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February 06, 2014
篇一: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教学反思的实践,终会有所收获,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领域不断取得进步。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全面推行,对全体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学反思”,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因此,写好“教学反思”,不仅不是额外负担,还是备课的好“帮手”。它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加深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改进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以此达到教师成长。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产生影响。他为此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育家,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理性的反思、总结、再反思、再总结的教师也许凭自己的经验能维持一阵子,但是他到底能走多远,的确让人难以做出肯定的回答。教师要自主发展,就必须有“反思”作前提,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良好的阶梯。
(一)反思是为了立足教学实际,创新解决问题。
事实上,教育具有多重属性。教育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教育实践不可能只是一个纯技术层面的过程,把教师等同于教书匠的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错的。教师终日只专注于应付上课,也无兴趣去系统地思索,作为一种生活的教育过程的“传统型的教师该下岗了”。然而,“新课程动了教师的奶酪了”,经过新课程的培训后,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的议论,其中担忧和困惑多于满腔热忱的殷切盼望。许多教师在新课程面前觉得茫然。这种茫然提示了一个问题——教师应怎样将更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使自己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思想品德教师成长的步伐,使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立足教学实际创新解决问题呢?
1、运用多元解读观,寻找反思创新的增长点。
对“教材文件”的解读是多元的,因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地从教材文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理的假设推理,甚至想象。因此,教学反思立足于教学实际,才能找到反思教学创新的增长点。
2、回归生活,寻找反思创新的伸展点。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我们打破“以本为本”的教科书垄断地位,对于课本和教参,我们除了使用它外,还要学会建设它,甚至也可批判它。我们还应该把自身的人格素养融入教学反思中,来引导学生学做负有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使教学过程获得一种独立、自我有别于他人的教学体验。
生活的多样化、人性的多面性和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的教学反思提供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当你在不断反思中找到了创新的基点时,面对新课程就可以潇洒地说:“谁也动不了我的奶酪。”
(二)反思是为了“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提高。
除了教师的知识面、人生感悟外,还可以是学生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经常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各种媒体收集材料,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共享共进。这样,教学反思才能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教学是一种生命活动,生活有多广阔,教学的空间就应该有多广,教学反思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可以通过一些与教材相关内容的社会实践、调查访谈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会教材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好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每一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进行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续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
篇二: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学新课时,尽可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强调并注重情景创设、情感目标的实现。运用多种手段应用教学,有时间的话还能组织学生看点视频、电影之类的。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时间了,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政治课老师变为思品课老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又让人难以适从。的确,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首先,三维目标的关系。
现在思品课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殊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就如学生所念叨的“背多分”。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兴奋了,但往往轻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其次,学新课与复习的关系。
相信大家都会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用最短时间讲完新课,然后展开复习、练习、检测。争取期末考过其它乡镇,思品课就是如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走进生活、活动在线等内容。按理应该活动,让同学们实践或是放松绩就是老师的成绩。学校就是以此来衡量老师,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因此,我认为,课改与考核脱节,是老师对课改爱好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课改的成果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考核制度不变,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就像昙花一样,漂亮却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搞什么论坛,心里想着的却是下节课如何复习一样。
第三,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小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的被动,每周只有3节课。学新课时还可以,可临到考试就明显觉得不够了。又要讲、又要记、又要练;而练了后又没有时间检查再落实。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就更要精打细算,不讲怕学生不明白,讲多了肯定占用学生记的时间。好多时候是当时记住了,可过后又忘了。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把握不了。而老师则随着学生的把握情况喜怒哀乐。提高复习效率则是最重要而又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四,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坚持传统必然行不同。当前我们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非常好的。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提起成绩很多人咬牙切齿,很多时候我们又斤斤计较成绩,其实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生能力的直接体现。像思品课,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因此,一方面我们高举课改大旗,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三者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谁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谁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就把自己陷入到矛盾之中。
篇三:我的教学故事—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完成教育改革任务、推进素质教育为已任,认真地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二、本期实施的措施及其成效
㈠、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2、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㈡、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㈢、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2、抓优扶差。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本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引导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㈣、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一学期以来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今后努力方向
