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January 13, 2014
篇一: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备好学生和教材,而且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感想,谈谈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析新教材的特点,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结构上确定专题型教学体系,弥补了过去教材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对分裂的不足,使之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新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优点,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和选择空间。但是新教材对许多编写者来说,毕竟是第一次,她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跨度大、跳跃性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面对新教材时,少一些抱怨,多一点扬长避短的精神。教材即材料,我们引领学生,去解决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依据;是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借助平台。它的作用是被我们“用”,而不是用来束缚我们的教学。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巧妙整合历史新教材内容。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增。充分发掘各种课程资源,以简驭繁,化难为易
,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使用教材,回归课本,立足教材,突出主干,夯实基础,。培养学科素养和能力。
(一)注意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二)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或结构。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平时不断地回顾、巩固,考试中,特别是在做大题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而能不或尽量少地减少知识点的遗漏。
(三)、提炼和概括要点。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四)、仔细推敲词句阅读中学历史课文,必须对教材重点和难点中的有关词句予以充分的注意和深刻的理解,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而达到培养智能的目的。
(1)抓关键的字词。仔细领会,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抓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一战结束“萧条下去”。抓住以上关键的词句,就可理解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艰难曲
折的发展历程、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
(3)抓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它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果)。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凭借推理
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圈点批划
所谓圈点批划,就是做记号(圈、点、划)和写批注。它的作用是:(1)可经常提醒我们细心读书,用脑思考,加深印象,帮助记忆;(2)可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感触、见解、难点、疑点随时标记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华;(3)可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解和“再创造”,使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掌握,创作出新东西。总之,圈点批划是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对教材所作的不断加工、分解和初步消化,也是把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知识
的重要步骤。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联系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野,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必然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点、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比如今年中国的载人飞船上天,实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飞天的梦想,因而我们就可以更多地给于科技史,特别是中国科技史以更多的关注。台海关系由于台独意图“修宪”又趋紧张,因而台湾问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还有东北问题等等。
第一,可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对于学习认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同学来说,考核的成绩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来说,检查的结果就是一个鞭策和督促,促使他们认真复习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加以改进。具体操作时可把安排背书任务、布置课后练习、设置小结论文和进行阶段效果检查(单元测试、专题测试、综合测试等)相结合。“情”。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它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节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也有一句老话说,大学生是因为喜欢某科而喜欢老师,中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某科。也就是说,能让中学生“喜欢上”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感,使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高一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已然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教师要想在紧张的备考中“取悦”学生,单靠简单的口头表扬,口头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更应该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篇二: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1)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形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通过观看“欧共体形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因此,我们要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学习了《英国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况,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我就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之余,积极撰写读后感。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二、问题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由于历史在初中是所谓的“副科”,学生不太重视,因此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贫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简单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更无从谈及。而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大,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1的第1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政治专题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几千年。因此,学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也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重视和加强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样,学生就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在学习时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并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注意总结提高,定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篇三: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什么是课堂教学实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在众多的环节和措施中,最主要的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我们的历史学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厌学,课堂教学效率低,考试成绩不理想。那怎样才能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呢?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新知呢?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必须先认识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的重要性,其次是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调动上给予了充分重视,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就强调了课程目标的制定“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指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同时还指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激发不同的学习兴趣层次。“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转型期,因此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除了要继续利用初中阶段的间接兴趣,即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以外,更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即学生能较为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历史问题中蕴含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撞击。”可见,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前提必须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解、掌握的欲望和要求。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去自觉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质量。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学科,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要将这么多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把历史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而主动去学,历史课堂的效率才能提高。
二、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巧设导入语。
