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May 06, 2014
篇一: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武湖地处长江之滨,黄陂区最南端,东联武汉新港,西与武汉中心城区一桥之隔,是武汉新城重点发展区域,黄陂南部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支点。全街区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人口5.2万,下辖20个生产队(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我街以“创全国文明村镇、建富裕和谐武湖”为目标,强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街实现财政收入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XX元,经济实力在全区名列前茅。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文明乡镇”、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2012年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称号。
一、倡导全民学习,提高素质强能力
将学习作为培育文明新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通过学习打造“学习型街道”,培育“学习型”干部,提高干部职工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围绕提高执政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学。一是多阵地交叉学。充分利用武湖网站、街党校、街有线电视站、村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简报、宣传栏、宣传车、横幅等多种阵地,学习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规定的学习书目和上级有关文件,宣传各级道德模范尤其是黄陂涌现出的“信义兄弟”、刘慕宁等先进典型,宣传各单位在学习中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功底。二是多方式分类学。灵活运用“会议集中学、平时分散学、结对帮扶学、讨论交流学、典型引路学、专家辅导学、外出观摩学”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先后组织百余人(次)到上海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到广东学习现代物流发展、到江苏学习现代都市农业、到湖南株洲学习城镇管理,不断开阔了党员干部的视野,明晰了发展思路,增强了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多层次指导学。以“三员”(街领导人员、督导辅导员、驻点工作人员)等熟悉工作、熟悉情况的人员到各驻点指导学、组建以“村官”和学校老师为骨干的宣讲团巡回指导学。先后开展各种层次的辅导报告20余场,听课人数达3000人(次)。
(二)围绕提高创业能力引导广大群众学。一是组织专家进农户。组织xx大精神进农家、普法知识进湾村专题学习,组织市、区农业专家进农户,传授农业技术。二是开展“阳光工程”授技术。以位于武湖职高的黄陂区农民技术培训中心为平台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先后免费培训农工10000余(人)次,40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业。三是出台政策激励学。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让所有武湖职工的子女享受高中教育。对失地农工子女考入区级以上高级中学或高等学校就学的,分别给予1000元和XX元的助学金。对于农工自己选择到武汉市相关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街道还将为其报销1000元的学费。
二、倡导全民参与,创新环境展魅力
文明创建是一项系列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
工作中,我们组织和动员全街上下以“创造和谐环境、共建文明武湖”为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实际行动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创建。
(一)突出政府主导抓创建。一是强化组织抓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将精神文明创建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各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如在开展的以“大城管”机制为抓手的环境创建活动、以“魅力武湖”为主题的武湖之夏系列文艺活动、以创优投资环境为主题的建设市场专项治理和整顿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整顿专项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创建工作中,各部门整体联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大投入建载体。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实施了烟波花园改造和武湖文化宫维修工程,全街20个生产队、五通口社区建立和完善了市民文明学校和农民学校及文体活动场所,安置体育建设器材30多套。三是创新环境展新貌。先后筹资10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武湖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公用设施配套。自来水、水泥路、数字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市容美化、生态绿化、公交一体化全面实施。
(二)强化群众主体抓创建。一是引导群众参与。印发《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武湖人——致全街干部职工一封信》,街有线电视台开辟《创建工作大家谈》专栏,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意见,让群众上电视谈创建工作的感受,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典型,激发群众参与创建。二是尊重群众意愿。将民意放在首位开展创建。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着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规划的制订、房型的设计、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等,都交给了村民讨论决定,努力做到以民智聚民力,以民计办民事。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无论是粮食补贴、水库移民款的放发、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及放发数量等,只要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将五通口镇区脏乱差现象和车辆乱停乱放、出店经营现象进行曝光。设立了环境创新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突出文明主题抓创建。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在机关单位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培育亲民、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党风和政风;在窗口行业,开展文明行业评比活动,着力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企业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育,丰富企业文化,弘扬诚信创业精神。目前,全街区级以上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有16家。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社区、五好文明门栋、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为重点,全场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覆盖面达到95%以上;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面达到85%,授星、授牌率达到70%以上。完善村级文明活动场所20处,建立村级图书室3个。三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处处有”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向中小学校延伸;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爱国爱家、文明礼仪、荣辱道德等素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打击“黑网吧”、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开展社区矫正、心理咨询,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活动,为青少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支持开展群众性文体组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武湖之夏”文化体育活动月,街戏迷协会、腰鼓队、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舞狮队等轮番登场,在武湖文化宫、武湖绿化广场、烟波花园广场竞相为群众表演,年吸引群众2万多人(次)。目前,全街有各类群众性文化组织20多个,团员500多人。
三、倡导全民创业,发展经济增实力
将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以文明的大提升促进经济的大发展,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文明的大提升。重点在营造创业文化、倡导全民创业上下功夫。
(一)树立大开放的观点,引进客商创业。以武汉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武湖农产品加工园为载体,策划大项目,招大商,依托大产业、大招商。近年来,共签约项目54个,协议投资超300亿元。香港金马凯旋、厦门惠尔康、江苏雨润、上海致盛、武汉中正、佳海、珩生、六指集团等一大批知名民营企业在武湖投资兴业。
(二)培育市场主体,扶持联合创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多种经济组织、自然人,用资本、资源、技术开展联合,组建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和协会等经济共同体,缩短原始积累周期,增强创业实力。中国家俱cbd、五洲国际建材城、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商铺销售火爆,已有8000余户客户订购、入住商铺。
(三)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创业。以武湖政务服务中心、劳务服务中心、投资创业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为抓手,提高行政办事效能,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环境。