对学生学法加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演练,培养综合分析解题能力,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成绩,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四: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前奏,也是教师要反思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明确往往是成功的教学的基础。在教学的准备阶段,不同的教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个发展,是全面的目标,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能回到知识中心的老路去。
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不可预测性。在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教师需要不断地通过学生态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和学生的反应,估计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判决是否需要临时中断和修正;对自己讲过的内容重新强调,也可通过学生做简单的检测,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
2、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教怎样促进学呢?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可能总是能按教师所期待那样进行的。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如期的?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不是如期的?哪些教学促进的互动是积极有效的?哪些是低效或低质的?都需要在课后作总结或评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
3、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必须让其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和信念。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本身就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就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前进的平台,从而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4、需要改进的方向。
目前,新课程实验已在我市进行得如火如荼,广大一线教师正在以无比的热情和无穷的干劲,围绕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全力以赴的开展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新课程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对新课程实施,“合理性”追求,成为教师反思自身行为的动力。从具体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来看,参与实验的学校教师还应在几个方面进改进:
(1)教师过多地依赖常规性教学的策略,似乎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风格未全面展示出来。新教材在内容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传统课程中学科体系强调系统与规范,强调严格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等特点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使教师对新教材编排的变化常常产生理解上的“冲突”。因此,我们教师应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勇于对实验标准和教材提出质疑,在教学策略上张扬个性,突出特长,真正使新课程教学设计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2)教学反思过多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前,不少教师面临实施新课程教学与教学评价的矛盾,即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矛盾:学生从课堂上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常规的评价方式,考生学习成绩没有高低之分,家长怎么看?社会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的这种疑虑是事实。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新课程永恒的主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已行动起来,共同努力,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各种评价方式和手段,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任务”必定会改变。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唯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是得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事物所代替。
反思是一种梳理,是对自己已有行为的梳理,可以使教师清楚地认识自身行为中的当与不当,从而进一步理清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这就使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超前意识,超强意识,超重意识。
篇五: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新的教学任务,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新的教学任务,也让我充满着希望和期待。
面对134个陌生的脸颊,我知道我的首要任务是记住这些可爱的模样,背诵他们的姓名,然后试图对号入座,到现在我基本上能认识九分之一新生,其他老师都羡慕,但是我知道,是因为教育,所以我才选择了负责。
说到反思,其实,只有深深的体验,才会有浓浓的反思,当我们把反思作为自己成长的一个片段,反思才会有升华,我们才会在体验中不断地成长。也因为心中充满爱,身边才会有美。爱之深,择之美。你认为呢?
现在就本周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思路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
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是本课的立足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本教材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又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对应的具体课标要求
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
五、总体教学进度
(l)课时安排: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一课时,共3课时。
(2)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3)教学方法
利用学教案,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预习、探究、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人探讨,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六、学情分析:
总体上讲,本届学生纪律性比较强,踏实老实认真的较多,个别捣乱的学生少。上课听讲状态较好,政治学科基础还可以,理解能力比以前的学生要高。但是在具体知识的学习上,尤其在培养责任意识方面,中学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责任”的概念模糊。
二是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
三是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
四是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七、作业:
部分同学交得不及时:贾子跃、贾子涛、岳家伟、张庆博等。
未到同学:吴冬雪
不交作业:田坤、贾子勇。以后争取教学上做到积极主动,迎合多数学生的要求,找学生谈心,交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教学反思的实践,终会有所收获,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领域不断取得进步。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全面推行,对全体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学反思”,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因此,写好“教学反思”,不仅不是额外负担,还是备课的好“帮手”。它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加深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改进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以此达到教师成长。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产生影响。他为此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育家,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理性的反思、总结、再反思、再总结的教师也许凭自己的经验能维持一阵子,但是他到底能走多远,的确让人难以做出肯定的回答。教师要自主发展,就必须有“反思”作前提,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良好的阶梯。
(一)反思是为了立足教学实际,创新解决问题。
事实上,教育具有多重属性。教育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教育实践不可能只是一个纯技术层面的过程,把教师等同于教书匠的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错的。教师终日只专注于应付上课,也无兴趣去系统地思索,作为一种生活的教育过程的“传统型的教师该下岗了”。然而,“新课程动了教师的奶酪了”,经过新课程的培训后,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的议论,其中担忧和困惑多于满腔热忱的殷切盼望。许多教师在新课程面前觉得茫然。这种茫然提示了一个问题——教师应怎样将更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使自己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思想品德教师成长的步伐,使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立足教学实际创新解决问题呢?
