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以及学院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在全院毕业班辅导员及全体毕业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使各项有关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直以来,机械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发动各方面力量积极邀请各相关单位来我院进行招聘,并面向毕业生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如:开拓就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做好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开展重点问题咨询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2015届就业工作概况
2015年我院共有本科毕业生321人,研究生92人,截止2015年4月16日,我院毕业生就业人数283人,就业率达到67.22%。
1.毕业生流向分析
我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有321人,落实具体就业单位216人,占毕业总人数的65.85%;其中录取研究生4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11%;未就业的10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34.15%。
在落实就业单位的216人中,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有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87%;到艰苦行业企业的有1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11%;到三资企业就业的有7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61%;出国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87%;到其它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有8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6.17%;
2.2015届毕业生总体需求及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今年社会对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需求较大。在制造业向全自动化转型的形势下,毕业生供需比较去年有所上升,社会对我院所有专业的毕业生依然保持强劲的需求。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我院毕业生的广泛肯定,也体现了多年来学校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显著成效。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单位统计来看,我院毕业生就业单位层次普遍较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强。
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学院承办专场招聘会或向企业推荐学生的企业数量近50家,同时校园招聘会招聘的企业也较多,年级也在副书记的带领下,直接与企业对接、推荐毕业生就业、通过发动学生家长推荐、联系往年来校招聘企业来校招聘或者直接推荐学生、毕业校友推荐等方式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期间共有80人左右确定就业意向,高出往年同期解决学生就业人数比例。
3.2015届毕业生考研状况分析
2015年是研究生收费和保送政策改革的第一年,受此影响,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数量、质量明显不如往年,保送人数略有增加,考研难度大幅上升。
因四上前五周安排两个课程设计以及考研时间提前一周等因素,导致学生考研准备时间和学习安排受影响,学生考研笔试成绩不够理想,分数较低。同时2015年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与自主划线的985高校分数线公布时间相当,导致985高校与本校的复试时间安排冲突,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调剂回本校。共有11人赴985院校参加复试,12人调剂回本校。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1、成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学院党委为搞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2014年9月成立了201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小组,由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招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负责毕业班工作的学工室主任、11级辅导员任组员,负责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层层抓落实。
2、学院党委重视就业工作。201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运行后,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学年工作重点,经常在会议上研究如何搞好毕业生就业、考研指导。召开全院教职工会议,通传有关毕业生工作的精神,要求各位领导和老师都要重视、关心、过问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强调各部门都要认真对待,热情为学生做好推荐就业和指导服务,动员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此,学院学生管理部门特别注意搞好服务工作:一是抓信息服务,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广泛收集用人信息,及时发布给广大毕业生,建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网站(http://jecy.fzu.edu.cn/)发布就业信息;二是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认真指导学生撰写自荐材料和求职信函,在实事求是地推荐每一位毕业生的同时,突出推荐毕业生的个性和能力,尽可能使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3、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其中上好就业指导课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组织毕业生上好就业指导课,让毕业生得到有效的帮助,提高了就业成功率。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并亲自带领学院具有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深入地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帮助学生做好自我定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理念。凭着对学生的了解,凭着时间上的保证,当就业高峰来临时做到了举重若轻,从容应对,在提高了就业率的同时提高了巩固率。我们还在就业经验分享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难”问题,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改变择业观,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特别是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们一方面帮助他们寻求就业信息,一方面引导他们如何定位择业方向,把重点放在中小型企业,对学生择业成功的帮助很大,提高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4、院领导支持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李玲书记、姚立纲院长亲自着手学院整体就业工作,和有关部门一起分析各专业就业的趋向。学生工作办的老师热情接待用人单位的来人、来电,积极推荐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学院领导、辅导员、老师利用已毕业学生的关系或自己同学、朋友、老师等关系为学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在毕业即将离校之际,就业工作指导小组领导们亲自和组织老师单独与后期还未就业的同学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并对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特别对在就业中遇到困难的同学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做好学习成绩统计,督促修习计划落实。在保证百分百毕业的前提下,开展百分百就业工作,学期初全面清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和指导,出现两门及以上补考情况的及时告知家长。做好上学期学习小组工作总结,更合理设置学习小组,形成“一帮一”学习帮扶制度,以形成班级的特色和优势并引领班级良性发展,从整体上带动班级学习气氛。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渠道与家长保持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培养。