篇二: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XX村位于宁夏**市城区东北角,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81亩。共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86人。村党总支下设一个农村党支部和一个企业党支部,1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1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抓住东西部合作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弘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全村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获得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1999年2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第一个“亿元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先进乡镇企业”、“现代村党支部”、“先进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等称号。1999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先进集体”。2000年被区党委授予1998—2000年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2001年被区党委授予建党八十周年“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04年7月1日获自治区“先进党支部”称号。同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50个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2004年全村工农业收入达到3639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625万元,纯收入达到223.65万元,村级集体资产达到4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2元。
一、以人为本,凝聚民心
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赢得了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多年来,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和加快发展这个重点,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身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一心一意为集体、为村民谋利益、谋发展,从而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村党总支从自身建设出发,用自身形象感召人。党总支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政策、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学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班子成员驾驭全村工作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同时,完善干部管理制度,采取“淘劣留优”措施,对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坚决辞退,发现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强的人才提拔录用,甚至高薪聘任。认真贯彻民主集体制原则,班子内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集体研究讨论,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使整个班子团结协作,成为了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谋大事、创大业的坚强核心。进一步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并认真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对拆迁补偿协议、征地分配方案、农户统筹提留、设备维修费用、救济救助事项一律张榜公布。将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平时工作中,所有班子成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多年来无一人发生经济问题,保持了班子的廉洁和公正,使党总支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
其次,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多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突出的业绩造福于民,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以良好的形象感召于民。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弘扬延安精神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整体素质和为群众谋利益的思想意识。围绕农村各项工作,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了“争先树旗”、“结对共建”、“两带一帮”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抓住机遇,共谋发展
1995年6月,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率团来宁夏考察,并在原**县举办了宁夏华西经济技术协作座谈会。XX村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胆提出了与华西村合作,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宁夏第一个亿元村的设想,从此拉开了东西合作建设亿元村的帷幕。首先成立了**XX实业集团公司,并先后投资5800万元创办和兴建了XX塑料厂、东华洗毛厂、XX建筑公司、XX水泥预制厂、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赢宾馆、XX建筑建材批发市场、XX房地产开发公司,2004年企业完成收入4410万元,总产值达到4650万元,上缴集团公司利润223.65万元。企业的创办和兴建,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也为公益事业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经济保障,并为今后新上村办企业项目提供了资金来源。
近年来,党总支始终把农民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先后组织部分党员、村干部、厂长经理、个体大户到华西村等沿海发达地区“取经”、“学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本领。同时,村党总支还制定了激励政策,每年都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50万元资金,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并对个体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资金补助,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全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全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176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的82,个体工商户达到538家,个体私营经济收入达到18381万元,全村80的农民人均收入来自二、三产业,90以上的村民落实了致富项目,并带动和吸引外来务工人员1000余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力保证。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总支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先后赞助、投资550万元改善了教学条件,改造了低压线路,硬化了环村巷道,改装了自来水,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电话。一是对全村60岁的党员每年给予300元,70岁以上党员给予400元,70岁以上村给予200元生活补助;二是村民如遇“白事”以支部和村委会上门吊唁,给予5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三是对精神病患者村上派人专人护送到外省市医院进行治疗,并对贫困户每年给予300—500元的生活补助,并优先安排困难户上岗就业;四是在减轻农民负担上,少索取,多奉献,巷道卫生、禽病疫苗、虫害防治、灭鼠药品。21名村干部工资全部由村上企业利润中列支。农民负担是全市最低的。
2001年村上自筹资金1250万元,征地150亩,搬迁农户116户,开通了东西横穿全村境内长4.2公里、宽32米的县城长城东街。长城东街的开通,即为群众发展提供了经营场地,同时也为XX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一是沿长城路两侧开发建设,累计投资5845万元,建成东方家园等五个小区,共19幢,建筑面积81100平方米,其中为群众返还营业房191间,为解决群众长期增收打下了基础,为村民提供住宅楼823套;二是吸引从事粮食、石材、肉类等个体私营企业29家。为村经济增长构筑了新的发展平台。三是利用三年时间将全村80以上的平房进行拆除改造,使70的村民住上宽敞明亮的小康楼,50的村民拥有一间营业房。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精神,是一种神奇的动力,激励着千千万万人民。XX村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正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带领全村人民朝着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一颗文明、繁荣、富裕的璀璨新星,正在宁夏大地上冉冉升起。
篇三: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XXX位于乡南部,距乡政府约12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寨(老寨、钟山营、横水坝、老锅厂、坝沟地、岩子脚、石阶箐、大楸树、老水井、洞丫口、大栗柴树),564户1786人,土地总面积16125亩,有汉、彝等民族,养殖、烤烟为主要支柱产业。
二、2010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一)经济状况
2010年粮食总产量470吨,人均占有粮食526斤,农业总产值1043万元,其中烤烟产值487万元,畜牧业产值556万元,人均纯收入3736元。
(二)社会指标
2010年,XXX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全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及其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通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对进组公路、串户路、院坝进行了硬化,开展了改房、改厕、改圈工程,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电、处处通广播电视电话信号。
三、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XXX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明村创建计划。XXX文明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以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三大工程为载体创建文明村,使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乡党委选派乡干部张健同志到XXX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配齐配强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人员。张健同志团结村支两委成员,坚定执行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全村大力开展“四民主、两公开”,即深化和规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村级计划生育、禁毒、安全生产、
