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它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在他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是认为生命和爱情都不是他所愿,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追求自由的行列永远不缺乏后继者,玛赞·莎塔碧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主人公,也是这部电影的漫画原著者,她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主题是自由,是被禁锢的自由。电影讲述的女主人公玛赞,她的人生充满了动荡和坎坷;她像笼中之鸟一样生活在伊朗,被禁止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历经种种演变——政治变革、两伊战争、叔叔入狱、情人背叛,最后离开国家追寻自由。虽然这部片子以黑白为主,彩色画面极少,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如果你单纯把它当做一部动画片,那你就错了。因为看完它后,心情是沉重的。。。。。。
电影从1978年的德黑兰开始讲述,主人公玛赞从小和父亲母亲以及奶奶生活在伊朗。9岁的小玛赞每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她喜欢西方文化,喜欢朋克风格的衣服打扮,最喜欢的偶像是李小龙,但这些都不被外人所接受,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小范围地追求自己的喜好。她的行为举止都和别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父母和奶奶都常常为此感到头痛。周围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怪小孩,不愿和她多接触。然而就在那个年代,年幼的玛赞经历了很大的演变。
那个时候正值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变革,沙赫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更加惨无人道、霸道独裁的朝政。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玛赞爸爸的朋友布鲁什叔叔组织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想要推翻卡扎尔王朝,想要追求自由建立新的制度,却因此被抓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游行队伍。也就是那个时候,玛赞知道了自己的祖父也是因为自由失去了青春和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玛赞也并不想就这样地或者,她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自由,渴望飞出这个大牢笼,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
玛赞小的时候对朋克风情有独钟,她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punk is not 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电影之中有个情节是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必须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办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她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喝酒、唱唱歌,但是这些都是违法的。就连他们偶尔才会有这么一次,也被警卫发现而不得不立刻停止,还牺牲了一条生命。玛赞回国以后交了一个男朋友,他们却因为再平常不过的牵手而被警卫抓走。这些都对玛赞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是给自由上的一道枷锁,是无法冲破的一道牢笼。电影其实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自由,那就是女性的自由权利。那个时期的伊朗,大多数男人对女人很轻视,认为女人根本就是弱者,包括像玛赞的母亲,电影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男人们瞧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在最后对自己的女儿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我知道,伊朗人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由,他们的自由只是被禁锢了,被封存了。她们还在默默地坚持,坚持到自由真正释放的那天。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或者政治片来得更为贴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保留了漫画作者的黑白基调,玛赞的回忆部分都是黑白的场景,只有回到现实的时候才有彩色的镜头,这很好地将回忆与现实区分开来。黑白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严肃的感觉,特别体现出了被禁锢的自由这样一个主题。
第二篇: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的电影,在耗掉了一筐眼泪之后,我愣是没看出来这个和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在一个政治白痴和青春题材狂热者眼中,完全蜕化成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爸妈的期待,青春的挫折,家是个让人想要离开却又思念的撕心裂肺的地方。离开,回来,再次离开。就像一只受伤的鸟,在这里养好伤然后再次出发。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就算全世界都舍弃你,打开那扇门,还是会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笑颜。
在外好多年,妈妈总是每周三次的打电话。电话那头,爸爸和妈妈会告对方的密,故意说对方不关心我,然后自夸自己怎样模范和优秀。话机在爸妈手里夺来夺去,虽然每隔一天几乎都有一成不变的念叨,像是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睡觉,有没有感冒,多注意身体等等,却总是永远都不厌。
