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职场文书 onFebruary 21, 2014
篇一: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宗旨,建立和完善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推进班级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爱国、爱家”为主题,以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等。努力探索班级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德育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祖国的版图、自然环境和资源,了解《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初步了解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初步了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2、行为目标:能尊重、爱护国家标志,如国旗、国徽,能用《守则》《规范》《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生活自理,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知法、守法,具有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祖国的建设成果。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热情、诚实、爱父母、爱同学、爱他人、爱集体。
三、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加强建国XX年伟大成就的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献身祖国,为祖国富强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2、思想教育:以本地史志,人文景观,家乡变化为内容的爱家乡教育;爱班级、爱学校,正确看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尊重、关心、团结集体成员,有团队精神,言行举止文明,知行统一等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文化名人成长经历为主进行学习目的、方法的教育;进行分辨美丑、善恶、是非能力的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3、道德教育: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
4、法纪教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教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与学生相关的法律条款的宣传与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敬畏法律,增强自身维护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5、心理教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标准的教育;自尊自爱,诚实勇敢,积极上进的教育;与老师、同学正常交往的人际关系教育;公正客观认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6、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感恩社会,悦纳自己。
7、环保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不攀折花木,不乱丢纸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爱护生物,与周围的生命和谐相处。
8、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正确使用电器,煤气,不在有安全隐患的位置打闹游戏,遇到紧急情况能正确拨打各种急救电话,野外出行有安全意识,急救常识等。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师德师风观念,加强师德历练。班主任要增强师表意识,人格魅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亲和力、强烈的感染力、创造力、发展力。以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以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做出榜样。
2、建立班级交流平台、网页。设立学校文件、法律法则、班级日志、学生留言、学生表现记录、活动安排、比赛结果、获奖名单、外地外校经验、本校经验、论文、案例、法制天地、心灵驿站、师生心语、班主任寄语、班主任工作方法交流平台等栏目,
3、 参加“庆祝教师节”、校规校纪、《守则》、《规范》教育、读书演讲比赛、综合知识竞赛、优秀主题班会比赛及观摩、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广播操会操比赛、庆“六·一”、庆元旦书法绘画比赛、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如“一二·九”等),举行形式多样的各项德育活动。
4、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艺术。多关心爱护学生,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冷、生、硬和挖苦学生的情况发生,杜绝语言暴力,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禁止随意给学生停课,禁止对学生家长使用训斥的语言。促进班级形成一种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班风。
5、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鼓励先进,帮助后进学生,善于发掘激活后进生的亮点,增强其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6、在班级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把活动和学校的“五校“联创结合起来,通过班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7、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教育,定期进行法制纪律教育的宣传和案例分析,把学生的违纪降低到最低程度。聘请心理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好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促进学生的学习。
8、利用班会、板报、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教育。.
9、建立班级德育教育网络,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综合网络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信访,电访等各种渠道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诉求,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道德情况、行为表现。拓展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主人公意识。
篇二: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新提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套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德育工作形式与实施途径
(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十个习惯
1.小学生重点培养十个习惯
(1)卫生习惯 (2)礼貌习惯 (3)健身习惯 (4)唱歌习惯 (5)讲普通话的习惯 (6)守纪习惯 (7)写字习惯 (8)读记习惯 (9)作业习惯 (10)记日记的习惯
(二)系列教育
1.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讨论、演讲会、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向往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塑造健全人格。抓好遵守《日常规范》系列教育,每天对照《一日常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努力做遵纪守法、有修养的文明学生。
2.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年3月5目学雷锋,9月10日“教师节”等节目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结合“五五’’普法,开展法制教育,根据“五五”普法要求和学校特点,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交通安全、法治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努力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4.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使其学会做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各校要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各学校要勤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成立学校与家长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抓好校园净化、绿化和美化,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互谅互让,互爱互帮,共同进步;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培育校园文化内涵,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精神,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目标及特色,确立校训、校标、校歌,创立校刊或校报,建立校电陈列室,开辟校园文化长廊,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二)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爱岗教业、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讲公德,守法纪;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要力求使自己做到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经常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各类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评比活动,培养教师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三)强化自主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班级管理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科管理实行个体承包责任制,每人承包一项学习重点,组织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学习管理实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留作业、批改作文、出试卷、阅读。