6、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首先了解我院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人生态度和择业取向等,然后结合教学实习、报告会、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交流会、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理想前途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角色转变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和心理辅导的工作。我们要求全体参加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要深入了解毕业生动态,发现苗头问题及时解决。对盲目乐观,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脚踏两只船的学生,我们引导他们认清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告诫他们盲目乐观和挑挑拣拣是会坐失良机的。对于一些就业有困难或有困惑的学生,辅导员注意一方面为他们积极寻找就业途径,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面试技巧和技能。
7、加强对就业信息的管理。首先广泛动员全院教职工积极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主动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广开就业渠道。针对就业信息发布的问题,学院建立“一板、两网、三方”的就业信息平台,全方位保证就业信息的发布及时、通知到位。一是因地制宜,利用学生公寓楼道黑板,安排专员及时发布最新用人单位到校招聘的时间、地点,各班级内部在学生宿舍也配备就业宣传栏,加以提醒宣传,营造就业气氛。二是充分利用福建人才联合网和学院学生工作网站实时发布用的招聘信息,并辅以毕业生年段QQ群、班级群、微信、就业讨论组等网络传播方式,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准备地去应聘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掌握了第一手的毕业生就业材料,为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三是积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知名校友和学生父母等多方力量获取就业信息。
8、加强考研考公学生的关心帮扶,完善考研考公奖励机制。对于考研考公工作,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引导和服务工作。针对保研新政,及时召开班长团支书会议、段会,向同学阐明新变化、新机遇,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积极创造条件并尽量动员他们争取保研。通过设立考研考公服务小组和开通网盘共享,收集考研考公相关信息供大家分享。开设考研复习室,发挥群体考研的优势。
9、接待的单位统计。我院高度重视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学院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施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本届学生就业成效明显。从2014年10月开始截止到2015年4月我院就业信息网共发布了279条各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其中在我院召开专场招聘会的单位共有52家。
三、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
1、学生就业心态有待进一步调整
在就业指导中,虽然一部分学生观念有所改变,但是还有不少学生不能放开眼界,地域和工作环境等原因限制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
2、学生期望值过高,就业工作压力依然存在
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会有很多机会,但是受传统观念和以前毕业生的影响,总是认为层次不够,不是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社会形势,一味的盲目追求,结果当碰到很多困难之后,回头想再找这个单位时已经没有机会了。另外还存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违约情况,给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要求我们在做学生就业指导时,应教育学生要正确的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准确的自我定位,面对现实、抓住机遇。
3、下学期用人单位较少,就业机会缺失
因第一学期招聘企业较多且集中,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大,导致学生心理预期偏高,学生就业意向较盲从地集中在厦门、福州等地区;本学期开学以来,招聘机械相关专业的企业数量较少,同时企业的招聘计划较少,就业机会就更加缺乏。
4、其它问题
当代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按卓越工程师计划安排,考研失利的学生均在企业完成毕业实习,参加各类招聘会较为不便。
总结
我院在办学方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习环节。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应用能力强的“综合型”、“实用型”人才。
201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阶段性报告,我们努力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院党委的重视,党政领导齐心协力,确实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研究、布置,动员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关注,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注意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把专业学习和技能的实践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多一点的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对提高就业面试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2015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2)
2015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2015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2015年,学院共有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
截止2015年8月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71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5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2015年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在2015年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2015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
2015年,xx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2015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2000—2000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2000—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
2015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努力。
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
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31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2015年8月25日,学院就业率达到89.72%。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 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4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从2009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1.5+1.5+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1.5)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1.5)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6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系、技术攻关、实习实训、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通道。
3.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
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彭尔瑞老师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15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