我家奶奶是个有趣的老太太。每次打电话过去,都会说给我留着哪个哪个好吃的,放在冰箱里了,等着我回家。然后每次回去,都要抱着一堆已经过期或将要过期的食品,在爷爷惊奇的眼光中走过。我说,爷爷不是挺爱吃零食么,这些再卖就有了。奶奶说,我们老人家,不能多吃那些东西。就这样,从年初到中秋,从中秋再到年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年暑假回去还要解决一只从正月十五就沉睡在冰柜中的小鸡。
几年前得过一场大病,医生认为情况紧急,建议住院治疗。早上和家里打了电话,中午办了住院手续,晚上爸妈就来到了医院。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一天里从家里那个没有机场的小城市跨了半个中国到了医院。但是他们打开行李时,我哭了。他们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油盐米面都背上飞机,只是因为我说我在这里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而且因为生病的原因,很多东西都不能吃。
曾经有一段时间,打算出国,和家里讲过后,他们都很支持。之后因为觉得条件不成熟,取消了计划。后来和奶奶说起,才知道当时除了爸爸,大家都不同意,他们怕我在国外受苦,他们想让我在身边安安稳稳的。爸爸说服了每一个人。他说,孩子大了,总会有自己飞出去的一天,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我一直觉得,爸爸才是最不想让我离开的人。就像电影的最后,玛琪的妈妈一边哭一边说,你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伊朗这个国家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
玛琪的奶奶说,
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
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
永远要维持自尊和诚实正直,不要忘记你是谁和你的国家。
或许这是每个孩子离家前,都会被叮嘱的话吧。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但是不管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有想到我的家,爱我的家人,那扇永远为我开着的门,我才可以义无反顾的往前走。
第三篇: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这部影片写的是在伊朗动乱的大背景下一个女人的史诗,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灵之旅。玛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姬以及观众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画也有怀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达的就是“永远别忘了你是谁,也别忘了你的家乡”。
其实影片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弃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isnotdead”时,我知道,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玛姬出国后的生活是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1、纵使身处人群之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当适着说服自己已经找到归宿时,还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玛姬试图融入那个新环境,但作为一个伊朗人,她被当作野人,只是一个来自狂热的宗教徒国家的野人。她学会吸烟、蹦迪这些年轻又近乎堕落的生活,她本应不是这样的女孩,她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勉强自己学着别人生活,最后却还是一个另类。
2、家是永远包容我们的地方,受伤了,唯有父母会不加追问只求你能平安回家。当玛姬打电话给父母时,电话那头的父母抢着讲话,千叮万嘱,母亲最后说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潸然泪下,往往他们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关心着我们。
3、永远忠于自我,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有她的气节,而不是靠外表赢取别人的喜爱,靠装可怜赢取别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选择,但万万不可选择陷害别人而满足自己,那样只会让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爱你的家人。
4、婚姻永远都不能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如果你确定自己一个人会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那么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心。
5、“是恐惧让我们失去自我意识,还把我们变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么,有胆量的人别人更欣赏。
6、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自己是谁,“姑娘,你从哪里来?”“伊朗”,电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回忆与赞许。
玛姬的成长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她也告诉了每个人,自由是有代价的。茉莉人生,有了亲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与的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第四篇: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童年的玛嘉生活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和我们国家癫狂荒诞的六七十年代十分相似,大人们终日惶恐不安,孩子们则兴奋不已,仿佛在做游戏。他们有自己看世界的独到眼光与奇异视角。影片《我在伊朗长大》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