引导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理解、尊重他人,愿意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养成互助合作的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加强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饺联系卡、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传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建设“书香家庭”活动,让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健全和完善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校务日志》、《班级日志》、《学生操行情况记载》、《学生作业情况记载》、《学生读记情况记载》等各种表册,采取学校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全面、细致、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并针对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指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学校实行一月一碰头、一学期一总结、一年一次现场会的交流机制,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作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定期检查、不定期督办工作机制,中心校每半年分层次对各学校组织两次全面检查,并及时进行通报;中心校每月深入学校研究、指导养成教育工作。
六、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其任务是: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团组织等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并负责对学生的品德评定。
4.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引导教学
5.各科教师、全体教职工都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6.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团结广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7.学校工会组织要在本职范围内做好教师的工怍,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严格常规管理,注重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篇三: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进一步提高全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知识丰富、身心健康、具有良好文明习惯的合格小学生。根据“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基础”这一规律,经中心学校研究决定,在全镇各校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活动。从学生文明礼貌、学习、生活、卫生、感恩、安全等方面全方位强化教育、督导,使学生了解掌握良好习惯的基本内容、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约束力和自觉性,形成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学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学生习惯有巨大转变,全镇素质教育有一个质的飞跃,真正办成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学校。
一、紧密围绕主题,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充满感恩之心,充满自信,凝聚力强。树立“进门承担学校兴衰,出门肩负学校荣辱”的责任意识。对校训知晓率达到100%,认同程度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注重公德,追求进步,刻苦勤奋,举止文明,无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无抢占座位,无课桌文化、不胡刻乱画,无损坏公物等现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墙壁卫生无脚印污痕,地面清洁无痰迹垃圾,教室整洁无脏物,教学区、生活区干净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素质教育氛围,体现环境育人功能。
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增强素质培养的环境感染力,使学生走进校门知道如何做人、做事,懂得如何学习、自律。强化校园文化的教育和育人功能。
1、以建立和谐校园为主题,设置校园温馨提示语,强化同学之间友爱相处,帮弱扶困,尊师知礼,诚信友善,文明守纪,勤奋笃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感恩、文明礼礼仪和集体观念行为习惯,明确“是非”观念,自觉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加强自我约束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感召力。
2、以建立平安校园为目的,悬挂安全警句,设立安全教育宣传栏,结合学生实际和季节特点,使学生了解学习安全常识、法律和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遇险、遇困灵活处置,不涉足危险活动,不进入危险区域,维护校园安全,使学校成为安全教育的主阵地。
3、建立校训、班训、讨论并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各班级制作含有全班师生集体合影和班级奋斗目标的挂牌,形成朗朗上口、有自我特色的班级呼号,每天集体呼号,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强心,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和各班应分别设立每日一题的“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集体主义的融融爱心,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4、在教室办公、生活区设立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警句箴言。创设勤恳务实、以爱施教、为人师表的教师文化氛围,提升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岗位责任心,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工作,体现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和健康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拼搏向上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诲人不倦的岗位竞争意识。
三、以活动为载体,按要求分步骤开展良好习惯的教育,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要旗帜鲜明的安排部署,大张旗鼓的宣传动员,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广大师生共同关心、全体参与,步步衔接、层层抓好落实。
1、活动步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四周为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环环紧扣,相互连贯,不断强化,达到由感知到自觉执行。每个主题分四个环节进行:
①校长进行动员,讲清活动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各班列出计划,发出倡议,确定目标。
②依照活动内容和主题,各班积极组织活动,做到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指导,确保全体学生不同程度都受到教育,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学生以“四个一”的小计划为主线,设立一周良好习惯养成的目标,时刻检查对照自己的言行。
③学校每周根据周活动重点,印制《行为习惯成长报告单》,教师每周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报告单,对上周思想行为表现进行回顾,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虚心接受他人建议;教师要对学生每天的行为习惯情况进行评比,班与班评比,小组与小组评比,学生与学生评比,形成良好的规范行为。
④教师每周进行总结,学校每周进行汇总,及时评估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对活动不深入,效果不明显的班级进行个别指导;当活动第一主题进行结束时,学校召开会议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得失,提出下一主题和目标要求,下一主题要紧密与前阶段活动相联系,作为前一活动教育的深入和延续。
2、活动要求:①班主任是开展良好习惯培养推进素质教育最有效、最全面的重要环节。各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的组织管理,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每周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学校“四个一”计划要求和学校素质教育的主题重点,规划制定周工作计划,按要求开展活动。
②教育学生熟知、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诵素质教育的各种名言警句,温馨提示语,确定自身的行为准则和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使学生逐步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③各科代课教师要将素质教育工作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及时表扬肯定。
④认真组织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德育效果。结合实际,经常性的开展歌咏比赛、书画展览、作业展评、“一周之星”“学期之星”等活动,引导学生保持蓬勃的朝气、旺盛的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高尚情操,养成行为习惯,促进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四、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奖励评估机制,促进素质教育的长效发展。
1、班主任每周规范收集《素质教育行为习惯成长报告单》,汇总,写出分析和今后工作措施,装订成册。学校总结并整理归档。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校园行为习惯奖励卡”,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发放奖励卡,并由发卡教师做好登记,当学生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奖励卡(10张或15张)时,学校在师生集会上进行表扬,并奖励精美图书或其他学习用品,以达到表彰先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目的。
