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第一篇:微笑的力量
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健康积极情感的投入,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好的心情带入课堂,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关爱学生,以自己积极、乐观、激昂的情绪带动学生。
可是真正要做到这点也是很困难的,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并长期训练,才能习惯成自然。微笑的力量是巨大的,每天以微笑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就像给了学生阳光雨露,让学生从小就受到积极乐观的情感的熏陶。所以,每天早晨对镜微笑,能让自己一天具有好心情。
回忆我这些年送走的学生,总有一位学生的笑容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她是一位来自山区的瘦小的女生。由于她与班里同学相比存在学习上的差异,一次又一次的作业订正,使我并没有给她更多的赞赏、表扬和鼓励,更多的是发现了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些无助和胆怯。后来,在六一儿童节的日记中,她写下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没有带我去公园玩,他们在门口卖青菜和萝卜。我写完作业就带弟弟一起玩。”与其他学生过节的方式有天壤之别,使我有了去她家一趟的想法。一天下班后,我边走边打听,终于找到了她家租住的地方:一间迎街的房子。门口堆了很多蔬菜,她的父母正忙着做生意,丝毫没有觉察到我的来访。屋子的墙角边摆了一张床,她就坐在一个铁皮桶上趴在床边写作业,他的弟弟坐在床上玩她的文具盒。我走了进去,她抬起头发现了我,先是惊讶地叫了一声:“老师?”后来露出了害怕的神情,可能是我的到来给她带来一丝不安,又低头继续写作业了。我走过去,坐在了她的旁边,先是看了她的作业,接着夸她是懂事的好孩子,后来在我的指导下她顺利地完成了作业。这时她才抬起头,露出了在她脸上从未见过的微笑,那目光里有惊喜,有自信,她笑着对我说:“谢谢老师!”后来与她的父母交流了几句,家长很是歉意:“孩子在学校给老师添麻烦了,我们做家长的文化低,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眼前的场景,耳边的话语,眼前的难得一见的微笑。让我感到有些羞愧,这样坚强的孩子,这样勇于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的家长,他们脸上的微笑是如今少见的淳朴的笑容,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改变了我的观念。我必须每天微笑着面对每位学生,才能换来更多学生的天真无邪,无比灿烂的笑容。后来的日子里,每天总能够见到她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在我和她默契配合下,她的成绩也一点一点进步着……
我知道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有一种强烈自尊的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并且面带微笑去与他们交流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去分享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我们知道,在任何班级中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则尊重、偏爱,对差生则嫌弃、厌恶。宽容学生善待学生应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
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倾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去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要学会运用宽容、理解善待学生的不足,使学生通过自尊心得到尊重和满足来产生认识并改正不足的动力,才能够达到“我自信,我学习,我快乐”的境界。
最后,赠送给所有正在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一段活:“幸福的诠释是微笑,快乐的意义是微笑,温暖的真谛是微笑,挫折的鼓励是微笑,坚强的象征仍然是微笑!”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会得到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乐学之后成绩自然会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有学识魅力,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优秀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会让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刚教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多花精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关心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要热爱每个学生。当学生在老师面前得到重视的时候,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起来,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和表扬,常向学生竖竖大拇指,或是向学生投去一个肯定的眼神。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这样微妙的师生关系中得到稳步提高。
其次,日常教育教学中多做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究竟:我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认真学习?不作无头苍蝇,横飞乱撞。只有找准方向,才能朝着目标而努力。
再者,一定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寻找契机激发学习兴趣。这点我有深刻体会,去年我教的班级里有个女生特别内向,很少说话,可能是成绩不好导致有自卑感,而不愿下课和同学一起玩。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提了一个问题抛给大家自由讨论,发挥想象,然后回答,开始她把头低着逃避回答问题,可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各抒己见。我见势让分小组来回答,各组选一名代表回答,指明她那组就她回答。那堂课她回答得不是班里最好的,但却是她最好的水平了。于是在她刚发言结束的时候,我带头鼓掌,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那位女生慢慢地找回自信,融入班集体了。在随后的教学中,我常常寻找契机让她大声响亮地回答问题,然后及时表扬,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名同学不光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还有在一次布置作业的时候我特别强调字迹工整,第二天,我抓住机会,表扬写得工整的同学,便在班里展示。结果,第二次作业的工整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比较奏效,我就经常展示优秀作业,同时不吝啬表扬的话语。慢慢地哪些写字潦草的学生在写字方面有所改观。
最后,要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一味地填鸭灌输学科知识,必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学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此外,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协调地运用,也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往往新奇的事物能引起他们的有效关注,从而产生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学生。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多做师生互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演课本剧,讲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课上要多让学生在活动课当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只有乐学才能提高成绩,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像喜爱玩电脑游戏一样,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孩子从电视电脑前拉回书本前,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栋梁之材!