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运转有序。
3、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两委班子在思想政治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村党支部及早做好全面部署,具体检查、督促落实,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农村工作网络。领导班子在强化监督上充分发挥作用。党支部把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作用,把村的政务、财务、重大事项等都通过张贴公告形式,对外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使各项工作更具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到民主监督工作上来。领导班子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认真按照“五好党支部”要求,以身作则,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现在全村有44户村民分别由44名党员和村组干部联系帮扶,并将所联系负责的事项印成材料发给每户村民,使党员能在村内处处起到示范作用。
(二)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1、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XXX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村支两委号召全村村民向村委会主任XX(2010年全市抗旱救灾先进工作者)同志学习,村委会修订完善XXX村民自治规约、禁毒公约,全村村民与村委会签订禁毒责任书、禁赌责任书。精心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里”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新风。开展文明创建,以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向纵深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教育,丰富群众生活。通过县乡的支持,从乡陆续领取了1500多本书籍,建立了XXX农民图书室。农民图书室已成为XXX村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文化氧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2010年组织评比“五好”家庭10户、“道德模范家庭”5户,通过历年来不间断的文明创建活动,今天的XXX已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着力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容整洁作为文明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XXX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突出城和谐可持续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支两委一班人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机遇,抓好基础建设,重在落实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完成公路硬化6.8公里,庭院硬化1.3万平方米,改房649间,新建垃圾池13个,改厕167个,新建排水沟40米,新建公共场所2个,面积460平方米。通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整洁,村民家园美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乡向着
建设文明乡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积极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鼓励农业烤烟主业化经营,发展劳务输出经济。为此在烤烟和粮食轮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经济比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事业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烤烟生产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1年种植烤烟1160亩,蔬菜产业逐渐兴起,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全村现有猪存栏数760头、牛存栏数380头、羊存栏数540余头。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村党支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每年7月1日开展党员活动,举行党员群众座谈会,为全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每周在村活动室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致富信息,在全村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拓展村民致富信息渠道。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全村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4、重视教育,保障医疗,倡导科学文明。XXX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有学生91人,老师10人。全体村民尊师重教,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2010年新建畜牧兽医防控室已投入使用,村卫生室作用得到发挥,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养老难问题。村支两委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
5、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为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通过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村上还成立了村警务室、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均达96%以上。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村民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普遍增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村多年无重大案件发生,平安和谐已成为XXX的又一风景。
XXX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总之,XXX村支两委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开拓创新,进一步密切配合乡党委政府,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以此次申报县级文明村镇为契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篇四: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XXX位于乡南部,距乡政府约12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寨(老寨、钟山营、横水坝、老锅厂、坝沟地、岩子脚、石阶箐、大楸树、老水井、洞丫口、大栗柴树),564户1786人,土地总面积16125亩,有汉、彝等民族,养殖、烤烟为主要支柱产业。
二、2010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一)经济状况
2010年粮食总产量470吨,人均占有粮食526斤,农业总产值1043万元,其中烤烟产值487万元,畜牧业产值556万元,人均纯收入3736元。
(二)社会指标
2010年,XXX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全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及其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通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对进组公路、串户路、院坝进行了硬化,开展了改房、改厕、改圈工程,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电、处处通广播电视电话信号。
三、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XXX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明村创建计划。XXX文明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以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三大工程为载体创建文明村,使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乡党委选派乡干部张健同志到XXX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配齐配强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人员。张健同志团结村支两委成员,坚定执行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全村大力开展“四民主、两公开”,即深化和规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村级计划生育、禁毒、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运转有序。
3、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两委班子在思想政治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村党支部及早做好全面部署,具体检查、督促落实,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农村工作网络。领导班子在强化监督上充分发挥作用。党支部把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作用,把村的政务、财务、重大事项等都通过张贴公告形式,对外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使各项工作更具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到民主监督工作上来。领导班子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认真按照“五好党支部”要求,以身作则,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现在全村有44户村民分别由44名党员和村组干部联系帮扶,并将所联系负责的事项印成材料发给每户村民,使党员能在村内处处起到示范作用。