2、学校成立“红领巾文明检查岗”,由值周教师组织学生代表每天进行检查各班级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情况,量化打分,每周一旗下讲话时总结表彰,向优胜班级体颁发“学习纪律优胜班集体”和“行为习惯优胜班级体”流动锦旗,以激发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
3、将各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管理成效与所在班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纳入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范围,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树模的依据之一。
五、几点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校实际,详细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活动措施。
2、学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确保全体师生思想统一,行动迅速,成效显著,学校风气面貌一新。
3、中心学校定期对各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措施到位,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活动开展效果好,校风校貌转变快的学校进行表彰,对不重视行为习惯教育,措施不到位,应付差事,资料不齐,效果不明显的学校进行全镇通报。
篇四: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文化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是次品,思想道德品质差的学生是废品。”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告诉我,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突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班级德育计划的实施就会得心顺手。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德育总体目标。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
班集体的目标可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事先设定,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补充,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是一个集体形成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指向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所以激励学生需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例如体育课上的跳高,若要跳得高,必须以一定的高度为目标,有没有高度的要求,跳的高低是大不一样的。很多人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我也喜欢这个例子:桃子吊在空中,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站起来便可摘到也不行,因为这样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只有当跳起来方能摘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说: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只有恰当的目标,才能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激励机制
全班同学认可班级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就应该激励同学们去实现这个目标。当每个人对组织及其目标有了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形成个人乃至集体的内驱力。这样,我们的班集体就能够实现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和谐的集体。
人的需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按需要的对象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本质特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因此,我们针对人的需要的特点,也针对德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给学生一点物质激励,但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用赞美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德育评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而自我评价又是德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处于一个评价环境中,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体系、评价体系之中。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体系。学生的自我认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他人或集体对自己带有倾向性、经常性的评价,对个体自我认识有着极大影响,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思想评价,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真正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校纪校规,班级制度来指导、约束和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可能自觉地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同学们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
第三,全心全意关爱学困生,实现班级总体目标。
对学困生曾有这样界定的:在班级中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学困生主要是思想品德、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班级总体目标的关键,是德育工作的难点。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我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关爱学困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人总是有差异的,总存在长处和不足。我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都会在不管多么优秀的群体里找到相对落后的个体。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科学的智能观——将是否聪明转化为如何聪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其次,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事实上每个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我们帮助学困生不在于“补短”,而在于“扬长”,不但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诱发其闪光点,多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促使他们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活动。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和学困生交流的契机。例如:本学期,我班的学生孙瑞杰天生好动,上课不停地左顾右盼,做小动作,不用心听讲,不做作业,一天到晚满不在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有上进心,爱听表扬的话。有一天上课时,他又在玩纸画,我走过去,拿起他的纸画看了看,问到:“这上面的字写得这么好,是谁写得呀?”孙瑞杰说是他自己写的。我对他说:“以后多练习,会越写越好。” 从此,我经常鼓励他,他也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班级的德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方法是桥或船,没有桥或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我的桥或船就是这样,希望同行们多加指导,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的最好的桥或船,建设和谐共进的优秀的班集体。
篇五: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人员组成: 本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18人,女生32人。
二、班级精神
文明、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文明:所有的同学都讲文明礼貌。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与,加强合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
三、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是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行为习惯养成。以“规范仪表、规范住宿”为突破口,全面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全体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守时、仪表、卫生、安全、劳动”等良好行为习惯。
2、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成功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指导学生干部大胆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3、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理想和责任教育。崇高的理想是学生行为的动力,是学生产生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自信心、进取心、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和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班将着力培养学生“爱学、进取、自信、友爱、尽责、拼搏”等良好品质。
