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反思
在教学完《找规律》一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中应注意:
1、关注学生的情感
有一句大家都深知的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参与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在这节课中,我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课前的拍手游戏,通过动作、音乐节奏渗透规律,让学生能很快融入其中;布置教室的主题图情境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促使他们主动观察、自主探究;而动手操作,体验规律环节更是让学生在实践、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应用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重视了“三个维度”中的“情感维度”的建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2、关注学生的学习
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而进一步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试图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改变了教材静态呈现知识的方式,设计了“找、涂、摆、听”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搭建探究平台,刺激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参与。事实证明: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获得了发展。如:在用“○、△、□”三种图形动手操作、设计它们的排列规律这一环节,有的小组摆出了“○△□○△□○△□○△□○△□○△□”,有的摆出“○○□□△△○○□□△△○○□□△△”,还有的摆出“”,每个小组都摆出了跟老师不同的规律。这就提醒我们:学生确实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差异,从而能在互动交流中学会自我完善、自主建构新知。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多元的评价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更是一种教育资源。只有我们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恰当评价他们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发展,才能促使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或更高的水平发展。在本节课中,我根据问题和练习的难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让不同层次且有代表性的学生作自我评价;也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在体验与理解数学方面的个体差异,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他们在自评、互评与他评中获得了发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了多元的评价,我们收获的必将是和谐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少缺憾值得我反思。如: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情境时我处理得有些仓促,没能让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认识,所以交流仅限于部分学生的展示;再有一个就是当学生用学具摆出“”时,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规律,并让其他学生根据他们设计的规律说出下一行应是什么。其实,关于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我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竖行找规律,但是课堂上自己过于紧张,竟给遗漏了。更令我遗憾的是:这节课是一节课题研究的汇报课,我采用暗中分层以避免分组区别教学的负面影响,大胆尝试在常态课下实施课题研究。可是,在借班教学的情况下,我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层次的深入了解,分层辅导难以到位,只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分层评价,教学预设上设置的弹性的的学习目标要求无法让不同小组和不同层次的孩子完成。现在想想:如果自己能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提示卡和示意卡,当自己所设置的学习任务(不管是同一任务还是不同任务)一出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如遇到困难便可通过示意卡示意老师,老师不是便能方便地给予提示或帮助吗?这样,课堂不是也更能体现分层辅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思来想去,还是自己的教学素养不够,今后应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找规律教学反思(2)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例1、例2、例3是最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例4是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基于这两部分内容比较接近,固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导入环节。我准备了一些红花和黄花,告诉他们老师要将这些花摆在花槽中,摆一排。然后,故作神秘地问:“你们猜一猜老师要摆上去的第一朵花是什么颜色?”这时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一部分说红花,一部分说黄花。然后,我将红花摆上去,猜对的同学很兴奋,猜错的同学有些扫兴,但很快又跃跃欲试。让他们猜第二朵花是什么颜色时,还是有两个答案,当问第三朵花是什么颜色时,逐渐地越往后问答案越统一,以至于不等问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齐声按着一红一黄的摆放规律喊出来。我及时地夸他们真聪明猜得真准,学生们各个是乐不可支。我话锋一转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在这摆一排花吗?”课堂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猜测。看到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公布说:“是奖给这节课上得好的同学的,回答问题好的奖红花,遵守纪律、合作好的奖黄花。你们有信心拿到吗?”此时,学生大声答道:“能!”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为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把卡通人物聪聪和明明引入课堂,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设定了一个情境,让聪聪和明明带着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六一”那一天,并配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
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每个例题都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动手摆一摆、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有些环节仓促而过,并且减少了学生的回答次数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找规律教学反思(3)
本单元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如寻找联欢会情境中装饰的彩花和彩旗的排列规律、围成圈跳舞的小朋友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等等。本册的《找规律》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所以,我在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例如,在生活中,家庭的室内装修有很多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在本单元开始设计了家庭厨房装修的画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从学生表现来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这堂课我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比较简单,就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来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为此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根据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召开运动会切入主题,利用课件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吸引学生去观察,让学生去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再以四位学生排列表演,不停的依次做排头,我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来揭示出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在钻研教材后,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从课堂教学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术,让两者有机的统一,利用课件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设计分散了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其中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循环排列的规律,这节课我同时用课堂互动反馈,学生作答后,通过查看反馈结果,至少有大部分的学生掌握了规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互动反馈能及时了解学生认知程度,并及时为个别学生纠错补缺。传统的数学课堂,有的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从众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课堂互动反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二、给学生营造氛围,让孩子们大胆想象
本节课中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例如4、根据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
又如当我说:“你能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循环排列规律,继续设计这些图案吗?快来试一下吧。”话还没等说完,很多学生就开始动手设计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召开运动会切入主题后,以活动的图片在课件上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让学生根据前三队的排列规律,自己选择第四队的排列顺序,然后交流汇报说明选择的理由。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如:“接下来,应怎样画?讨论:有何规律,与上面的相同吗?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我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与推理。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合理化推测我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强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而有意义,愉快而有价值!