传统历史教学不是很重视新课的导入,这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学习新课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由此可见同一教材内容的导入设计应紧扣主题,立足于“了解”课文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现象等。不要一开始就抛出类似探究题式的难度的问题,而应由浅入深,铺垫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气氛和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现象的导入法为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百家争鸣”和儒家形成》一课时,我考虑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阶段,对后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是这么导入的:中国自1840年后一百多年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武器上的落后是一个客观原因,但这并不是必然导致中国受辱的根本原因,那么究竟与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性格是否也有某种关系呢?还有我们平常提到的“中庸之道”,“仁”和“尊老爱幼”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将能从源头上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综合性等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采用图片、音像资料、实物、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复现历史,创设一定形象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或者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角色,设计表演情境,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学生自己或者是班上的同学,这样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结构的发展,减少学生理解无趣抽象概念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一定的态度体验,也使学生对历史角色产生了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内心的体验,产生内在的激情,进而促使学习的兴趣由内心迸发并不断提升。
同时,改变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尝试新课程倡导的主导-主体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搭建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比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内容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展开,可以是一则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个人物、事件的评论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或者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历史辩论赛等活动,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形成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
⒊以高超的语言艺术,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沟通师生,实现师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桥梁。历史语言艺术最讲究的是在准确前提下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形象性就是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余音在耳,牢牢地吸引和有力地感染学生。比如在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处境时,学生对其“夹缝中生存”的表述有些费解,我就举了汉堡的例子向学生说明:汉堡的上下两层分别代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而民族资本主义就是中间的夹层。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通过汉堡这个形象比喻,很快就理解了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同时历史语言还要求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教学语言中的味精,是教学魅力的源泉。历史教学需要幽默,通过寓庄于谐,庄谐并举,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内在的学习热情。
⒋设置有效问题,激活学生探求的心理,提升学习兴趣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够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优化课堂教学。但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⑴适度性
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为依据,不能太难或者太容易,否则都达不到刺激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目的,要注意把握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思维高度,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自然而来了。在分析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时,我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的不多,因此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提出了英国和美国的最高领导人怎么称呼?他们是怎么样产生的?各有哪些权利?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跃跃欲试,相互讨论,争相发言,积极性很高,最后我让他们把分析讨论的结果归纳整理,制成一张表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⑵层次性
由于学生在理解认知、思考分析、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吃好”,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要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能吃到”,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地说,就是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启发诱导,让学生自然顺利地“摘到果子”。
⑶时代性
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兴趣对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提问时注意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时,我就适当补充了“神舟六号”、“嫦娥一号”发射等知识,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了解很多,特别是男生,一讲到这些内容时特别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在讲《中国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时,我从学生给最感兴趣的服饰入手,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服饰变化的认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最后他们从服饰谈到饮食、住房、婚丧等,讲得头头是道,有些学生的见解很独到也很精辟。直到下课铃响,学生还是意犹未尽。可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总之,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还有很多,但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有心人,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并将它们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篇四: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通过近一年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教育教学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与同仁商榷。
第一、高一历史必修二以经济史为专题,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突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世界近现代经济史发展历程的基本线索。
第二、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比较、评价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法,即一分为二,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突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功大于过?还是功过参半?例如辩证地评价重农抑商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全球化……
第三、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加强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型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注重了同步辅导的课堂训练,及时练习巩固新知;二是注重了单元、阶段及期考模拟试题的自测训练,教师及时讲评。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讲到罗斯福新政,给学生介绍罗斯福这个历史人物,罗斯福总统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是唯一一位终生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但他身残志坚,为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走出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困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成就在美国总统史上仅次于华盛顿与林肯,受到美国人民的怀念与尊敬。请牢记他的名言:Firstofall,letmeassertmyfirmbeliefthattheonlythingwehavetofearisfearitself.(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其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五、继续自主探索——合作探索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探究历史的求知欲。
第六、注重发挥多媒体电脑教学优势,精心准备课件,力争做到课件最优化,把文字、图片、地图、表格、动画融为一体,讲练结合。
第七、有机引进远程直播课,采取拿来主义,听名师讲课,吸收其优点,为我所用,“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第八、教学生读熟课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重教给学生背记+理解+运用=收获。
第九、针对高一学生自控力较差的弱点,与学生约法三章:凡是上课、自习讲闲话、做闲事、闲思者写出说明书。变检讨为说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即养成教育)。
第十、以说服教育为主,忌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忌讽刺、挖苦及辱骂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不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第十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多学习、学无止境,多反思,宁静以致远。多虚心听取学生、同行的意见与建议,教学相长,谦虚谨慎,与时俱进,善于开拓创新,最终获得教育教学教研的最大限度的成功
篇五: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师从“会教”到“会学与会教”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今年我带的是高一人民版的新课本,从高三学生毕业后听专家讲课,到现在讲授新课,感受颇多。在这里我只想简单的说一下,我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希望与各位交流一下。
我们知道历史新课标讲究的是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这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基本上是空白的,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这种教法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的。那么,在学生没有任何历史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来如何开展历史教学?这就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
我现在的选择是:第一、完全按照课本的知识点知道学生先理解课本知识,然后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很明显这和现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观是完全相反的。
第二、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观,努力做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在这里希望能从各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选择,希望我们可以利用博客多多的交流。