4、 本学年德育工作的实效——加强师生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结对活动,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近学生,指导学生 树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的生活态度。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对心理严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对全体学生进 行心理上的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多的实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宗旨,建立和完善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推进班级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爱国、爱家”为主题,以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等。努力探索班级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德育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祖国的版图、自然环境和资源,了解《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初步了解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初步了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2、行为目标:能尊重、爱护国家标志,如国旗、国徽,能用《守则》《规范》《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生活自理,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知法、守法,具有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祖国的建设成果。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热情、诚实、爱父母、爱同学、爱他人、爱集体。
三、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加强建国XX年伟大成就的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献身祖国,为祖国富强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2、思想教育:以本地史志,人文景观,家乡变化为内容的爱家乡教育;爱班级、爱学校,正确看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尊重、关心、团结集体成员,有团队精神,言行举止文明,知行统一等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文化名人成长经历为主进行学习目的、方法的教育;进行分辨美丑、善恶、是非能力的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3、道德教育: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
4、法纪教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教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与学生相关的法律条款的宣传与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敬畏法律,增强自身维护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5、心理教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标准的教育;自尊自爱,诚实勇敢,积极上进的教育;与老师、同学正常交往的人际关系教育;公正客观认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6、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感恩社会,悦纳自己。
7、环保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不攀折花木,不乱丢纸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爱护生物,与周围的生命和谐相处。
8、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正确使用电器,煤气,不在有安全隐患的位置打闹游戏,遇到紧急情况能正确拨打各种急救电话,野外出行有安全意识,急救常识等。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师德师风观念,加强师德历练。班主任要增强师表意识,人格魅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亲和力、强烈的感染力、创造力、发展力。以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以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做出榜样。
2、建立班级交流平台、网页。设立学校文件、法律法则、班级日志、学生留言、学生表现记录、活动安排、比赛结果、获奖名单、外地外校经验、本校经验、论文、案例、法制天地、心灵驿站、师生心语、班主任寄语、班主任工作方法交流平台等栏目,
3、 参加“庆祝教师节”、校规校纪、《守则》、《规范》教育、读书演讲比赛、综合知识竞赛、优秀主题班会比赛及观摩、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广播操会操比赛、庆“六·一”、庆元旦书法绘画比赛、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如“一二·九”等),举行形式多样的各项德育活动。
4、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艺术。多关心爱护学生,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冷、生、硬和挖苦学生的情况发生,杜绝语言暴力,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禁止随意给学生停课,禁止对学生家长使用训斥的语言。促进班级形成一种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班风。
5、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鼓励先进,帮助后进学生,善于发掘激活后进生的亮点,增强其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6、在班级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把活动和学校的“五校“联创结合起来,通过班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7、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教育,定期进行法制纪律教育的宣传和案例分析,把学生的违纪降低到最低程度。聘请心理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好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促进学生的学习。
8、利用班会、板报、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教育。.
9、建立班级德育教育网络,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综合网络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信访,电访等各种渠道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诉求,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道德情况、行为表现。拓展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主人公意识。
篇二: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新提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套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德育工作形式与实施途径
(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十个习惯
1.小学生重点培养十个习惯
(1)卫生习惯 (2)礼貌习惯 (3)健身习惯 (4)唱歌习惯 (5)讲普通话的习惯 (6)守纪习惯 (7)写字习惯 (8)读记习惯 (9)作业习惯 (10)记日记的习惯
(二)系列教育
1.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讨论、演讲会、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向往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塑造健全人格。抓好遵守《日常规范》系列教育,每天对照《一日常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努力做遵纪守法、有修养的文明学生。
2.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年3月5目学雷锋,9月10日“教师节”等节目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结合“五五’’普法,开展法制教育,根据“五五”普法要求和学校特点,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交通安全、法治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努力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4.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使其学会做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各校要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各学校要勤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成立学校与家长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抓好校园净化、绿化和美化,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互谅互让,互爱互帮,共同进步;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培育校园文化内涵,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精神,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目标及特色,确立校训、校标、校歌,创立校刊或校报,建立校电陈列室,开辟校园文化长廊,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二)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爱岗教业、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讲公德,守法纪;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要力求使自己做到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经常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各类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评比活动,培养教师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三)强化自主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班级管理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科管理实行个体承包责任制,每人承包一项学习重点,组织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学习管理实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留作业、批改作文、出试卷、阅读。引导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理解、尊重他人,愿意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养成互助合作的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加强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饺联系卡、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传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建设“书香家庭”活动,让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健全和完善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校务日志》、《班级日志》、《学生操行情况记载》、《学生作业情况记载》、《学生读记情况记载》等各种表册,采取学校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全面、细致、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并针对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指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学校实行一月一碰头、一学期一总结、一年一次现场会的交流机制,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作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定期检查、不定期督办工作机制,中心校每半年分层次对各学校组织两次全面检查,并及时进行通报;中心校每月深入学校研究、指导养成教育工作。