4.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举办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模模型设计大赛、手工制图大赛、计算机制图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取得了包括全国三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素质亦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领导十分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13-2015学年,学院自筹3万元经费,将校级立项之外的项目全部在院级层面立项。2013-2015学年,学院共申报自然科学类、社会人文类、科技发展制作类、创业类等科技项目共计59项,其中36项获得校级立项、23项获得院级立项,申报及立项数目均创历史新高。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学院推出“双导师”责任制,除常规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导师之外,学院从教师队伍中选聘骨干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启蒙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负责5-6名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跟踪指导,积极指导学生参入到科技创新创业行动中。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地适应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学院2015届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较大化的实现了合理就业。
6.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常规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等“五大员”的培训到市场新宠BIM的培训;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社会教学实践;从常规的专业强化训练到参与生产项目实践;让xx学院学生在学好课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技能,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7.加强校企合作
学院建立了用人单位和校友联系信息库,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就业需求。充分调动行业、校友、科研和工程项目联系单位等优势资源,全员参与,全方位宣传学院,推荐毕业生。
本学院积极吸引组织并现场召开了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71个)。目前经跟踪回访,学院初次就业率为89.72%。
8. 以人为本,大力帮扶特殊群体就业
学院领导挂帅重点帮扶“三个一百”困难学生,xx院党委书记负责联系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的xx等7名同学,xx院长负责联系2010级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xx等8名同学,xx副院长负责联系2010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xx*等7名同学,xx副院长负责联系20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xx等7名同学,xx副院长负责联系2010级农业水利工程xx*等7名同学。
为实现“三个一百”困难学生充分就业,学院领导不定期找他们谈话,向他们分析今年的就业形势,指导他们择业,并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通过院领导的不懈努力,目前我院36名“三个一百”困难学生就业率已达到100%。
9.开展诚信就业教育
违约现象的发生,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平台产生了极大的损伤。为规划就业,实现诚信就业,学院把“诚信”放在与用人单位搭建就业合作平台的首位,并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规范就业违约管理。
10.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时效性
在学院增设就业信息栏,通过学院网站及时发布专业招聘信息、转发相关就业信息、宣传大学生当村官、自主创业等;开通学院官方微博、QQ群、飞信等各种通信手段扩大就业信息覆盖,确保就业信息即时和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学生;每两周创办就业简报一期,让全院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动向及就业情况。
11. 开展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
2015年,学院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意向调查,对用人单位用人取向和用人变化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部分回访,收集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宣传和就业指导,较好的服务于学生就业。
12.加强基层就业宣传
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为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学院领导针对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情况,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谈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个人发展空间、基层生活成本、基层岗位优越性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家到基层就业。
13.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努力促进充分就业
截止2015年9月10日止,学院针对暂不就业和待就业的学生进行了梳理摸底,并专门召开了班主任、相关负责人会议,具体分析原因、督促跟踪未就业学生情况,要求班主任工作细致、及时掌握未就业学生的电话、信息、未就业原因,并更进一步传递用人单位信息,让未就业学生尽快选择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学在等待事业单位考试结果导致他们尚未签约,有的同学是手握多家单位可选而拿不定主意,有放弃就业等待明年考研的同学,有未拿到毕业证无法找工作的同学等。
针对以上情况,学院要求各班主任继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多关心未就业学生,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心态,调整角色,坚持到年底达到学生未就业人数为0的目标。
三、工作特色与亮点
1.专设学生就业工作辅助联络员,确保学院及时了解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做到就业决策有据可依。
为缓解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分管就业工作领导决定在各毕业班有偿设置学生就业工作辅助联络员。负责协助学院完成就业工作,具体负责了解本班未就业同学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未就业,并及时向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反应情况。学生就业辅助联络员的设置,使学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未就业同学的思想动态、未就业原因,对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就业决策有据可依,对实现学院毕业生最大化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专设离校前“就业周”,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贴心化服务,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较早地启动了就业工作,通过努力,基本保障了大部分毕业生实现了就业。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总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部分毕业生还未能实现就业。为确保毕业生离校时能手握一份工作,做到舒心离校,学院党政领导经研究决定把2015年5月26日开始的两周定位离校前“就业周”,充分利用学院老师的人力资源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成功邀请到29家企业,并带来133个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之前一直彷徨犹豫的毕业生,在各种压力下,离校前能找到份工作,已经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离校前“就业周”的及时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就业周招聘面试一改以往冷清的局面,出现了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就业周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就业工作,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四、工作问题与思索
1.基层就业宣传工作
公务员、在昆企事业单位一直都很受毕业生的青睐,而一些单位较好的基层岗位却无人问津,甚至是事业单位免考岗位都极少有人去。这是就业观念的误区,院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基层就业宣传,继续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2.独生子女择业受到限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现象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学院毕业生中独生子女占了65%的比重,这部分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要考虑父母的意见和如何赡养老人的问题,导致很多岗位由于交通不便、离家庭所在地较远等现实问题而流失。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社会现象,也是我们今后就业指导必须面对的问题。
3.艰苦地方就业鼓励机制
目前的就业形势是一、二线城市就业市场负荷较重,偏远的艰苦地区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性,毕业生很少有人关注,导致学院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岗位流失,采取何种优惠政策照顾艰苦地方就业人员,提高艰苦地区就业吸引力,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015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