新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备好学生和教材,而且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感想,谈谈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析新教材的特点,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结构上确定专题型教学体系,弥补了过去教材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对分裂的不足,使之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新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优点,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和选择空间。但是新教材对许多编写者来说,毕竟是第一次,她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跨度大、跳跃性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面对新教材时,少一些抱怨,多一点扬长避短的精神。教材即材料,我们引领学生,去解决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依据;是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借助平台。它的作用是被我们“用”,而不是用来束缚我们的教学。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巧妙整合历史新教材内容。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增。充分发掘各种课程资源,以简驭繁,化难为易
,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使用教材,回归课本,立足教材,突出主干,夯实基础,。培养学科素养和能力。
(一)注意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二)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或结构。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平时不断地回顾、巩固,考试中,特别是在做大题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而能不或尽量少地减少知识点的遗漏。
(三)、提炼和概括要点。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四)、仔细推敲词句阅读中学历史课文,必须对教材重点和难点中的有关词句予以充分的注意和深刻的理解,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而达到培养智能的目的。
(1)抓关键的字词。仔细领会,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抓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一战结束“萧条下去”。抓住以上关键的词句,就可理解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艰难曲
折的发展历程、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
(3)抓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它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果)。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凭借推理
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圈点批划
所谓圈点批划,就是做记号(圈、点、划)和写批注。它的作用是:(1)可经常提醒我们细心读书,用脑思考,加深印象,帮助记忆;(2)可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感触、见解、难点、疑点随时标记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华;(3)可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解和“再创造”,使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掌握,创作出新东西。总之,圈点批划是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对教材所作的不断加工、分解和初步消化,也是把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知识
的重要步骤。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联系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野,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必然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点、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比如今年中国的载人飞船上天,实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飞天的梦想,因而我们就可以更多地给于科技史,特别是中国科技史以更多的关注。台海关系由于台独意图“修宪”又趋紧张,因而台湾问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还有东北问题等等。
第一,可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对于学习认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同学来说,考核的成绩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来说,检查的结果就是一个鞭策和督促,促使他们认真复习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加以改进。具体操作时可把安排背书任务、布置课后练习、设置小结论文和进行阶段效果检查(单元测试、专题测试、综合测试等)相结合。“情”。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它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节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也有一句老话说,大学生是因为喜欢某科而喜欢老师,中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某科。也就是说,能让中学生“喜欢上”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感,使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高一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已然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教师要想在紧张的备考中“取悦”学生,单靠简单的口头表扬,口头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更应该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篇二: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1)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形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通过观看“欧共体形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因此,我们要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学习了《英国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况,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我就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之余,积极撰写读后感。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二、问题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由于历史在初中是所谓的“副科”,学生不太重视,因此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贫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简单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更无从谈及。而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大,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1的第1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政治专题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几千年。因此,学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也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重视和加强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样,学生就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在学习时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并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注意总结提高,定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篇三: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什么是课堂教学实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在众多的环节和措施中,最主要的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我们的历史学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厌学,课堂教学效率低,考试成绩不理想。那怎样才能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呢?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新知呢?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必须先认识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的重要性,其次是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调动上给予了充分重视,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就强调了课程目标的制定“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指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同时还指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激发不同的学习兴趣层次。“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转型期,因此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除了要继续利用初中阶段的间接兴趣,即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以外,更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即学生能较为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历史问题中蕴含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撞击。”可见,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前提必须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解、掌握的欲望和要求。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去自觉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质量。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学科,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要将这么多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把历史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而主动去学,历史课堂的效率才能提高。
二、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巧设导入语。