六、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其任务是: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团组织等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并负责对学生的品德评定。
4.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引导教学
5.各科教师、全体教职工都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6.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团结广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7.学校工会组织要在本职范围内做好教师的工怍,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严格常规管理,注重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篇三: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进一步提高全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知识丰富、身心健康、具有良好文明习惯的合格小学生。根据“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基础”这一规律,经中心学校研究决定,在全镇各校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活动。从学生文明礼貌、学习、生活、卫生、感恩、安全等方面全方位强化教育、督导,使学生了解掌握良好习惯的基本内容、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约束力和自觉性,形成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学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学生习惯有巨大转变,全镇素质教育有一个质的飞跃,真正办成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学校。
一、紧密围绕主题,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充满感恩之心,充满自信,凝聚力强。树立“进门承担学校兴衰,出门肩负学校荣辱”的责任意识。对校训知晓率达到100%,认同程度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注重公德,追求进步,刻苦勤奋,举止文明,无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无抢占座位,无课桌文化、不胡刻乱画,无损坏公物等现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墙壁卫生无脚印污痕,地面清洁无痰迹垃圾,教室整洁无脏物,教学区、生活区干净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素质教育氛围,体现环境育人功能。
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增强素质培养的环境感染力,使学生走进校门知道如何做人、做事,懂得如何学习、自律。强化校园文化的教育和育人功能。
1、以建立和谐校园为主题,设置校园温馨提示语,强化同学之间友爱相处,帮弱扶困,尊师知礼,诚信友善,文明守纪,勤奋笃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感恩、文明礼礼仪和集体观念行为习惯,明确“是非”观念,自觉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加强自我约束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感召力。
2、以建立平安校园为目的,悬挂安全警句,设立安全教育宣传栏,结合学生实际和季节特点,使学生了解学习安全常识、法律和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遇险、遇困灵活处置,不涉足危险活动,不进入危险区域,维护校园安全,使学校成为安全教育的主阵地。
3、建立校训、班训、讨论并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各班级制作含有全班师生集体合影和班级奋斗目标的挂牌,形成朗朗上口、有自我特色的班级呼号,每天集体呼号,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强心,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和各班应分别设立每日一题的“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集体主义的融融爱心,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4、在教室办公、生活区设立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警句箴言。创设勤恳务实、以爱施教、为人师表的教师文化氛围,提升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岗位责任心,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工作,体现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和健康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拼搏向上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诲人不倦的岗位竞争意识。
三、以活动为载体,按要求分步骤开展良好习惯的教育,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要旗帜鲜明的安排部署,大张旗鼓的宣传动员,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广大师生共同关心、全体参与,步步衔接、层层抓好落实。
1、活动步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四周为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环环紧扣,相互连贯,不断强化,达到由感知到自觉执行。每个主题分四个环节进行:
①校长进行动员,讲清活动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各班列出计划,发出倡议,确定目标。
②依照活动内容和主题,各班积极组织活动,做到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指导,确保全体学生不同程度都受到教育,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学生以“四个一”的小计划为主线,设立一周良好习惯养成的目标,时刻检查对照自己的言行。
③学校每周根据周活动重点,印制《行为习惯成长报告单》,教师每周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报告单,对上周思想行为表现进行回顾,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虚心接受他人建议;教师要对学生每天的行为习惯情况进行评比,班与班评比,小组与小组评比,学生与学生评比,形成良好的规范行为。
④教师每周进行总结,学校每周进行汇总,及时评估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对活动不深入,效果不明显的班级进行个别指导;当活动第一主题进行结束时,学校召开会议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得失,提出下一主题和目标要求,下一主题要紧密与前阶段活动相联系,作为前一活动教育的深入和延续。
2、活动要求:①班主任是开展良好习惯培养推进素质教育最有效、最全面的重要环节。各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的组织管理,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每周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学校“四个一”计划要求和学校素质教育的主题重点,规划制定周工作计划,按要求开展活动。
②教育学生熟知、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诵素质教育的各种名言警句,温馨提示语,确定自身的行为准则和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使学生逐步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③各科代课教师要将素质教育工作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及时表扬肯定。
④认真组织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德育效果。结合实际,经常性的开展歌咏比赛、书画展览、作业展评、“一周之星”“学期之星”等活动,引导学生保持蓬勃的朝气、旺盛的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高尚情操,养成行为习惯,促进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四、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奖励评估机制,促进素质教育的长效发展。
1、班主任每周规范收集《素质教育行为习惯成长报告单》,汇总,写出分析和今后工作措施,装订成册。学校总结并整理归档。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校园行为习惯奖励卡”,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发放奖励卡,并由发卡教师做好登记,当学生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奖励卡(10张或15张)时,学校在师生集会上进行表扬,并奖励精美图书或其他学习用品,以达到表彰先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目的。
2、学校成立“红领巾文明检查岗”,由值周教师组织学生代表每天进行检查各班级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情况,量化打分,每周一旗下讲话时总结表彰,向优胜班级体颁发“学习纪律优胜班集体”和“行为习惯优胜班级体”流动锦旗,以激发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