(二)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1、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XXX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村支两委号召全村村民向村委会主任XX(2010年全市抗旱救灾先进工作者)同志学习,村委会修订完善XXX村民自治规约、禁毒公约,全村村民与村委会签订禁毒责任书、禁赌责任书。精心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里”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新风。开展文明创建,以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向纵深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教育,丰富群众生活。通过县乡的支持,从乡陆续领取了1500多本书籍,建立了XXX农民图书室。农民图书室已成为XXX村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文化氧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2010年组织评比“五好”家庭10户、“道德模范家庭”5户,通过历年来不间断的文明创建活动,今天的XXX已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着力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容整洁作为文明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XXX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突出城和谐可持续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支两委一班人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机遇,抓好基础建设,重在落实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完成公路硬化6.8公里,庭院硬化1.3万平方米,改房649间,新建垃圾池13个,改厕167个,新建排水沟40米,新建公共场所2个,面积460平方米。通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整洁,村民家园美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乡向着建设文明乡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积极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鼓励农业烤烟主业化经营,发展劳务输出经济。为此在烤烟和粮食轮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经济比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事业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烤烟生产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1年种植烤烟1160亩,蔬菜产业逐渐兴起,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全村现有猪存栏数760头、牛存栏数380头、羊存栏数540余头。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村党支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每年7月1日开展党员活动,举行党员群众座谈会,为全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每周在村活动室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致富信息,在全村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拓展村民致富信息渠道。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全村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4、重视教育,保障医疗,倡导科学文明。XXX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有学生91人,老师10人。全体村民尊师重教,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2010年新建畜牧兽医防控室已投入使用,村卫生
室作用得到发挥,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养老难问题。村支两委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
5、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为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通过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村上还成立了村警务室、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均达96%以上。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村民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普遍增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村多年无重大案件发生,平安和谐已成为XXX的又一风景。
XXX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总之,XXX村支两委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开拓创新,进一步密切配合乡党委政府,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以此次申报县级文明村镇为契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篇五: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于楼村坐落在S307省道涡阳城至亳州市11公里路段的南、北两边,东距城关镇10公里,南靠张集,西距义门镇10公里,北倚涡河,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全村耕地面积是3209亩;697户,人口3616人;8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党员65名,10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齐全,共8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于楼的发展优势,于楼村党总支部先后四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标兵,先后三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关工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室建设等先进单位;2009年底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初被定为省地税局联系帮扶村。村“两委”班子在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当地实际,住房建设计划将后于黑村、东东村、后西村、南场村、小马村、大马村、叶园村7个村民组(共计384户总占地面积536亩)合并一个于楼中心城社区,农业生产建设计划将依托当地高校无公害农业生产特色,进行整合扩建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园,由上级建委规划布点,通过土地置换协调上报上级国土、农委、新农办、农科等有关部门批准,社区房屋类型是一栋四户两层别墅型、鸟瞰风格,由安徽省设计院设计,初步规划400套,每套建筑面积178平米,占地面积210平米;农业综合示范园,由农委、农科院指导规划,整体是原乡城邦——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分诸多示范板块进行建设。一、于楼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有了新改观。目前,农业综合示范园出具规模。其中有新华电蔬菜基地区(半地下保湿大棚5个、钢管棚26个)、智能育苗中心区(智能大棚1栋座、连栋大棚6栋、滚动大棚6栋、钢管大棚28栋)、食用菌种植区(简易棚4栋)、木耳种植区(简易棚4栋)、药材种植区200、粮种培育区(1500亩)、禾景园(3000亩)等。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了林网和节水灌溉设施。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和县财政资金建设了农业物联网示范点。由禾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12个1.5平方米日光温室大棚,100个35万平方米新型高温钢架大棚,10个1万平方米标准化养鸡棚以及2000多平方米分拣物流中心。已建大小桥涵16座,打井40眼,在建大棚30栋,养鸡场3座、养猪场3座,已初步形成了基础配套、道路通畅、生态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二、农村有高品质滨水新城已成亮点。已建成居民住宅320户(建筑178平米、占地210平米)、道路6.2公里(三纵六横水泥主路3.4公里、巷间水泥路1.4公里、村西水泥路1.2公里,沥青路1.2公里等;沿路两边有冬青、果树、扇树等)、村综合办公楼院(14间)、于楼学校(72间)、于楼幼儿园(6间)、于楼卫生院(12间)、评价超市上(6间)扇形休闲花园广场、安全自来水厂、加油站各一座、公厕2座(4间)、超市8处、路灯68盏、智能科技助农广播1处主机7处分机和14副喇叭、治安室监控点8处、健身器材2套处、绿地和绿化带各3处、环卫垃圾池8处、移动定点垃圾桶各50个、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填埋处理厂一处1200平米、垃圾处理房4间等设施。新建居民住宅70套,已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计划年底完工,下一步文化广场及老年公寓已在筹备施工,于楼新村中心路将成为涡河公园的南大门,已在县筹备实施中。已初步形成纵横交错网格化水泥路及绿化带的生态和睦村居民城社区。
三、于楼整体农业生产发展有新发展。目前,种植有高产粮食2600亩、棉花200亩,已发展食用菌10亩,黑木耳10亩,药材600亩,蔬菜大棚30亩,有养殖大户10家,网箱养鱼5家,运输户30家,种粮大户5家,批发销售13家,建筑户3家,建材户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家饭店4家,农产品加工2家,木材加工2家,文艺班队2家,运输船2家,另外组织劳务输出务工1000人,全年可增收60万元。有力推动了于楼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多次受到地方各级领导的肯定及县、市、省电视台媒体的采访报道。
四、加大新农村建设,完善“四创”工作
该村是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在加大建设速度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紧密结合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完善“四创”工作。一是清洁示范村,三名保洁人员,配齐了工具,建设了村垃圾收集房和垃圾填埋场。二是文明生态村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了生态村建设标准。三是绿色小康村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绿色小康村各项活动,特别是绿化管护、林木管护、临权制度改革都得到了落实。四是移风易俗示范村,能认真落实“村教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开展文体各项活动,禁止婚丧事大操大办,彻底破除了村建迷信,禁止黄赌毒现象的发生。
五、于楼美好乡村建设有新标杆。“原乡城邦——产城一体化”生态文明乡镇坐落在涡阳县陈大镇于楼村,由农业示范园、休闲观光园、工业园、高品质滨水新城四大部分组成。园区涵盖设施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生态观光、农产品物流加工、科技示范等多种功能。如今,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打造绿化、美化、亮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乡村的面貌和省级示范效果,我们将把于楼建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和睦美好示范园;近年来有皖北名村之说,如“农业科技之乡”、“蔬菜花卉果苗之乡”、“人参果娃之乡”、“苔干之乡”、“绿色小康示范村”、“文明生态之示范村”、“移风易俗示范村”、“清洁示范村”、“滨河新村”、“滨水新城”、“美好乡村”之称。我们的美好乡村将会成为江淮大地上涡河与307省道两亮丽风景线上嵌着德一颗耀眼璀璨的风景明珠,也将成为和现代“三农”全面发展的新亮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涡阳县陈大于楼人民欢迎您!