我还不太满意的地方:
一、缺少了张扬学生的个性。这节课因为是课例展示活动,有些学生因紧张课堂上发挥不好,这时如果能让学生适时的放松一下,一定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来。
二、练习题型不够多样化,上完课之后,就有同行指出我的练习题型单一,如果能多设计不同类型,更深化的题型,就让学生得到更多不同层次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有点欠缺,因为学生表现都不错,所以我没有穿插过多的学法指导,但我想如果多加一点会更好。
改进调整:
一、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再积极些。
二、进一步丰富练习题型,让学生得到更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
三、多进行一些学法的指导。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是学生首次接触找规律这一数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规律,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找出“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这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多1”。在课堂上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情境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并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让学生建立起“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二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上出“找”的味道。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是采取情境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通过“手指夹小棒”“排队游戏”两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一间隔排列”;进而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完成工作表并进行汇报交流,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去“找”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二、通过多种方式、分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规律的能力。练习的设计主要分三个层次:
1、“想想做做”第1、2题。通过改变问题的已知条件,体现一题多练,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不是一味地“加1”或减“1”,而是要看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让学生模拟“锯木头”,既形象又直观,将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推向深入。
2、“想想做做”第4题。利用男女生排队解决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一种自认为很好的方法却不能用于解决问题时,学生认知遇到了障碍,产生了疑惑。这时,他们的探究欲望会很强烈。通过别出心裁的设计,解决了“封闭式一一间隔排列”这一拓展性问题,前后呼应,趣味性强。
3、拓展延伸。精心设计的练习,既检验了学生的掌握情况,也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兼顾到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一道题目就帮助学生对今天学习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梳理。
不过,本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把他们的成果进行展示,导致在做题时学生遗漏了个别情况,还有在处理最后围成一圈的情况时,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说了说,而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且展示,学生缺乏了体验。最后一题没有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来加强对围成一圈情况的强化,没有讲清围成一圈并不只是圆,让学生理解产生误区。
找规律教学反思(5)
《找规律》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研究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第一课时只要求让学生发现和探究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上这一课是为了参加邗江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送教活动,为了能够让这节课真正达到“示范课”的高度,我仔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并且先后在3个不同的班级进行试教。虽然总体的教学思路没有变化,但每次试教后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问题。试上、修改、调整再试上,如此不厌其烦,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情境、一次提问、一道练习,甚至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进行细细的打磨。因为只有在关注学生、关注学法的同时更关注课堂细节,才能成就一堂精致的课。
几处对比:
1.情境导入时,课件出示体育馆的看台,每一排有30个座位。提出问题:从30张座位号中拿出两张连续的座位号,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这30个座位的情境创设旨在让学生感觉到无从下手,有些困难,由此想到由难到易将数字减少后探究规律,体现那种“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思想。然而每次都有聪明的学生能够说出正确答案却讲不明道理,或者总是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想,没有教师的提示学生根本想不到将数字减少来研究规律,因此课堂陷入僵局。于是修改时将座位增加,改成50个座位,让学生不能轻易猜出答案,如果仍然有学生报出结果,那就再进一步追问:如果这一排有100个甚至更多的座位,那怎么办呢?在老师这样的追问下,让学生感觉到这种现象中一定存在着某种规律,于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探究规律,激发出探究的欲望。
2.探究规律时的第一个活动:一共有10个数,每次拿出2个连续的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数字条来试一试,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因为“试一试”一词指向性不明,不够具体,所以学生几乎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于是换成“同学们,在自己的数字条上用笔写一写、画一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学生们立即开始了尝试,有的列举,有的画圈,有的连线,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了答案,取得了预设中方法多样化的理想效果。
3.练习中的一组对比题,原来先出示“礼堂里一排18个座位,孪生姐妹小英和小芳坐在一起看表演,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因为题目没有确定小芳和小英的左右位置,所以算出17种座位号的拿法后还要乘2,才是不同的坐法。学生容易受前面题目的影响,想不到小英和小芳还可以交换位置,几乎都会上当。然后再出示第二题“礼堂里一排18个座位,孪生姐妹小英和小芳坐在一起看表演,并且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这时没有学生会做错。这样的安排从特殊到一般,本意是想让学生上当后引发冲突,加深印象,谨慎思考。实施后却发现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违背了练习设计的一般规则,有一种人为设置障碍,故意为难学生的感觉。还是应该将这两题的顺序进行调换,由一般到特殊,先解决座位号的问题,再研究不同的坐法,这样更顺畅更有层次感。还可以再进一步拓展,研究纵向的相邻座位号拿法及坐法,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几点感悟: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很多,抓住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个精彩的环节,而忽略了一个细节也可能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成功的课堂必定少不了流畅的教学环节、精湛的教学技艺、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也不能缺少细节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所以我们要从细处入手,在一次次的修改与调整中,追求精致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充实的课堂。我认为在磨课过程中关注细节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一改,让问题情境更有效。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的需求,进而主动地去探究知识。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理念与追求,而对学生来说就像一个“磁场”,引导他们进入充满思考数学乐园。尤其是在《找规律》这种探究规律型的数学课上,一定要让问题情境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现象中的规律确实具有探究的必要,然后再进一步研究。改一改情境的内容、情境中的数据或情境的呈现方式等,让问题情境更自然、更贴切、更有效,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
2.换一换,让教学语言更准确。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问题设计的精当,语言准确到位,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只有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才能确保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自然顺畅,课堂气氛达到完美的融合。一个词语、一句话、一种语调,都要进行仔细的推敲,既要形象生动,还要规范准确。让我们尝试着去换一换提问的角度、方式、措辞,使问题更具有指向性,学生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3.调一调,让课堂练习更合理。
课堂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练习的设计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的原则,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同时也要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果一出题就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甚至难住了所有的学生,这只能说明是练习设计的失败,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稍加变化逐步提高要求,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题型、用心调节层次、适度拓展开放,这样才能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前进,让每一位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激发潜能,训练思维,同时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当然在磨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如操作活动的组织、评价方式的多样、教学机智的运用等等。我想,只要拥有足够的耐心,用心留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潜心研究不断调整,一定会在“磨课”中更快、更稳地成长。只要坚定地行走在不断追求的路上,精致课堂的理想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找规律教学反思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