3、将各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管理成效与所在班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纳入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范围,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树模的依据之一。
五、几点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校实际,详细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活动措施。
2、学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确保全体师生思想统一,行动迅速,成效显著,学校风气面貌一新。
3、中心学校定期对各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措施到位,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活动开展效果好,校风校貌转变快的学校进行表彰,对不重视行为习惯教育,措施不到位,应付差事,资料不齐,效果不明显的学校进行全镇通报。
篇四: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文化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是次品,思想道德品质差的学生是废品。”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告诉我,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突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班级德育计划的实施就会得心顺手。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德育总体目标。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
班集体的目标可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事先设定,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补充,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是一个集体形成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指向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所以激励学生需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例如体育课上的跳高,若要跳得高,必须以一定的高度为目标,有没有高度的要求,跳的高低是大不一样的。很多人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我也喜欢这个例子:桃子吊在空中,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站起来便可摘到也不行,因为这样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只有当跳起来方能摘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说: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只有恰当的目标,才能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激励机制
全班同学认可班级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就应该激励同学们去实现这个目标。当每个人对组织及其目标有了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形成个人乃至集体的内驱力。这样,我们的班集体就能够实现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和谐的集体。
人的需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按需要的对象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本质特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因此,我们针对人的需要的特点,也针对德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给学生一点物质激励,但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用赞美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德育评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而自我评价又是德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处于一个评价环境中,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体系、评价体系之中。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体系。学生的自我认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他人或集体对自己带有倾向性、经常性的评价,对个体自我认识有着极大影响,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思想评价,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真正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校纪校规,班级制度来指导、约束和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可能自觉地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同学们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
第三,全心全意关爱学困生,实现班级总体目标。
对学困生曾有这样界定的:在班级中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学困生主要是思想品德、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班级总体目标的关键,是德育工作的难点。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我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关爱学困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人总是有差异的,总存在长处和不足。我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都会在不管多么优秀的群体里找到相对落后的个体。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科学的智能观——将是否聪明转化为如何聪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其次,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事实上每个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我们帮助学困生不在于“补短”,而在于“扬长”,不但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诱发其闪光点,多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促使他们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活动。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和学困生交流的契机。例如:本学期,我班的学生孙瑞杰天生好动,上课不停地左顾右盼,做小动作,不用心听讲,不做作业,一天到晚满不在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有上进心,爱听表扬的话。有一天上课时,他又在玩纸画,我走过去,拿起他的纸画看了看,问到:“这上面的字写得这么好,是谁写得呀?”孙瑞杰说是他自己写的。我对他说:“以后多练习,会越写越好。” 从此,我经常鼓励他,他也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班级的德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方法是桥或船,没有桥或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我的桥或船就是这样,希望同行们多加指导,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的最好的桥或船,建设和谐共进的优秀的班集体。
篇五: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人员组成: 本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18人,女生32人。
二、班级精神
文明、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文明:所有的同学都讲文明礼貌。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与,加强合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
三、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是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行为习惯养成。以“规范仪表、规范住宿”为突破口,全面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全体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守时、仪表、卫生、安全、劳动”等良好行为习惯。
2、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成功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指导学生干部大胆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3、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理想和责任教育。崇高的理想是学生行为的动力,是学生产生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自信心、进取心、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和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班将着力培养学生“爱学、进取、自信、友爱、尽责、拼搏”等良好品质。
4、 本学年德育工作的实效——加强师生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结对活动,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近学生,指导学生 树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的生活态度。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对心理严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对全体学生进 行心理上的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多的实效。
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