武湖地处长江之滨,黄陂区最南端,东联武汉新港,西与武汉中心城区一桥之隔,是武汉新城重点发展区域,黄陂南部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支点。全街区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人口5.2万,下辖20个生产队(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我街以“创全国文明村镇、建富裕和谐武湖”为目标,强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街实现财政收入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XX元,经济实力在全区名列前茅。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文明乡镇”、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2012年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称号。
一、倡导全民学习,提高素质强能力
将学习作为培育文明新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通过学习打造“学习型街道”,培育“学习型”干部,提高干部职工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围绕提高执政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学。一是多阵地交叉学。充分利用武湖网站、街党校、街有线电视站、村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简报、宣传栏、宣传车、横幅等多种阵地,学习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规定的学习书目和上级有关文件,宣传各级道德模范尤其是黄陂涌现出的“信义兄弟”、刘慕宁等先进典型,宣传各单位在学习中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功底。二是多方式分类学。灵活运用“会议集中学、平时分散学、结对帮扶学、讨论交流学、典型引路学、专家辅导学、外出观摩学”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先后组织百余人(次)到上海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到广东学习现代物流发展、到江苏学习现代都市农业、到湖南株洲学习城镇管理,不断开阔了党员干部的视野,明晰了发展思路,增强了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多层次指导学。以“三员”(街领导人员、督导辅导员、驻点工作人员)等熟悉工作、熟悉情况的人员到各驻点指导学、组建以“村官”和学校老师为骨干的宣讲团巡回指导学。先后开展各种层次的辅导报告20余场,听课人数达3000人(次)。
(二)围绕提高创业能力引导广大群众学。一是组织专家进农户。组织xx大精神进农家、普法知识进湾村专题学习,组织市、区农业专家进农户,传授农业技术。二是开展“阳光工程”授技术。以位于武湖职高的黄陂区农民技术培训中心为平台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先后免费培训农工10000余(人)次,40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业。三是出台政策激励学。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让所有武湖职工的子女享受高中教育。对失地农工子女考入区级以上高级中学或高等学校就学的,分别给予1000元和XX元的助学金。对于农工自己选择到武汉市相关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街道还将为其报销1000元的学费。
二、倡导全民参与,创新环境展魅力
文明创建是一项系列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
工作中,我们组织和动员全街上下以“创造和谐环境、共建文明武湖”为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实际行动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创建。
(一)突出政府主导抓创建。一是强化组织抓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将精神文明创建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各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如在开展的以“大城管”机制为抓手的环境创建活动、以“魅力武湖”为主题的武湖之夏系列文艺活动、以创优投资环境为主题的建设市场专项治理和整顿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整顿专项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创建工作中,各部门整体联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大投入建载体。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实施了烟波花园改造和武湖文化宫维修工程,全街20个生产队、五通口社区建立和完善了市民文明学校和农民学校及文体活动场所,安置体育建设器材30多套。三是创新环境展新貌。先后筹资10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武湖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公用设施配套。自来水、水泥路、数字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市容美化、生态绿化、公交一体化全面实施。
(二)强化群众主体抓创建。一是引导群众参与。印发《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武湖人——致全街干部职工一封信》,街有线电视台开辟《创建工作大家谈》专栏,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意见,让群众上电视谈创建工作的感受,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典型,激发群众参与创建。二是尊重群众意愿。将民意放在首位开展创建。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着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规划的制订、房型的设计、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等,都交给了村民讨论决定,努力做到以民智聚民力,以民计办民事。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无论是粮食补贴、水库移民款的放发、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及放发数量等,只要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将五通口镇区脏乱差现象和车辆乱停乱放、出店经营现象进行曝光。设立了环境创新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突出文明主题抓创建。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在机关单位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培育亲民、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党风和政风;在窗口行业,开展文明行业评比活动,着力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企业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育,丰富企业文化,弘扬诚信创业精神。目前,全街区级以上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有16家。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社区、五好文明门栋、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为重点,全场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覆盖面达到95%以上;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面达到85%,授星、授牌率达到70%以上。完善村级文明活动场所20处,建立村级图书室3个。三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处处有”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向中小学校延伸;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爱国爱家、文明礼仪、荣辱道德等素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打击“黑网吧”、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开展社区矫正、心理咨询,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活动,为青少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支持开展群众性文体组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武湖之夏”文化体育活动月,街戏迷协会、腰鼓队、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舞狮队等轮番登场,在武湖文化宫、武湖绿化广场、烟波花园广场竞相为群众表演,年吸引群众2万多人(次)。目前,全街有各类群众性文化组织20多个,团员500多人。
三、倡导全民创业,发展经济增实力
将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以文明的大提升促进经济的大发展,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文明的大提升。重点在营造创业文化、倡导全民创业上下功夫。
(一)树立大开放的观点,引进客商创业。以武汉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武湖农产品加工园为载体,策划大项目,招大商,依托大产业、大招商。近年来,共签约项目54个,协议投资超300亿元。香港金马凯旋、厦门惠尔康、江苏雨润、上海致盛、武汉中正、佳海、珩生、六指集团等一大批知名民营企业在武湖投资兴业。
(二)培育市场主体,扶持联合创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多种经济组织、自然人,用资本、资源、技术开展联合,组建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和协会等经济共同体,缩短原始积累周期,增强创业实力。中国家俱cbd、五洲国际建材城、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商铺销售火爆,已有8000余户客户订购、入住商铺。
(三)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创业。以武湖政务服务中心、劳务服务中心、投资创业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为抓手,提高行政办事效能,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环境。