1、运用多元解读观,寻找反思创新的增长点。
对“教材文件”的解读是多元的,因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地从教材文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理的假设推理,甚至想象。因此,教学反思立足于教学实际,才能找到反思教学创新的增长点。
2、回归生活,寻找反思创新的伸展点。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我们打破“以本为本”的教科书垄断地位,对于课本和教参,我们除了使用它外,还要学会建设它,甚至也可批判它。我们还应该把自身的人格素养融入教学反思中,来引导学生学做负有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使教学过程获得一种独立、自我有别于他人的教学体验。
生活的多样化、人性的多面性和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的教学反思提供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当你在不断反思中找到了创新的基点时,面对新课程就可以潇洒地说:“谁也动不了我的奶酪。”
(二)反思是为了“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提高。
除了教师的知识面、人生感悟外,还可以是学生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经常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各种媒体收集材料,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共享共进。这样,教学反思才能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教学是一种生命活动,生活有多广阔,教学的空间就应该有多广,教学反思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可以通过一些与教材相关内容的社会实践、调查访谈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会教材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好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每一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进行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续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
篇二: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学新课时,尽可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强调并注重情景创设、情感目标的实现。运用多种手段应用教学,有时间的话还能组织学生看点视频、电影之类的。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时间了,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政治课老师变为思品课老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又让人难以适从。的确,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首先,三维目标的关系。
现在思品课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殊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就如学生所念叨的“背多分”。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兴奋了,但往往轻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其次,学新课与复习的关系。
相信大家都会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用最短时间讲完新课,然后展开复习、练习、检测。争取期末考过其它乡镇,思品课就是如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走进生活、活动在线等内容。按理应该活动,让同学们实践或是放松绩就是老师的成绩。学校就是以此来衡量老师,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因此,我认为,课改与考核脱节,是老师对课改爱好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课改的成果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考核制度不变,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就像昙花一样,漂亮却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搞什么论坛,心里想着的却是下节课如何复习一样。
第三,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小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的被动,每周只有3节课。学新课时还可以,可临到考试就明显觉得不够了。又要讲、又要记、又要练;而练了后又没有时间检查再落实。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就更要精打细算,不讲怕学生不明白,讲多了肯定占用学生记的时间。好多时候是当时记住了,可过后又忘了。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把握不了。而老师则随着学生的把握情况喜怒哀乐。提高复习效率则是最重要而又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四,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坚持传统必然行不同。当前我们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非常好的。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提起成绩很多人咬牙切齿,很多时候我们又斤斤计较成绩,其实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生能力的直接体现。像思品课,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因此,一方面我们高举课改大旗,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三者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谁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谁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就把自己陷入到矛盾之中。
篇三:我的教学故事—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完成教育改革任务、推进素质教育为已任,认真地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二、本期实施的措施及其成效
㈠、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2、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㈡、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㈢、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2、抓优扶差。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本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引导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㈣、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一学期以来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今后努力方向
对学生学法加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演练,培养综合分析解题能力,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成绩,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四: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前奏,也是教师要反思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明确往往是成功的教学的基础。在教学的准备阶段,不同的教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个发展,是全面的目标,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能回到知识中心的老路去。
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不可预测性。在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教师需要不断地通过学生态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和学生的反应,估计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判决是否需要临时中断和修正;对自己讲过的内容重新强调,也可通过学生做简单的检测,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
2、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教怎样促进学呢?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可能总是能按教师所期待那样进行的。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如期的?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不是如期的?哪些教学促进的互动是积极有效的?哪些是低效或低质的?都需要在课后作总结或评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
3、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必须让其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和信念。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本身就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就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前进的平台,从而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4、需要改进的方向。
目前,新课程实验已在我市进行得如火如荼,广大一线教师正在以无比的热情和无穷的干劲,围绕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全力以赴的开展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新课程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对新课程实施,“合理性”追求,成为教师反思自身行为的动力。从具体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来看,参与实验的学校教师还应在几个方面进改进:
(1)教师过多地依赖常规性教学的策略,似乎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风格未全面展示出来。新教材在内容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传统课程中学科体系强调系统与规范,强调严格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等特点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使教师对新教材编排的变化常常产生理解上的“冲突”。因此,我们教师应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勇于对实验标准和教材提出质疑,在教学策略上张扬个性,突出特长,真正使新课程教学设计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2)教学反思过多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前,不少教师面临实施新课程教学与教学评价的矛盾,即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矛盾:学生从课堂上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常规的评价方式,考生学习成绩没有高低之分,家长怎么看?社会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的这种疑虑是事实。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新课程永恒的主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已行动起来,共同努力,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各种评价方式和手段,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任务”必定会改变。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唯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是得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事物所代替。
反思是一种梳理,是对自己已有行为的梳理,可以使教师清楚地认识自身行为中的当与不当,从而进一步理清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这就使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超前意识,超强意识,超重意识。
篇五: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新的教学任务,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新的教学任务,也让我充满着希望和期待。
面对134个陌生的脸颊,我知道我的首要任务是记住这些可爱的模样,背诵他们的姓名,然后试图对号入座,到现在我基本上能认识九分之一新生,其他老师都羡慕,但是我知道,是因为教育,所以我才选择了负责。
说到反思,其实,只有深深的体验,才会有浓浓的反思,当我们把反思作为自己成长的一个片段,反思才会有升华,我们才会在体验中不断地成长。也因为心中充满爱,身边才会有美。爱之深,择之美。你认为呢?
现在就本周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思路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
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是本课的立足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本教材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又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对应的具体课标要求
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
五、总体教学进度
(l)课时安排: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一课时,共3课时。
(2)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3)教学方法
利用学教案,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预习、探究、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人探讨,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六、学情分析:
总体上讲,本届学生纪律性比较强,踏实老实认真的较多,个别捣乱的学生少。上课听讲状态较好,政治学科基础还可以,理解能力比以前的学生要高。但是在具体知识的学习上,尤其在培养责任意识方面,中学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责任”的概念模糊。
二是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
三是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
四是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七、作业:
部分同学交得不及时:贾子跃、贾子涛、岳家伟、张庆博等。
未到同学:吴冬雪
不交作业:田坤、贾子勇。以后争取教学上做到积极主动,迎合多数学生的要求,找学生谈心,交流。
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