日期和时间对象
Dec 29 #Javascript
jQuery中clearQueue()方法用法实例
Dec 29 #Javascript
JavaScript实现穷举排列(permutation)算法谜题解答
Dec 29 #Javascript
浅谈JavaScript Array对象
Dec 29 #Javascript
JavaScript实现N皇后问题算法谜题解答
Dec 29 #Javascript
You might like
php调用KyotoTycoon简单实例
2015/04/02 PHP
PHP中curl_setopt函数用法实例分析
2015/04/16 PHP
php调用淘宝开放API实现根据卖家昵称获取卖家店铺ID的方法
2015/07/29 PHP
Zend Framework教程之Zend_Db_Table_Row用法实例分析
2016/03/21 PHP
LNMP部署laravel以及xhprof安装使用教程
2017/09/14 PHP
thinkphp5实现微信扫码支付
2019/12/23 PHP
PHP 实现链式操作
2021/03/09 PHP
基于json的jquery地区联动效果代码
2011/07/06 Javascript
谈谈关于JavaScript 中的 MVC 模式
2013/04/11 Javascript
JS文本框追加多个下拉框的值的简单实例
2013/07/12 Javascript
js判断字符是否是汉字的两种方法小结
2014/01/03 Javascript
取得元素的左和上偏移量的方法
2014/09/17 Javascript
浅谈String.valueOf()方法的使用
2016/06/06 Javascript
JavaScript将DOM事件处理程序封装为event.js 出现的低级错误问题
2016/08/03 Javascript
jquery根据一个值来选中select下的option实例代码
2016/08/29 Javascript
Javascript实现倒计时(防页面刷新)实例
2016/12/13 Javascript
backbone简介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2017/07/14 Javascript
如何使用JS在HTML中自定义字符串格式化
2017/07/20 Javascript
微信小程序wx.request实现后台数据交互功能分析
2017/11/25 Javascript
vue.js实现的绑定class操作示例
2018/07/06 Javascript
vue实现简单的星级评分组件源码
2018/11/16 Javascript
this.$toast() 了解一下?
2019/04/18 Javascript
Node.js API详解之 Error模块用法实例分析
2020/05/14 Javascript
centos系统升级python 2.7.3
2014/07/03 Python
python实现kMeans算法
2017/12/21 Python
Pipenv一键搭建python虚拟环境的方法
2018/05/22 Python
Python如何操作office实现自动化及win32com.client的运用
2020/04/01 Python
python requests包的request()函数中的参数-params和data的区别介绍
2020/05/05 Python
解决Pyinstaller打包软件失败的一个坑
2021/03/04 Python
佛罗里达州印第安河新鲜水果:Hale Groves
2017/02/20 全球购物
法人代表证明书
2014/09/18 职场文书
龙潭大峡谷导游词
2015/02/10 职场文书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总结
2015/02/10 职场文书
小学教师党员承诺书
2015/04/27 职场文书
户外亲子活动总结
2015/05/08 职场文书
2015年教务主任工作总结
2015/07/22 职场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