篇二: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XX村位于宁夏**市城区东北角,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81亩。共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86人。村党总支下设一个农村党支部和一个企业党支部,1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1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抓住东西部合作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弘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全村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获得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1999年2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第一个“亿元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先进乡镇企业”、“现代村党支部”、“先进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等称号。1999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先进集体”。2000年被区党委授予1998—2000年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2001年被区党委授予建党八十周年“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04年7月1日获自治区“先进党支部”称号。同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50个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2004年全村工农业收入达到3639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625万元,纯收入达到223.65万元,村级集体资产达到4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2元。
一、以人为本,凝聚民心
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赢得了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多年来,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和加快发展这个重点,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身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一心一意为集体、为村民谋利益、谋发展,从而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村党总支从自身建设出发,用自身形象感召人。党总支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政策、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学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班子成员驾驭全村工作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同时,完善干部管理制度,采取“淘劣留优”措施,对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坚决辞退,发现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强的人才提拔录用,甚至高薪聘任。认真贯彻民主集体制原则,班子内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集体研究讨论,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使整个班子团结协作,成为了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谋大事、创大业的坚强核心。进一步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并认真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对拆迁补偿协议、征地分配方案、农户统筹提留、设备维修费用、救济救助事项一律张榜公布。将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平时工作中,所有班子成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多年来无一人发生经济问题,保持了班子的廉洁和公正,使党总支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
其次,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多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突出的业绩造福于民,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以良好的形象感召于民。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弘扬延安精神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整体素质和为群众谋利益的思想意识。围绕农村各项工作,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了“争先树旗”、“结对共建”、“两带一帮”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抓住机遇,共谋发展
1995年6月,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率团来宁夏考察,并在原**县举办了宁夏华西经济技术协作座谈会。XX村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胆提出了与华西村合作,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宁夏第一个亿元村的设想,从此拉开了东西合作建设亿元村的帷幕。首先成立了**XX实业集团公司,并先后投资5800万元创办和兴建了XX塑料厂、东华洗毛厂、XX建筑公司、XX水泥预制厂、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赢宾馆、XX建筑建材批发市场、XX房地产开发公司,2004年企业完成收入4410万元,总产值达到4650万元,上缴集团公司利润223.65万元。企业的创办和兴建,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也为公益事业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经济保障,并为今后新上村办企业项目提供了资金来源。
近年来,党总支始终把农民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先后组织部分党员、村干部、厂长经理、个体大户到华西村等沿海发达地区“取经”、“学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本领。同时,村党总支还制定了激励政策,每年都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50万元资金,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并对个体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资金补助,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全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全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176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的82,个体工商户达到538家,个体私营经济收入达到18381万元,全村80的农民人均收入来自二、三产业,90以上的村民落实了致富项目,并带动和吸引外来务工人员1000余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力保证。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总支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先后赞助、投资550万元改善了教学条件,改造了低压线路,硬化了环村巷道,改装了自来水,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电话。一是对全村60岁的党员每年给予300元,70岁以上党员给予400元,70岁以上村给予200元生活补助;二是村民如遇“白事”以支部和村委会上门吊唁,给予5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三是对精神病患者村上派人专人护送到外省市医院进行治疗,并对贫困户每年给予300—500元的生活补助,并优先安排困难户上岗就业;四是在减轻农民负担上,少索取,多奉献,巷道卫生、禽病疫苗、虫害防治、灭鼠药品。21名村干部工资全部由村上企业利润中列支。农民负担是全市最低的。
2001年村上自筹资金1250万元,征地150亩,搬迁农户116户,开通了东西横穿全村境内长4.2公里、宽32米的县城长城东街。长城东街的开通,即为群众发展提供了经营场地,同时也为XX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一是沿长城路两侧开发建设,累计投资5845万元,建成东方家园等五个小区,共19幢,建筑面积81100平方米,其中为群众返还营业房191间,为解决群众长期增收打下了基础,为村民提供住宅楼823套;二是吸引从事粮食、石材、肉类等个体私营企业29家。为村经济增长构筑了新的发展平台。三是利用三年时间将全村80以上的平房进行拆除改造,使70的村民住上宽敞明亮的小康楼,50的村民拥有一间营业房。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精神,是一种神奇的动力,激励着千千万万人民。XX村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正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带领全村人民朝着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一颗文明、繁荣、富裕的璀璨新星,正在宁夏大地上冉冉升起。
篇三: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XXX位于乡南部,距乡政府约12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寨(老寨、钟山营、横水坝、老锅厂、坝沟地、岩子脚、石阶箐、大楸树、老水井、洞丫口、大栗柴树),564户1786人,土地总面积16125亩,有汉、彝等民族,养殖、烤烟为主要支柱产业。
二、2010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一)经济状况
2010年粮食总产量470吨,人均占有粮食526斤,农业总产值1043万元,其中烤烟产值487万元,畜牧业产值556万元,人均纯收入3736元。
(二)社会指标
2010年,XXX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全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及其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通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对进组公路、串户路、院坝进行了硬化,开展了改房、改厕、改圈工程,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电、处处通广播电视电话信号。
三、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XXX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明村创建计划。XXX文明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以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三大工程为载体创建文明村,使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乡党委选派乡干部张健同志到XXX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配齐配强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人员。张健同志团结村支两委成员,坚定执行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全村大力开展“四民主、两公开”,即深化和规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村级计划生育、禁毒、安全生产、
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运转有序。