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弃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isnotdead”时,我知道,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革命越来越荒唐,社会越来越紧张,玛嘉生活在一个民主、宽松、充满爱的家庭里,形成了她单纯、任性、真实、叛逆的个性,她热衷于西方摇滚,言行大胆,挑衅老师……爸爸妈妈不忍心看她在扭曲的国内学校教育中成长,决定送她去欧洲。
自由不分国界,片中的小女孩在动乱的童年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变得坚强。我想,这个世界上,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只要是相同的心灵都会产生共鸣,这一点很令人感动。作品中女孩的奶奶真的十分可爱,每天在Bra里装上茉莉花瓣,所以片名又为《茉莉人生》,她告诉小女孩要表里如一,所有的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的权利!这样时而慈祥时而严肃坚强的奶奶真的打动了我,作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女性,我想她生在这样宽容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当在法国流浪街头被送往医院后,女孩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什么都不要讲了,家永远为你敞开着!真的是泪水交杂的温馨作品!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我希望你有时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人生,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我在伊朗长大》夹杂着独特的失落与伤感,它反映出被西化以及世俗化的伊朗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微妙的失望和孤独感。导演文森特·帕兰德和玛嘉·莎塔琵用黑白动漫勾勒出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世界,他们既保持了人物描述的单纯和简洁,又让影像在沉重忧郁中透出难得的幽默和温情,战争、死亡、政治迫害、离别伤痛等等,被一种舒缓绵长的曼妙深情消解,重构的历史和想入非非的个人生活终究化作挥之不去的永久乡愁。影片画面富满伊斯兰特质,导演利用花卉、蔟叶、人体轮廓或者独特的几何图形,构建起一种直线、角线或曲线交错的、有别于主流动漫风格的画风。音乐上主要采用类似伊斯兰乐曲的单音音乐,以单线进行的旋律为主,辅以必要的修饰,独特的弦乐器演奏,配合钢琴、横笛缓缓展开,透过其间,一个去国怀乡者满怀深情的哀愁和咏叹跃然纸上。
第五篇: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我在伊朗长大》,又名《茉莉人生》,是法国人把Marjane Satrapi的漫画搬上了荧幕,据说几乎全是忠于原著的,所以就像是made in France的伊朗品,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国货,但既然法国人有眼光去发掘这一题材,也必定是能引起共鸣的。
关于影片的风格,就想用一个词来概括——简约,在此不想多说,因为除去这特别的画风,还有太多闪光之处。
我个人很喜欢它的主题,当然并不是官方权威说法,只是我自己很主观地归纳出的——自由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正如Marjane在片末离开伊朗时所说。影片正从各个角度区阐述了自由的代价,它们都有着共同点——绝对的自由是追求不到的,但人们总会为了自由而努力,尽管为此付出或大或小的代价——换而言之,我们永远都处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我想,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生命的意义也似乎不为过。
Marjane的童年便充满了动荡,正值伊朗政局不稳定时期,人民示威要推翻暴政,为民主自由而呐喊,但从没有哪次革命是不用付出血的代价的,Marjane目睹了争取自由的亲人遭受牢狱之灾,最终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并且显然,最终也未达到彻底自由。那两只送给Marjane的天鹅便告诉她何为自由的信念。尽管当时的Marjane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自由的含义,但这一信念为她此后的一生定了调。国家的自由,需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Punk is not ded。”Marjane在T恤后写道。小而言之,是对追星自由的向往,大而言之,则是在追求一种文化自由,这一想法固然是离不开社会禁锢思想文化的大背景的,当时的伊朗是公开表态拒绝西方“腐败”文化的,影片中因开派对喝酒而面临被搜查,还有在逃跑时失足坠楼的倒霉蛋,都足以显出社会的受抑程度。扯开去,现今我们处在一个并未公开限制文化的社会,但是否我们都真正享受到了文化自由,信仰自由?或者,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自由的存在合理性。我只想说,大多数文化没有优劣,只有你接不接受,如果你接受了,不要强迫别人都接受,你不接受的,也未必是绝对错误的。文化的自由,需要付出被排挤的代价。
父母把Marjane送去奥地利,希望她能避免战乱,获得自由。但在奥地利,Marjane并不顺风顺水。风俗习惯的不同令她不得不四处搬家,不免让我想起三毛的《西风不识相》,三毛有决心和底气去说no,毕竟,她的国家不是禁锢得像伊朗那样,Marjane的四处租房倒更有种流浪味,以致最后露宿街头。生活的自由,需要付出漂泊的代价。
Marjane的爱情也是同样的曲折。初恋对象是个同性恋,第二个是大骗子。最能体现她自由信念的是她的婚姻。在伊朗,或者可以说全世界,尽管有许多家庭面临婚姻危机,但因为碍于面子或是怕社会歧视而都不愿分开,整日就在互相煎熬。长痛不如短痛,Marjane在外婆的鼓舞下鼓起勇气离开,是对自我的解放,对女性思想的解放,也引发我们对受约束的婚姻的思考。爱情的自由,需要付出受骗或舆论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真正自由的难觅,但总有一群人愿意去寻找自由,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比起那些无动于衷忍气吞声的人,Marjane的精神就尤为可贵。引用《飞越疯人院》里的话:“至少,我做过了。”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Tags in this post...
Reply on: @reply_date@
@reply_contents@