传统历史教学不是很重视新课的导入,这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学习新课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由此可见同一教材内容的导入设计应紧扣主题,立足于“了解”课文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现象等。不要一开始就抛出类似探究题式的难度的问题,而应由浅入深,铺垫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气氛和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现象的导入法为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百家争鸣”和儒家形成》一课时,我考虑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阶段,对后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是这么导入的:中国自1840年后一百多年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武器上的落后是一个客观原因,但这并不是必然导致中国受辱的根本原因,那么究竟与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性格是否也有某种关系呢?还有我们平常提到的“中庸之道”,“仁”和“尊老爱幼”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将能从源头上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综合性等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采用图片、音像资料、实物、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复现历史,创设一定形象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或者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角色,设计表演情境,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学生自己或者是班上的同学,这样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结构的发展,减少学生理解无趣抽象概念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一定的态度体验,也使学生对历史角色产生了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内心的体验,产生内在的激情,进而促使学习的兴趣由内心迸发并不断提升。
同时,改变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尝试新课程倡导的主导-主体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搭建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比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内容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展开,可以是一则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个人物、事件的评论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或者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历史辩论赛等活动,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形成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
⒊以高超的语言艺术,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沟通师生,实现师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桥梁。历史语言艺术最讲究的是在准确前提下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形象性就是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余音在耳,牢牢地吸引和有力地感染学生。比如在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处境时,学生对其“夹缝中生存”的表述有些费解,我就举了汉堡的例子向学生说明:汉堡的上下两层分别代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而民族资本主义就是中间的夹层。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通过汉堡这个形象比喻,很快就理解了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同时历史语言还要求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教学语言中的味精,是教学魅力的源泉。历史教学需要幽默,通过寓庄于谐,庄谐并举,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内在的学习热情。
⒋设置有效问题,激活学生探求的心理,提升学习兴趣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够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优化课堂教学。但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⑴适度性
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为依据,不能太难或者太容易,否则都达不到刺激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目的,要注意把握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思维高度,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自然而来了。在分析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时,我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的不多,因此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提出了英国和美国的最高领导人怎么称呼?他们是怎么样产生的?各有哪些权利?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跃跃欲试,相互讨论,争相发言,积极性很高,最后我让他们把分析讨论的结果归纳整理,制成一张表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⑵层次性
由于学生在理解认知、思考分析、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吃好”,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要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能吃到”,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地说,就是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启发诱导,让学生自然顺利地“摘到果子”。
⑶时代性
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兴趣对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提问时注意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时,我就适当补充了“神舟六号”、“嫦娥一号”发射等知识,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了解很多,特别是男生,一讲到这些内容时特别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在讲《中国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时,我从学生给最感兴趣的服饰入手,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服饰变化的认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最后他们从服饰谈到饮食、住房、婚丧等,讲得头头是道,有些学生的见解很独到也很精辟。直到下课铃响,学生还是意犹未尽。可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总之,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还有很多,但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有心人,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并将它们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篇四: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通过近一年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教育教学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与同仁商榷。
第一、高一历史必修二以经济史为专题,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突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世界近现代经济史发展历程的基本线索。
第二、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比较、评价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法,即一分为二,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突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功大于过?还是功过参半?例如辩证地评价重农抑商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全球化……
第三、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加强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型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注重了同步辅导的课堂训练,及时练习巩固新知;二是注重了单元、阶段及期考模拟试题的自测训练,教师及时讲评。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讲到罗斯福新政,给学生介绍罗斯福这个历史人物,罗斯福总统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是唯一一位终生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但他身残志坚,为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走出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困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成就在美国总统史上仅次于华盛顿与林肯,受到美国人民的怀念与尊敬。请牢记他的名言:Firstofall,letmeassertmyfirmbeliefthattheonlythingwehavetofearisfearitself.(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其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五、继续自主探索——合作探索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探究历史的求知欲。
第六、注重发挥多媒体电脑教学优势,精心准备课件,力争做到课件最优化,把文字、图片、地图、表格、动画融为一体,讲练结合。
第七、有机引进远程直播课,采取拿来主义,听名师讲课,吸收其优点,为我所用,“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第八、教学生读熟课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重教给学生背记+理解+运用=收获。
第九、针对高一学生自控力较差的弱点,与学生约法三章:凡是上课、自习讲闲话、做闲事、闲思者写出说明书。变检讨为说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即养成教育)。
第十、以说服教育为主,忌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忌讽刺、挖苦及辱骂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不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第十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多学习、学无止境,多反思,宁静以致远。多虚心听取学生、同行的意见与建议,教学相长,谦虚谨慎,与时俱进,善于开拓创新,最终获得教育教学教研的最大限度的成功
篇五: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师从“会教”到“会学与会教”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今年我带的是高一人民版的新课本,从高三学生毕业后听专家讲课,到现在讲授新课,感受颇多。在这里我只想简单的说一下,我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希望与各位交流一下。
我们知道历史新课标讲究的是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这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基本上是空白的,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这种教法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的。那么,在学生没有任何历史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来如何开展历史教学?这就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
我现在的选择是:第一、完全按照课本的知识点知道学生先理解课本知识,然后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很明显这和现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观是完全相反的。
第二、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观,努力做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在这里希望能从各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选择,希望我们可以利用博客多多的交流。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