3、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两委班子在思想政治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村党支部及早做好全面部署,具体检查、督促落实,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农村工作网络。领导班子在强化监督上充分发挥作用。党支部把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作用,把村的政务、财务、重大事项等都通过张贴公告形式,对外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使各项工作更具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到民主监督工作上来。领导班子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认真按照“五好党支部”要求,以身作则,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现在全村有44户村民分别由44名党员和村组干部联系帮扶,并将所联系负责的事项印成材料发给每户村民,使党员能在村内处处起到示范作用。
(二)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1、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XXX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村支两委号召全村村民向村委会主任XX(2010年全市抗旱救灾先进工作者)同志学习,村委会修订完善XXX村民自治规约、禁毒公约,全村村民与村委会签订禁毒责任书、禁赌责任书。精心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里”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新风。开展文明创建,以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向纵深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教育,丰富群众生活。通过县乡的支持,从乡陆续领取了1500多本书籍,建立了XXX农民图书室。农民图书室已成为XXX村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文化氧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2010年组织评比“五好”家庭10户、“道德模范家庭”5户,通过历年来不间断的文明创建活动,今天的XXX已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着力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容整洁作为文明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XXX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突出城和谐可持续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支两委一班人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机遇,抓好基础建设,重在落实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完成公路硬化6.8公里,庭院硬化1.3万平方米,改房649间,新建垃圾池13个,改厕167个,新建排水沟40米,新建公共场所2个,面积460平方米。通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整洁,村民家园美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乡向着
建设文明乡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积极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鼓励农业烤烟主业化经营,发展劳务输出经济。为此在烤烟和粮食轮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经济比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事业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烤烟生产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1年种植烤烟1160亩,蔬菜产业逐渐兴起,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全村现有猪存栏数760头、牛存栏数380头、羊存栏数540余头。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村党支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每年7月1日开展党员活动,举行党员群众座谈会,为全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每周在村活动室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致富信息,在全村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拓展村民致富信息渠道。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全村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4、重视教育,保障医疗,倡导科学文明。XXX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有学生91人,老师10人。全体村民尊师重教,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2010年新建畜牧兽医防控室已投入使用,村卫生室作用得到发挥,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养老难问题。村支两委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
5、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为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通过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村上还成立了村警务室、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均达96%以上。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村民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普遍增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村多年无重大案件发生,平安和谐已成为XXX的又一风景。
XXX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总之,XXX村支两委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开拓创新,进一步密切配合乡党委政府,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以此次申报县级文明村镇为契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篇四: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XXX位于乡南部,距乡政府约12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寨(老寨、钟山营、横水坝、老锅厂、坝沟地、岩子脚、石阶箐、大楸树、老水井、洞丫口、大栗柴树),564户1786人,土地总面积16125亩,有汉、彝等民族,养殖、烤烟为主要支柱产业。
二、2010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一)经济状况
2010年粮食总产量470吨,人均占有粮食526斤,农业总产值1043万元,其中烤烟产值487万元,畜牧业产值556万元,人均纯收入3736元。
(二)社会指标
2010年,XXX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全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及其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通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对进组公路、串户路、院坝进行了硬化,开展了改房、改厕、改圈工程,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电、处处通广播电视电话信号。
三、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XXX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明村创建计划。XXX文明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以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三大工程为载体创建文明村,使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乡党委选派乡干部张健同志到XXX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配齐配强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人员。张健同志团结村支两委成员,坚定执行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全村大力开展“四民主、两公开”,即深化和规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村级计划生育、禁毒、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运转有序。
3、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两委班子在思想政治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村党支部及早做好全面部署,具体检查、督促落实,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农村工作网络。领导班子在强化监督上充分发挥作用。党支部把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作用,把村的政务、财务、重大事项等都通过张贴公告形式,对外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使各项工作更具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到民主监督工作上来。领导班子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认真按照“五好党支部”要求,以身作则,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现在全村有44户村民分别由44名党员和村组干部联系帮扶,并将所联系负责的事项印成材料发给每户村民,使党员能在村内处处起到示范作用。
