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中设计数据模型类是基于ORM的对象关系映射更方便的进行数据库中的数据操作。
- 对象关系映射
- 把面向对象中的类和数据库表--对应,通过操作类和对象,对数表实现数据操作,不需要写sql,由ORM框架生成
- django实现了ORM框架,在项目中与数据库之间产生桥梁作用
- django数据库定义模型的步骤如下: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python mange.py migrate
- 在应用models.py中编写模型类,继承models.Model类
- 在模型类中,定义属性,生成对应的数据库表字段
- 属性名 = models.字段类型
- 字段类型 -- 一旦修改类型就需要重新迁移
AutoField: 自动增长,通常不需要指定,django自动创建名为id的自动增长属性
CharField: 字符串,必须指定的参数: max_length 最大字符个数
TextFiled: 大文本字段,一般超过4000个字符
IntegerField: 整形
BooleanField: 布尔,支持Null,True
NullBooleanField: 支持Null,True,False
DateTimeField: 日期时间
FileField: 上传文件字段
ImageField: 继承与FileFiled,对上传的内容进行校验,确保是有效地图片
ForeignKey: 外键,建立一对多关系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Create your models here. class Subject(models.Model): """学科模型类""" nu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verbose_name = '学科名称') intro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0,verbose_name = '学科介绍') class Meta: db_table = 'tb_subject' verbose_name = '学科' verbose_name_plural = verbose_name def __str__(self): """定义数据对象的显示信息""" return self.name
在pycharm终端中执行数据库建立迁移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python manage.py migrate
migrations文件中会建立一个.py文件
我们可以通过django自带的admin后台来看见我们所创建的数据模型类。
Aadmin
使用时先创建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在pycharm终端中输入命令
python manage.py createsuperuser
根据提示输入用户名,邮箱,密码。
并且在admin.py注册模型类 并且显示该有的数据列表
然后开启django项目输入 http://127.0.0.1 :8000/admin/
用户名和密码填写
登陆进去后就会看到创建的数据模型
点击add可以添加一些数据
会有你写的模型类
因为刚才继承了SubjectAdmin类要求显示学科的信息。
我们现在可以将模型数据映射视图,展示到html页面上。
在Views.py文件中使用Subject将数据集合拿到
在templates文件夹中创建一个index.html文件
使用django模板中的for循环将数据插入到html页面中
启动django,打开本地网址
我们可以给页面添加照片可以使得页面更好看点
添加放置照片的文件夹在更目录的同级目录下
并且在settings中对static文件夹路径加以说明
在将html页面修改
添加照片路径
然后启动django点击本地连接
接下来可以再加入模型数据库,点击学科的时候可以展示那些老师以及老师的介绍。实现了数据的多对一或者一对多。
在models.py中建立老师的模型类
在admin.py中注册老师得模型类
进入admin后台,添加老师的一些数据
现在点击科目,进入到老师的详情页,那的写html文件和修改urls.py
再templatels文件夹中建立teachers.html文件
在书写views.py,
然后点击科目获取老师数据
django的简单项目关于模型的展示设计都完成啦!!!
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Django中的模型类设计及展示示例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django模型类设计及展示内容请搜索三水点靠木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三水点靠木!
Django中的模型类设计及展示示例详解
- Author -
XiaoMiao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