第三篇: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一般是指有生理缺陷、智力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完成学习任务上有困难的学生。从教多年,我认为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工作。
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 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特别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爱护,这些学生基本上由于自卑心理严重,不敢接近老师,更没胆量向教师讨教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选一些合适的时间多关心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并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建立自信心。通过这样,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要积极面对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有好转。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要尽量多离开讲台,步入学生中间,甭总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走下讲堂。特别是当安排讨论问题或完成练习环节时,我所教学的班级中就有几位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就会在哪儿玩。就这些情况,我上课时,就尽量的离开讲台,在学生的座位之间适时走动,当发现学生开小差或玩耍时,就立刻到他们身边提醒,有时还寻找机会表扬、激励他们。这样,使这些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常常都在关注自己,于是就慢慢努力克制自己的不好习惯了。
强化良好习惯养成。我所教学的班级中有那么几位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所以对于数学作业练习来说更是感到头痛,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就算特意留他们下来做,也很难完成,他们的如此态度,对班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班里让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让组员之间相互帮助,促使他们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之间产生了相互督促,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注意兼顾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激励的评价标准,教学时,“学困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可得到好的评价,作业及练习的难度也如此;对于优秀学生,我定的校准就要高一些。总之,对不同的学生就能得到不同的表扬激励,“学困生”就以往来说,很少得到表扬,后来能与其他学生一样时常的到老师的鼓励,他们变得自信多了,数学作业的习惯自然而然好多了。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第一篇: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期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
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第二篇: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乐观的孩子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摆脱自卑,自卑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压抑,在人际交往中缺少自信,从而产生退缩、逃避行为。父母要告诉孩子,要树立信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乐观来自良好的心态,父母在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老想着不好的;教孩子每天面带微笑,出门之前打点好仪容仪表,带着愉快的心情上学校。这些都能帮助孩子自信地面对同学。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父母应教育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在集体活动中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加强与同学的交往,增加同学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
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父母要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并且帮助孩子热心地招待他的同学朋友,提高孩子在同学朋友中的形象。父母的热心会让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增加对孩子的好感,从而愿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父母也可以邀请邻家孩子来家玩,让自己的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增加信心。
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非常讲究个性,要想与之保持良好的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帮助孩子得到同学的友谊。这些交往技巧有:
①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不对别人说粗话、做不礼貌的动作;
②孩子主动和同学打招呼问好,帮助可以打开友谊大门;
③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宽容同学的缺点和过错,不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
④与人交往要注重给予,而不是凡事注重回报;
⑤不会无故打断他人的讲话,要认真听他人说话,不心不在焉或只顾做自己的事情;
⑥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也不打听别人的秘密和隐私;
⑦真心诚意待人,讲信用,不欺骗说谎;
⑧不用捉弄、嘲笑方式吸引别人注意,这样反而引起别人的反感;
⑨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多赞美别人,不因为自己的某些特长而处处炫耀自己;
⑩与他人说话,尽量讲一些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不会独自一人说个不停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同学之间交往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物质往来;不对自己的成绩得意忘形,要体谅他人的感情;学会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到集体交往中来,组织大家围绕一定的主题交流。
这些交往技巧能够帮助孩子与人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好感。
第三篇: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说,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部分,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新时代的研究课题,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
阅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
(1)小图书阅读活动
幼儿对文字、书画符号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在讲述故事、诗歌时多以图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联想,同时,还让幼儿知道老师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上学来的,书里有许多知识,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
(2)与幼儿交流
幼儿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极易受成人感人。实践证明,成人与幼儿共同阅读,交流各自感受,谈论情节,回答幼儿的提问,可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能启迪思维,积累语言,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鼓励阅读中的操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可能
排图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将图片按序排列。
图片制作活动: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或从废弃图书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幼儿口述后,请教师或父母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钉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
二、维护幼儿良好的阅读心态;
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并常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阅读方式;在班级中开设图书角,让幼儿随时阅读;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分为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
三、丰富阅读环境;
在班上开辟图书角,添置构图新颖、颜色鲜艳、趣味性强的图书,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定期进行读物更换。教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自然角的植物、动物,我们把文字卡片悬挂或张贴于材料物品上,使幼儿一一对应,墙面上及阅读角把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文字,也制成卡片图文对照。关注孩子感兴趣的新闻,剪辑下来,粘贴在孩子方便看到的地方,提醒幼儿利用休息时间去看看。发展幼儿阅读能力,并促进幼儿社会发展,扩大知识面。
其次在班级中定期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共同协商制作表演道具。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续编故事、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将图画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会幼儿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
五、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的基础和前提;
带幼儿参观图书馆,感受安静氛围,了解一些图书馆借阅方式,教育幼儿在看书时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打扰别人,不折书、不抢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看了书要放回原处。
关注阅读中家长的配合,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形成合力。幼儿的良好发展,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登载有关早期阅读的文章,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正确方法,并教给家长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如设置小书柜、小抽屉,每天抽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和孩子共同阅读。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观看幼儿在园开展阅读活动情况,交流探讨听取家长反馈意见。
(1)、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由于幼儿已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阅图书,使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
(2)、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
(3)、提高幼儿的理解力。指导幼儿学会观看每幅图画上的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
(4)、创设和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带幼儿到园外欣赏春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将这些感受用图画故事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
六、早期阅读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口头语言,而且包括开展幼儿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不仅要能倾听、还要在倾听的基础上不断欣赏、理解、表达。
(2)、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早期阅读的特点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其相似,因此,通过早期阅读这一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的智力包括概括力、理解力、判断力、想象力,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可以大大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4)、促进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情绪、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意识、亲社会行为、自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教师发现幼儿不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巧妙地提供与孩子所发生情境相似的相关童书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让幼儿通过阅读中发现两位主人公的不足而引申到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有助于幼儿形成自律的情绪控制。
在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环境创设、提问暗示、讲述示范和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意识,使得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意图转为幼儿的学习愿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利用“欲擒故纵”、“逆向思维”等方法,让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性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焕发出来,幼儿表现出:主动翻阅、检索查阅、快速查寻、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主动阅读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其语言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素质和谐地发展,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下,感受着阅读的快乐和喜悦!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园在经过阅读实验后发现,一般幼儿经过两年阅读教育之后,识字量大大增加,有50%的幼儿能顺利的阅读图书,有30%的幼儿能基本阅读图书,由于书读的多,眼界打开,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理解力、表现力大大增强。
总之,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就一定能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