(二)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1、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XXX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村支两委号召全村村民向村委会主任XX(2010年全市抗旱救灾先进工作者)同志学习,村委会修订完善XXX村民自治规约、禁毒公约,全村村民与村委会签订禁毒责任书、禁赌责任书。精心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里”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新风。开展文明创建,以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向纵深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教育,丰富群众生活。通过县乡的支持,从乡陆续领取了1500多本书籍,建立了XXX农民图书室。农民图书室已成为XXX村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文化氧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2010年组织评比“五好”家庭10户、“道德模范家庭”5户,通过历年来不间断的文明创建活动,今天的XXX已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着力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容整洁作为文明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XXX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突出城和谐可持续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支两委一班人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机遇,抓好基础建设,重在落实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完成公路硬化6.8公里,庭院硬化1.3万平方米,改房649间,新建垃圾池13个,改厕167个,新建排水沟40米,新建公共场所2个,面积460平方米。通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整洁,村民家园美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乡向着建设文明乡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积极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鼓励农业烤烟主业化经营,发展劳务输出经济。为此在烤烟和粮食轮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经济比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事业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烤烟生产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1年种植烤烟1160亩,蔬菜产业逐渐兴起,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全村现有猪存栏数760头、牛存栏数380头、羊存栏数540余头。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村党支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每年7月1日开展党员活动,举行党员群众座谈会,为全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每周在村活动室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致富信息,在全村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拓展村民致富信息渠道。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全村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4、重视教育,保障医疗,倡导科学文明。XXX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有学生91人,老师10人。全体村民尊师重教,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2010年新建畜牧兽医防控室已投入使用,村卫生
室作用得到发挥,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养老难问题。村支两委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
5、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为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通过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村上还成立了村警务室、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均达96%以上。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村民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普遍增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村多年无重大案件发生,平安和谐已成为XXX的又一风景。
XXX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总之,XXX村支两委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开拓创新,进一步密切配合乡党委政府,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以此次申报县级文明村镇为契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篇五: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于楼村坐落在S307省道涡阳城至亳州市11公里路段的南、北两边,东距城关镇10公里,南靠张集,西距义门镇10公里,北倚涡河,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全村耕地面积是3209亩;697户,人口3616人;8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党员65名,10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齐全,共8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于楼的发展优势,于楼村党总支部先后四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标兵,先后三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关工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室建设等先进单位;2009年底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初被定为省地税局联系帮扶村。村“两委”班子在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当地实际,住房建设计划将后于黑村、东东村、后西村、南场村、小马村、大马村、叶园村7个村民组(共计384户总占地面积536亩)合并一个于楼中心城社区,农业生产建设计划将依托当地高校无公害农业生产特色,进行整合扩建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园,由上级建委规划布点,通过土地置换协调上报上级国土、农委、新农办、农科等有关部门批准,社区房屋类型是一栋四户两层别墅型、鸟瞰风格,由安徽省设计院设计,初步规划400套,每套建筑面积178平米,占地面积210平米;农业综合示范园,由农委、农科院指导规划,整体是原乡城邦——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分诸多示范板块进行建设。一、于楼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有了新改观。目前,农业综合示范园出具规模。其中有新华电蔬菜基地区(半地下保湿大棚5个、钢管棚26个)、智能育苗中心区(智能大棚1栋座、连栋大棚6栋、滚动大棚6栋、钢管大棚28栋)、食用菌种植区(简易棚4栋)、木耳种植区(简易棚4栋)、药材种植区200、粮种培育区(1500亩)、禾景园(3000亩)等。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了林网和节水灌溉设施。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和县财政资金建设了农业物联网示范点。由禾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12个1.5平方米日光温室大棚,100个35万平方米新型高温钢架大棚,10个1万平方米标准化养鸡棚以及2000多平方米分拣物流中心。已建大小桥涵16座,打井40眼,在建大棚30栋,养鸡场3座、养猪场3座,已初步形成了基础配套、道路通畅、生态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二、农村有高品质滨水新城已成亮点。已建成居民住宅320户(建筑178平米、占地210平米)、道路6.2公里(三纵六横水泥主路3.4公里、巷间水泥路1.4公里、村西水泥路1.2公里,沥青路1.2公里等;沿路两边有冬青、果树、扇树等)、村综合办公楼院(14间)、于楼学校(72间)、于楼幼儿园(6间)、于楼卫生院(12间)、评价超市上(6间)扇形休闲花园广场、安全自来水厂、加油站各一座、公厕2座(4间)、超市8处、路灯68盏、智能科技助农广播1处主机7处分机和14副喇叭、治安室监控点8处、健身器材2套处、绿地和绿化带各3处、环卫垃圾池8处、移动定点垃圾桶各50个、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填埋处理厂一处1200平米、垃圾处理房4间等设施。新建居民住宅70套,已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计划年底完工,下一步文化广场及老年公寓已在筹备施工,于楼新村中心路将成为涡河公园的南大门,已在县筹备实施中。已初步形成纵横交错网格化水泥路及绿化带的生态和睦村居民城社区。
三、于楼整体农业生产发展有新发展。目前,种植有高产粮食2600亩、棉花200亩,已发展食用菌10亩,黑木耳10亩,药材600亩,蔬菜大棚30亩,有养殖大户10家,网箱养鱼5家,运输户30家,种粮大户5家,批发销售13家,建筑户3家,建材户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家饭店4家,农产品加工2家,木材加工2家,文艺班队2家,运输船2家,另外组织劳务输出务工1000人,全年可增收60万元。有力推动了于楼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多次受到地方各级领导的肯定及县、市、省电视台媒体的采访报道。
四、加大新农村建设,完善“四创”工作
该村是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在加大建设速度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紧密结合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完善“四创”工作。一是清洁示范村,三名保洁人员,配齐了工具,建设了村垃圾收集房和垃圾填埋场。二是文明生态村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了生态村建设标准。三是绿色小康村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绿色小康村各项活动,特别是绿化管护、林木管护、临权制度改革都得到了落实。四是移风易俗示范村,能认真落实“村教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开展文体各项活动,禁止婚丧事大操大办,彻底破除了村建迷信,禁止黄赌毒现象的发生。
五、于楼美好乡村建设有新标杆。“原乡城邦——产城一体化”生态文明乡镇坐落在涡阳县陈大镇于楼村,由农业示范园、休闲观光园、工业园、高品质滨水新城四大部分组成。园区涵盖设施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生态观光、农产品物流加工、科技示范等多种功能。如今,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打造绿化、美化、亮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乡村的面貌和省级示范效果,我们将把于楼建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和睦美好示范园;近年来有皖北名村之说,如“农业科技之乡”、“蔬菜花卉果苗之乡”、“人参果娃之乡”、“苔干之乡”、“绿色小康示范村”、“文明生态之示范村”、“移风易俗示范村”、“清洁示范村”、“滨河新村”、“滨水新城”、“美好乡村”之称。我们的美好乡村将会成为江淮大地上涡河与307省道两亮丽风景线上嵌着德一颗耀眼璀璨的风景明珠,也将成为和现代“三农”全面发展的新亮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涡阳县陈大于楼人民欢迎您!
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